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氧医疗
臭氧医疗/臭氧疗法,英文名称为OzoneTherapy,是超氧等离子体医疗(Super-OTherapy)的旧称。早在一百多年前,欧洲一些医生中已经出现了将氧电离用于治疗的临床实践活动。此后,“O2-O3混合气体(O2-O3GaseousMixture)”等名词也相继被一些医生提了出来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
臭氧疗法
臭氧疗法/臭氧医疗,英文名称为OzoneTherapy,是超氧等离子体医疗(Super-OTherapy)的旧称。早在一百多年前,欧洲一些医生中已经出现了将氧电离用于治疗的临床实践活动。此后,“O2-O3混合气体(O2-O3GaseousMixture)”等名词也相继被一些医生提了出来并在学术刊物上发表。
-
世界家庭医生日
每年的5月19日是世界家庭医生日。
-
工
概述:工:1.古代对包括医生在内的各种具有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因而医生也称医工,属工的一种。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工:工是指医生的神、圣、工、巧四级之一。
-
三神医
三神医是指赤松德赞执政(754~797)时期,应聘入藏的汉族医生马哈金达、哈密医生占巴西拉哈和印度医生达马拉扎三人,曾被誉为“三神医”。他们为藏族培养了大批藏医人材,对藏医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
维生素Z
维生素Z不是一种维生素,而是美国医生中流行的一个术语,指的是医生迫于病人的请求,作为安慰剂让病人服用的抗生素。
-
贺星龙
贺星龙,男,汉族,中共党员,山西大宁县徐家垛乡乐堂村乡村医生。他恪守“24小时上门服务”的出诊承诺17年,一个电话,随叫随到,行程达40多万公里,骑坏7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服务周边28个村子、4600余名村民,累计出诊约17万人次,免收出诊费达35万余元,为五保户患者免费贴药费达4万多元,深受患者的赞誉。
-
延伸处方
经家庭医生转诊至上级医院的签约居民,再回社区就诊时,可延用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开具的处方,通过第三方物流免费配送至社区。
-
郎中
郎中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
江笔花
江笔花即江涵暾。江涵暾(tūn吞)为清代官吏兼医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在广东当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因鉴于有些医生不习医理,遂采集张仲景、李杲、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论述,编成《笔花医镜》(1824),浅俗易懂,便于初学参考。
-
朱锦荣
朱锦荣清代医生。江苏江阴县人。家中为七世医生,锦荣从幼年即受熏染,亦以医名,治病认真细致。每能中病,效如桴鼓。其兄朱鸿九亦以医名。
-
安道全
安道全清代医生。四川雅安人。系民间医生,其技精艺高,深受民间敬重,有“神医”之誉。
-
滚摇
滚摇推拿手法名。见《中医正骨经验概述》。指医生握住患者肢体进行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旋转滚动。如腰部滚摇时病员仰卧,两髋屈曲,医生一手扶住双膝,一手扶住两踝,旋转髋关节,使腰部也随之活动。
-
江涵暾
江涵暾(tūn吞)为清代官吏兼医生。浙江归安(今浙江吴兴)人。曾在广东当官,中年开始研究医学,往来于江浙之间。因鉴于有些医生不习医理,遂采集张仲景、李杲、张景岳、程钟龄等医家论述,编成《笔花医镜》(1824),浅俗易懂,便于初学参考。
-
平息
平息即正常、平静的呼吸。医生进行脉诊前必须达到的正常且平静的呼吸状态,医生一呼一吸及一次呼吸间隔为一息,用以计算病人的脉率。《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
太医局局生
太医局局生为宋代医生的一种等级。太医局的学生,开始称为太医局九科医生,南宋时改为此名,至隆兴时(1163年)废。
-
耳目痹医
耳目痹医为古代对专门治疗耳、目、关节等疾病的医生的称谓。类似今之五官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
-
带下医
带下医古代对专门治疗妇产科疾病医生的一种称谓。“带下医”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带下病发生于妇女,因此,带下医即指妇产科医生。
-
上手医
上手医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医学理论与技术较高的医生。始见于晋代。其时医学教育已露端倪,在政府组织下,将医学理论及医疗技术较高的上手医们的子弟组织起来,令助教部教之。这是中国医学教育事业的开端。
-
太医
太医为古代医生的一种职称。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太医”一职最早诞生于何代?据秦有太医令一职而推断,既有太医令一种管理职务的设置,就应该有被太医令管理的太医的存在,但因缺乏可靠的资料证实,尚难确认秦时就有太医一职的设置。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西汉时已有太医的设置。
-
踩法
