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
骨节·节:节指骨节。见《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穴位·节:节指泛穴穴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
下颚
小颚,下颚maxilla系节肢动物的口肢中位于大颚之后的附肢。为口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纲之下颚有1对位于上颚之后侧方;咀嚼式的种类,其下颚由与头部本体构成关节的轴节[(ca-rdo,德Angeiglied)有时轴节还可分为亚轴节(su-bcardo)和前轴节(alacardo)]和构成主体的茎节(stipes,德stammglied)及下颚须构成。
-
小颚
小颚,下颚maxilla系节肢动物的口肢中位于大颚之后的附肢。为口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纲之下颚有1对位于上颚之后侧方;咀嚼式的种类,其下颚由与头部本体构成关节的轴节[(ca-rdo,德Angeiglied)有时轴节还可分为亚轴节(su-bcardo)和前轴节(alacardo)]和构成主体的茎节(stipes,德stammglied)及下颚须构成。
-
GB/T 17223—2012 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
标准基本信息:ICS13.100C5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223—2012《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Healthrequirementsofdailylearningtimeforsecondaryandelementaryschoolstudent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2月31日发布,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中学各年级周总课时不应超过34节。
-
触角
〔1〕触角指节肢动物的第一对头部附肢,为触觉及嗅觉器官。昆虫类、唇足类、倍足类、贫足类、综合类则具一对触角,而称为有角类(Antennata,Atelocerata)。〔2〕涡虫类其他无脊椎动物中,从身体前端附近左右成对的突起也称为触角。蜗牛等腹足类有2对,第二对的尖端(蜗牛等柄眼类)或基部(椎实螺等基眼类)有眼。
-
唇足类
唇足类系节肢动物门大颚亚门之一纲。躯于部的体节(最后的2-3节除外)中各有步足1对,各体节的背板、侧板、腹板有明显区别。在头部有由10余个至400个小节构成的1对长触角,以及数个单眼或1对复眼。口器由大颚、第一、二小颚和毒颚(toxi-cognath)组成,毒颚具第一节的附肢变态而成的毒爪。
-
胎前十字真言
胎前十字真言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指古人对孕妇提出的应注意事项。一需节“嗜欲”,二宜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此即胎前十字真言。
-
类蜀黍属
中文名类蜀黍属拼音名leishushushu拉丁名Euchlaena中国植物志10(2):286描述EuchlaenaSchrad.类蜀黍属,禾本科,2-3种,原产墨西哥和中美,其中类蜀黍E.mexicanaSchrad.我国台湾有分布。花单性同株;雌小穗有1小花(下有退化小花1朵)单生于一粗厚、有节、呈之字形的穗轴的穴窝内,第一颖硬,覆盖着穴窝;属下物种类蜀黍
-
细柄草属
中文名细柄草属拼音名xibingcaoshu拉丁名Capillipedium中国植物志10(2):150描述CapillipediumStapf细柄草属,禾本科,约1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6种,常见的有细柄草C.parviflorum(R.Br.)Stapf1种,产华东、华中至南部。属下物种多节细柄草、绿岛细柄草、细柄草、细柄草(原变种)、硬秆子草
-
三百六十五会
三百六十五会是指人体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为经络气血出入会合的地方。三百六十五为全身穴位的约数。《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参见三百六十五节:三百六十五节指全身365个穴位。见《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
尾须
尾须是昆虫最后的体节(第10或第11腹节)的肛上板(epiproct)和肛侧板(paraproct)之间的膜状部,向后方延伸的1对突起,由幼虫附肢的原基变化而来的。具有感觉器官的机能,可起接触刺激和空气的流动,以至声音感受器的作用。缨尾目、襀翅目、蜉蝣目为长的丝状,由许多节所组成;
-
保健体操疗法
操作名称保健体操疗法方法及内容1.保健体操应在清晨患者盥洗及测量体温后进行。一般由技师带领在空气新鲜的场所进行,不能下床者可在床上进行,做操前应开窗通风换气。8节(2×8呼),由个别动作开始,呼吸运动比例要大。中组及强组均为中等强度的四肢、躯干及头部运动。5.操节进行前、中、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
孔颖草属
中文名孔颖草属拼音名kongyingcaoshu拉丁名Bothriochloa中国植物志10(2):143描述BothriochloaKuntze孔颖草属,禾本科,约2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我国约有4种,分布几遍全国,供饲料用。总状花序有多节至数节。无柄小穗的第一颖草质;内外稃膜质。
