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kě lì
渴利 病證名。指口渴引飲、隨飲隨即尿出的病證。《諸病源候論·消渴病諸候》:“渴利者,隨飲小便故也。由少時服乳石,石熱盛,時房室過度,致令腎氣虛耗,下焦生熱,熱則腎燥,燥則渴。腎虛又不得傳制水液,故隨飲小便。以其病變,多發癰疽。”由此可見渴利與消渴病關係密切,病因實不限於“少時服乳石”之說。方賢主張用蘭葉散施治,實際上亦可以其他治消渴方加減與治,但又以益腎、育陰爲大法。參見消渴、下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