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骨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120mm,使针感向下肢足跟部放射;
-
髋
2.腰以下尾骶部及臀部;主治病症:耳穴·髋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类经》卷八:“髋,尻也,即脽臀也。髋骨·髋:髋为髋骨,又称髁骨、胯骨、跨骨、骻骨、 。由髂骨、耻骨与坐骨组成。
-
骨盆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的、人和哺乳动物特有的环状骨架。落在第五腰椎的重力传至骶骨经骶髂关节传至髋骨,站立时经髋关节传至股骨;区分男女性骨盆标本可用检测耻骨角大小的方法来鉴别。因此如由高处往硬地面跳跃时,容易使未愈合的骨盆发生不易觉察的转位,导致不正常的愈合,女孩尤应注意这一问题。
-
机
骨盆外方中央的髋臼部位,为髀骨嵌入之处,有转枢的作用,故称。《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坐而膝痛治其机…王冰注:“髋骨两傍相接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
-
畸形骨盆
骨软化症骨盆(osteomalacicpelvis):骶岬前突,入面三角形坐骨结节短,粗隆间径短,耻骨支间距窄。偏斜骨盆(obliquelycontractedpelvis):双侧髂骨或髋骨发育不对称,双斜径不等.
-
山猿
山猿的一些特征,如脑容量较大(300-500毫升),髋骨较宽等,以及齿尖排列和其他一些骨骼特征与猿类接近,而无齿隙,颅顶较圆及牙齿长度比例等又与人接近,但左右齿列相互平行呈U形,下前白齿有跟座及其他骨骼特征又与猴类接近。
-
枢机
枢机解剖部位名。指活动自如的大关节。《医宗金鉴》卷八十九:“环跳者,髋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名曰机,又名髀枢。”此谓髋关节之枢机。
-
胯骨
胯骨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
肛提肌
肛提肌是一对薄而宽呈四边形的盆底肌肉。与尾骨及其筋膜一起构成盆膈,封闭骨盆下口。从肛管直肠部向外上方张开形成漏斗状。肛提肌分三部分,即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髋骨尾骨肌。其中耻骨直肠肌对肛门括约功能起重要作用。
-
大骨
大骨泛指全身长大的骨骼。出《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如股骨、肱骨、髋骨等。
-
耻骨
耻骨(pubis):位于髋骨的前下部,分为体及上、下两支。耻骨上支的上缘薄锐,称耻骨梳,其向后与弓状线相续,向前终于圆形隆起,为耻骨结节。耻骨结节是重要体表标志,其向内延伸静到耻骨联合面上缘也有一嵴,称耻骨嵴。耻骨上、下支移行处的内侧,有卵圆形的粗糙面,称耻骨联合面。耻骨与坐骨围成的大孔,称闭孔。
-
环跳骨脱出
环跳骨脱出病名。清·赵廷海《救伤秘旨》:“夫两腿环跳骨脱出,…《伤科补要》卷二:“胯骨,即髋骨也,…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必得力大者三四人,使患侧卧,一手抱住其身,一人捏膝上拔下,一手(钦^手)其骱头迭进,一手将大膀曲转,使膝近其腹,再令舒直,其骱有响声者已上。可服生血补髓汤,或加味健步虎潜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