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肤、粘膜的微小损害而感染,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注血液制品,密切性接触而传染。
-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
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三百张床以下医院设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监控管理工作。二、任务和职责::1.根据“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以及其它防止医院感染的有关规定,制定全院控制感染规划、各项卫生学标准及管理制度。提供有关技术咨询。
-
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
101.5.2(1)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记录患者反馈,并可在部门内共享;(2)能够自动采集生命支持类设备的质控数据,针对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麻醉机、婴儿培养箱、血透机,至少实现2类。(4)能够对专科或专项培训(如抗菌药物使用、特殊手术与操作、专科护理技能培训等)进行电子记录,并与临床管理系统共享;
-
不动杆菌肺炎
本病可多处感染。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表现:症状: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高达40℃,热型不规则。②临床表现似为革兰阴性菌感染,但氨苄西林及头孢类抗生素等疗效不好时;预后:由于不动杆菌抗药性日趋严重,诊断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一般细菌感染高,重症感染病死率高达30%,国内报道病死率为20%。
-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
基本信息:《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88号)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1年8月20日印发。要求感控人员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职责,重点做好医疗机构内感染监测,感染暴发调查分析和报告,以及监督指导感控措施落实。
-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78号)
基本信息:《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定点医院院内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1〕78号)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1年8月6日印发。隔离病区工作结束后返回其他病区工作前,应当按照规定做好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以及聚集性疫情,应当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三版)》(见附件2)在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或感染者末次接触后14天。
-
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病前患者一般情况多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原发病,故院内感染者较多。或有尿路、胆道、呼吸道等感染病灶;治疗方案:革兰阴性败血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肠杆菌科细菌对氯霉素、氨苄西林等普遍耐药,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高于庆大霉素。疥、痈等皮肤感染切忌挤压。
-
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p.aeruginosa)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正常人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o抗原含有内毒素和原内毒素蛋白质两种成份。绿脓杆菌外毒素a为一种热不稳定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66,000,经甲醛或戊二醛处理可脱毒为类毒素,并被特异性抗毒素中和。
-
肠球菌肺炎
概述:肠球菌肺炎系肠球菌(enterococcus)引起的急性肺化脓性炎症,在细菌性肺炎中占少数,多为院内感染,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注意及重视。合并菌血症或败血症时血细菌培养可阳性。临床上主要依靠防污染毛刷经纤维支气管镜在下呼吸道取材或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取灌洗液作细菌定量培养及鉴定才能确诊。
-
新生儿败血症
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①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1)大肠杆菌败血症一般认为脂膜早破,产程延长,产时感染以及生后3d内发病的以大肠杆菌感染为主,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加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治疗各种革兰阴性和阳性需氧菌所致的败血症疗效满意。治疗上以甲硝唑(灭滴灵)为首选药物。
-
肠球菌败血症
易病愈心内膜炎,对各种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内耐药。单核—吞噬细胞增生活跃,肝脾均可增大。详细体检常可发现原发病灶或入侵途径,并从病灶部位和性质推知病原菌的种类。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葡萄球菌肺炎
万古霉素每日1-2g静脉滴注,副反应有静脉炎、皮疹、药物热、耳聋和肾损害等。口服奥格门丁(augmentin,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复方制剂),肌注或静滴添门丁(timentin,替卡西林与克拉维酸复方制剂)、或优立新(unasyn,氨苄西林与青霉烷砜的复方制剂),亦都对产酶金葡萄有效,但这类药物昂贵,不能作为首选用药。
-
表葡菌败血症
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早年认为凝固酶阴性的表葡菌无致病性或为腐生寄生菌。机体反应性较差者及少数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偏低,但中性粒细胞数仍增多。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肠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肠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5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印发。部分病例产前诊断发现“双泡征”、“三泡征”或者胎儿肠管扩张伴或不伴羊水过多或偏多。
-
轻度烧伤的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轻度烧伤的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冷疗烧伤冲洗清创术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1500uimst烧伤换药(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
基本信息:《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0年9月14日《关于印发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2020年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33号)印发。五、明确重点人群,鼓励疫苗接种:接种流感疫苗是全球公认的防控流感的有效手段。
-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三、行动内容:(一)确保医疗服务要素安全。:4.强化检查检验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实施深静脉血栓预防,减少院内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事件,对接受手术治疗、中心静脉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长期卧床等高风险患者,实现全覆盖监测管理。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工作落地。
