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矩形瓣修補術;矩形瓣法脣裂修復術;矩形瓣法修復術;Barsky法修復術;改良LeMesurier法修復術;modification of lemesurier method
8 術前準備
1.入院前需瞭解並改正不良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入院後3d內需瞭解其是否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傳染病,並作局部和全身檢查,包括心、肺情況、營養狀況和體重。局部有無溼疹、糜爛、癤腫等。應作胸透檢查,着重觀察有無先天性心臟病和胸腺肥大。還應作血常規檢查,血紅蛋白、白細胞、出凝血時間都應在正常範圍,否則應查明原因,給予治療,待其恢復後才能進行手術。
2.術前需拍攝正面、側面和正面後仰位的頭像,以記錄鼻脣畸形情況。
3.術前3d應開始並堅持練習用湯匙喂流質食物或母乳,以便術後能完全適應這種進食方法,避免術後因飢餓引起病兒哭鬧,造成手術區張力增高。
4.術前1d應作皮膚準備,抗生素的皮試,必要時配血作好輸血準備。
5.術前6h禁食。若病兒因飢餓而哭鬧,可於術前3~4h口服10%葡萄糖100ml。術前30min注射阿托品類止涎劑和鎮靜劑。
6.術前備好減張用的金屬脣弓或鋼絲鉛丸等。
9 麻醉和體位
脣裂手術的麻醉方法較多,但可歸納爲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兩類。較大的兒童和成人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手術;對嬰幼兒則採用全身麻醉。這時應以安全和確保呼吸道通暢爲原則。近年來多用γ-羥基丁酸鈉、硫賁妥鈉作基礎麻醉,另加眶下神經傳導阻滯麻醉,或者氯胺酮加眶下神經傳導阻滯麻醉的方法,皆可取得較好的效果。
10 手術步驟
10.1 1.定點
按三角瓣修復術法定出①、②、③、④、⑤、⑥點,使⑤、⑥縫合後等於健側鼻孔底的寬度。在健側脣峯處定出紅脣高點①及人中切跡點②,並將①~②的距離複製至點③,作爲修復後的患側紅脣高點,使①~②=②~③,即保持其脣弓的原有外形。
健側鼻底中點定點爲④,則④~①的距離爲正常的上脣高度,亦即修復後的脣高度。
測量健側鼻孔的寬度(自健側鼻翼根部至鼻小柱根部爲標準),然後在患側鼻底兩旁定出點⑤及點⑥;使點⑤至鼻小柱根部的寬度和點⑥至鼻翼根部的寬度相加等於健側鼻底的寬度,這樣做出來的鼻底,兩側是對稱的。
作③~⑦線,其長度等於①~④減去③~⑤線,可稍稍長一些,但不應超過脣中嵴。在患側紅脣最厚處定點⑧,自⑧畫線至⑨,在⑨下方與⑧~⑨呈直角定出點⑩,使⑧~⑨之長等於⑨~⑩。使⑥~⑩等於③~⑤,如果⑥~⑩線過長,則可在其上方鼻翼部切除一小塊三角形皮膚,使之完全相等(圖10.9.1.2-3)。
10.2 2.切開
用11號刀片先切開皮膚,而後作全層貫穿切開,使皮膚、肌肉及黏膜整齊地切開在一個層面。結紮脣動脈,鉗夾其他出血點。將⑥、⑨、⑧瓣扭向鼻側,鼻小柱側作切口嵌入,形成鼻底。
10.3 3.縫合
同上法作潛行分離,而後分層縫合及脣紅交叉縫合(圖10.9.1.2-4,10.9.1.2-5)。
11 術中注意要點
3.刀片要鋒利,皮膚切口要整齊,切忌碎刀切割。切至三角瓣基部的皮膚時,刀片要直立,不能多切。三角瓣的厚度應保持在一個層次,注意切開時不能前厚而基薄,導致皮瓣尖端壞死。
4.縫合脣紅緣時,要對準定點,防止錯位,造成術後紅、白脣相錯的缺陷。
5.脣紅鑲嵌縫合非常重要,爲術後外形成敗的關鍵之一,應作2字交叉縫合。應在薄脣側先作斜切口,形成接納的一個三角形缺口,而後對側根據所需實際,斜切一個三角形瓣以嵌入對側三角形內,使紅脣部豐滿無缺。
6.最後慎勿遺忘填入兩側鬆弛切口內的生理鹽水紗布,包括可能遺留的長紗布線絲,這是術後傷口感染的來源之一。
轉向鼻側的⑥、⑨、⑧瓣,可以根據鼻底實際的寬度作適當的修整,頂端也可修剪成三角形,以便於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