踩法推拿方法名。指医生用单足或双足踩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弹跳的方法。施术弹跳时,术者足尖不应离开踩踏部位,并须借助设置的栏杆、吊杆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该法压力大、刺激强,一般多用于腰部疾患,其他部位很少应用。
-
王拳
王拳(15世纪初)为明代民间著名医生。大河(今江苏淮安)人。精于外科,子孙共六代都是外科医生,当时称为“大河外科”。并有《大河外科》一书传世。现有日本刊本行世,国内未见。
-
李信
李信①宋代医生。汴(今河南开封)人。尝任太医院院判。后因随高宗南渡,移居杭州。高宗病危时,赐安车入禁中,人称“李车儿”。②明代医生,字用诚。出身世医之家,擅长幼科。尝因治愈皇子疾而赐以金钟,故人称金钟李氏。医德高尚,有求之者,无分贵贱、风雨,均亲手赴救调治。
-
脉义
脉义宋代太医局考核医生的方法。脉义亦即脉证大义,是方脉科医生必考之课程。考试方法是由考官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做出结论,以考核其脉学的水平。
-
世医
世医指世代以医药为业者。我国历来有不少医生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此种形式为中医传统的传授及教育形式。出身于这类医学世家的医生称为世医。
-
疡医
疡医是周代官方卫生机构中的外科或外科医生。“疡医”一词始见于《周礼·天官》。当时将医学分为食、疾、疡、兽四科。疡科的医生名曰疡医,是治疗肿疡、溃疡、金疮、折伤等外科疾患的医生。后周时也设有疡医一职,其职责也是专门治疗疮疡等病。
-
江士先
江士先(1862-1987年)近代医生。号梅溪老人。清末,光绪帝以病久治不愈,于江浙一带选考医者,士先中试,未及入京而帝已殁,后留于南京为官医生。阐长温病之治疗。
-
大义
大义为宋代太医局考试医生的制度之一。用以考查其对人体解剖、脏腑之源等理论的掌握情况。即今之解剖、生理学考试。如本草大义、脉证大义、运气大义等,以此来检验医学生的学习效果。
-
许奭
许奭(shì式)为隋代医生许澄之父。仕梁时为太常丞中军长史,精通医术,其医名与姚僧垣并列,方药奇妙。子许澄亦以医名。许澄(6世纪)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3卷。
-
江含徵
江含徵即江之兰。江之兰为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生平欠详。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刊行于世。
-
江嚞
江嚞(zhé哲)为宋代医生。字明远。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精通医术。
-
刘仪真
刘仪真即刘松泉。刘松泉为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世医出身,在乡里行医,不分贫富,闻名于当地。
-
许用韶
许用韶即许律。许律为明代医生。字用韶。履贯不详。世医出身,父亲许矩是元代医学教授,他承继家传行医。其弟许度量,也业医。
-
许度量
许度量即许律。许律为明代医生。字用韶。履贯不详。世医出身,父亲许矩是元代医学教授,他承继家传行医。其弟许度量,也业医。
-
许梦熊
许梦熊为明代医生。字环山。祖籍江苏金陵。祖父曾任太医院医官,他迁居于仪真县(今江苏仪征),以医术在当地闻名,主张依五行原理而用药。
-
许敬之
许敬之即许逊。许逊为晋代医生。字敬之。汝南(今属河南)人,学道于吴猛,善养生术。治病常兼用符咒等。著《灵剑子》并附《道引子午记》一卷,现有《道藏》本行世。
-
阴贞
阴贞为南北朝时北魏医生。履贯欠详。
-
许晖
许晖为南北朝北齐医生。高阳(治今河北高阳)人。父许遵,明《易》善筮,兼晓天文、医术。从父得授妇人产法。武成(559~560)时,以此术累获赏。
-
刘仲宣
刘仲宣为元代医生。江西安福县人。通医学,后归隐东阳山下。
-
病区
病区(wardarea)是指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病区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
孙允贤
孙允贤为元代医生。文江人。撰有《医方大成》等书。
-
朱佐
朱佐为南宋医生。湘麓(今属湖南)人。生平不详。1274年(咸淳年间)收集常用验方,编成《类编朱氏集验医方》15卷。其中广征博引,保留一些古代已佚之可贵资料,如《小儿病源方论》即是。即有刻本行于世。
-
吴豫
吴豫南宋医生。号松萝居士。休宁(今安徽歙县)人。祖父吴谅为名医,豫得其传,子吴源亦为名医。
-
吴谅
吴谅宋代医生。休宁(今安徽歙县)人。先业儒,后因愚异人,传授秘藏之医书,研之遂通医理,精于医。其子吴豫、孙吴源,均以医名。
-
吴立法
吴立法清代医生。浙江遂昌人。精于内科,尤擅长肝病,能断人生死,名闻遐迩。据云邻近龙泉县人为便于病家求医。特修石路一条,其声名可见一斑。
-
王猷
王猷为元代医家。曾任太医院使。中统二年(1261)建议设置医学。谓“医学久废,后进无所师授。窃恐朝廷一时取人,学非所传,为害甚大”。故奏疏设立医学,以培养医生。世祖准其言,乃于诸路设立医学。
-
王遥
王遥后汉医生。字伯辽,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善于治病,但每以驱鬼神之法治之,颇有怪诞之例。见《神仙传》。
-
王绩
王绩唐代医生。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医药以济人。
-
许矩
许矩即许律。许律为明代医生。字用韶。履贯不详。世医出身,父亲许矩是元代医学教授,他承继家传行医。其弟许度量,也业医。
-
许能典
许能典清代医生。字敬修,江苏高淳县人。精医,尤以幼科著名乡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