-
胆道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胆道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5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印发。2.影像学检查:超声可显示肝脏大小及肝门部有无囊肿、纤维块,同位素肝胆显像亦可用于辅助检查。
-
食管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食管闭锁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5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苯丙酮尿症等26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577号)印发。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围手术期可根据患者情况予使用预防性抗生素。
-
金葡菌败血症
金葡菌败血症并发心内膜炎者可高达8%,由于可侵犯心瓣膜,故病理性杂音不及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多;骨髓培养的阳性率较血培养者为高。近年已开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快速诊断技术。对新生儿室、烧伤病房及因白血病接受化疗者或骨髓移植者宜采取防护性隔离,防止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拇指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一、狭窄性腱鞘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原则上不建议应用抗生素。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
临床标本应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发病后第3~:各省级疾控机构、具备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地市级疾控机构、以及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试剂、技术储备,随时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规定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测工作。
-
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功能、感筛腹股沟及阴囊B超、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彩超泌尿系B超肝胆胰脾B超(五)治疗方案的选择。: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腹股沟斜疝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感筛、胸片、心电图、腹股沟及阴囊B超。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心脏彩超泌尿系B超肝胆胰脾B超(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鞘膜积液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鞘膜积液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感筛、胸片、心电图、腹股沟及阴囊B超。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基本信息:《单侧隐睾(腹股沟型)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预防性静脉抗生素。:1.围手术期并发症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
-
脐茸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病史:发现脐部肿块伴渗液2.体征:脐部中央可见一肿块,粉红色,表面少量粘液3.诊断方法:病史+体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麻醉方式: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浅表皮肤肿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小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明确诊断皮脂囊肿的患者(四)进入路径标准。(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胸片,心电图(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麻醉方式:静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温箱使用法
操作名称:温箱使用法适应证:温箱用于保持体温相对稳定。出生体重<2000g的新生儿、异常新生儿体温不升者需要入温箱保暖。禁忌证:发热患儿。准备:1.打开注水槽,加入50℃蒸馏水至水位线,干湿度计水槽也注满蒸馏水。3.出暖箱条件(1)体重达2kg以上,体温正常者。6.检查、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预防院内感染。
-
手术后恶性肿瘤化学治疗(Ⅰ期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如患者确有感染指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结合患者患者情况、感染部位,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用药。2.患儿合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需要处理的疾病。
-
单侧隐睾(腹股沟型)临床路径(2016年版)
基本信息:《单侧隐睾(腹股沟型)临床路径(2016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于2016年12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6〕1315号)印发。: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执行。
-
先天性脑积水临床路径(2016年版)
2.体征:头围增大,前囟扩大膨隆,前额突出,头皮浅静脉怒张,“落日征”3.辅助检查:头颅CT/MRI显示脑室和脑池扩大,以侧脑室的颞角和额角变钝变圆最为典型。(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肝炎、梅毒、AIDS等传染性疾病筛查(3)胸片,心电图(4)头颅CT/MRI(六)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社区获得性肺炎
有慢性肺损伤患者,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也不少见,吞咽困难与神志不清等伴有吸入危险者,厌氧菌感染不少见。需要进行机械通气;(2)老年、有基础疾病、病情稳定者可门诊治疗,可选用头孢呋辛酯+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口服,或头孢呋辛(1.5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红霉素(阿奇霉素)口服治疗;
-
克雷白杆菌肺炎
概述:克雷白杆菌肺炎(klebsiellarpneumonia)亦称肺炎杆菌肺炎或Friedl nder肺炎。本病较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病人,起病急剧,有高热、咳嗽、痰量多和胸痛,可有紫绀、气急、心悸,约半数患者有畏寒,可早期出现休克。哌拉西林(piperacillin),美洛西林(mezlocillin)与氨基甙类联用、以及氧氟沙星疗效亦佳。
-
米氏链球菌肺炎
另一学者也证实米氏链球菌造成的脓胸的80%为社区感染。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本菌多为纯培养。适宜接种人群为肺炎链球菌易感的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包括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心肺疾病患者、脾功能不全或无脾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肝硬化、肾衰竭、HIV感染、器官移植及其他与免疫抑制有关疾病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