理氣劑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jiǔ wù wǔ gé wán
九物五膈丸爲方劑名,出自《外臺祕要》卷八引《延年祕錄》方。[1]
麥門冬(去心)蜀椒(汗)各90克 遠志90克(去心)甘草150克(炙)附子30克(炮)乾薑90克 人蔘120克 桂心90克 細辛90克(夏月可酌加麥門冬、甘草、人蔘的用量)
麥門冬、川椒、遠志、細辛、乾薑、桂心各三兩,炙甘草五兩,炮附子一兩,人蔘四兩[1]。
上藥爲末,煉蜜爲丸,如彈子大[1]。
若不能含者,可一大丸作二小丸,盡服之。
每服一丸,含化,日三至四次,夜一至二次[1]。
治憂隔、氣隔、食隔、寒隔、飲隔等五隔。
治五膈(憂、氣、食、寒、飲膈),苦心滿不得氣息,引脊痛如刺,食則心下堅,大痛欲吐,吐則瘥,飲食不得下,甚則手足冷,上氣咳逆,喘息氣短[1]。
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外臺祕要》卷八引《延年祕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