-
楔叶植物门
楔叶植物门Sphenopsida是由D.H.Scott从石松类(Lycopsida)分出来的一个蕨类植物的独立群。茎一般中空,节部充实。楔叶类(Sphenoph-yllales)长1—2厘米的楔形叶 生,茎不中空,分化出由三个原生木质部构成顶点三角形的初生木质部,在其周围有少量次生木质部,小形草本,出现于石炭纪初期,绝灭于二叠纪。
-
苇管灸法
苇管灸法是用苇管作为灸器向耳内施灸的方法。苇管灸法最初由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现代在制作上有较大的改进,常用的苇管灸器有两种。一种为一节形苇管灸器,苇管口直径0.4~施灸时将半个花生米大小的细艾绒放在苇管灸器的鸭嘴形处,线香点燃,以胶布封闭苇管器另一端,并插入耳内。此法用于主治面神经麻痹。
-
变态茎
变态茎是由于功能改变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茎。茎变态是一种可以稳定遗传的变异。变态茎仍保留着茎所特有的特征:如有节和节间的区别,节上生叶和芽,或节上能开花结果。可分为地上变态茎和地下变态茎两大类。
-
下唇须
下唇须是昆虫自下唇生出的小突起,基节称为担唇须节(palpiger),原形为3节(直翅目等),而分节多数退化。吸收型口器则伸长而参加喙的组成。也有起嗅觉器官作用的。
-
楔叶蕨亚门
孢子叶盾状特称为孢囊柄,下生多个孢子囊,在枝顶聚生成形似毛笔头孢子叶球(穗)。本亚门植物在石炭纪时,曾盛极一时,有乔木及草本,生沼泽多水地区,后大都绝灭,现仅存木倌浚‥quisetales)木偃d(Equisetaceae)的2个属,即问荆属(Equisetum)和木賹伲℉ippochaete),共约30种,我国有9种。
-
转节
转节(trochanter)指昆虫足的第2节,夹在附着于体节侧板的基节与腿节之间的小形肢节,与基节用两个髁组成关节。蜻蜓分为2片,基部方面的小片称为基转节(trochan-tin)。膜翅目中也有分为2片的,但从其外观上,认为第2转节是腿节之一部分。
-
山羊草属
中文名山羊草属拼音名shanyangcaoshu拉丁名Aegilops中国植物志09(3):38描述AegilopsL.山羊草属,禾本科,约30种,产欧洲和亚洲,我国有节节麦A.squarrosaL.1种,见于陕西西安及河南新乡等地,可能系一输入种,多生于麦田中或荒芜草地,可用以与小麦进行杂交有种。穗状花序具芒;小穗有2—5小花,单生、膨胀或圆柱形;
-
蛇尾草属
中文名蛇尾草属拼音名sheweicaoshu拉丁名Ophiuros中国植物志10(2):274描述OphiurosGaertn.f.蛇尾草属,禾本科,数种,分布于热带非洲、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蛇尾草O.exaltatus(L.多年生、粗壮草本;属下物种蛇尾草
-
香根草属
中文名香根草属拼音名xianggencaoshu拉丁名Vetiveria中国植物志10(2):131描述VetiveriaLam.-Lisan.香根草属,禾本科,约7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地区,我国引种有香根草V.zizanioides(L.圆锥花序大型,顶生,有 生分枝,分校有3至多节,每节生2小穗,一有柄,一无柄,小穗成熟后逐节脱落。属下物种香根草
-
地宝兰属
中文名地宝兰属拼音名dibaolanshu拉丁名Geodorum中国植物志18:186描述GeodorumJacks.地宝兰属,兰科,数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至大洋洲,我国有4种,产南部,其中密花地宝兰G.densiflorum.(Lam)Schltr.较为常见。花葶从假鳞茎侧面节上发出,常缩短成头状或球形,稍倾垂;花粉块2,蜡质,具蕊喙柄与粘盘。
-
两节荠属
中文名两节荠属拼音名liangjiejishu拉丁名Crambe中国植物志33:39描述CrambeL.两节荠属,十字花科,约19种,分布于欧洲中部、热带非洲及亚洲中部,我国仅有二节荠C.kotschyanaBoiss.1种,产新疆、西藏。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无毛或有单毛;短角果2节,上节不裂,瓶状或球形,有1种子,下节很短,无种子;子叶对折。
-
水蔗草属
中文名水蔗草属拼音名shuizhecaoshu拉丁名Apluda中国植物志10(2):167描述ApludaL.水蔗草属,禾本科,只有水蔗草A.muticaL.1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至大洋洲,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极常见,常攀附于灌木上或篱上。多年生、分枝、披散草本;总状花序退化成单节,有小穗3个,下承以佛焰苞片1枚,此等花序复结成圆锥花序;
-
驱毒保脱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八:方名:驱毒保脱汤组成:当归1两,煅羊胫骨3钱,桂心1钱,生甘草1钱,黑炮姜5分,麻黄5分,明乳香5分,净没药5分。功效:活血和阳,以散其阴毒。主治:脱疽,由沉寒痼冷,阴毒搏于趾节而成。用法用量:外用活蟾蜍皮敷足趾;
-
灯蛾
《*辞典》:灯蛾: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Dēnɡ 别名:飞蛾、火花、慕光(崔豹《古今注》),扑灯蛾(《祝穆试效方》)。秋季捕取。原形态:体肥大,茶褐色,长约3厘米,展翅阔约8厘米。口吻发达,下唇须长。附方:治痔管:扑灯晕十个,蜣螂一个,同放罐内一宿,加麝香一钱。阴干为末,吹入管内,自能出水,水干即愈。
-
竹蠹虫
《*辞典》:竹蠹虫:出处:《纲目》拼音名:Zh D Ch nɡ来源: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的幼虫。原形态:体形小而细长,长约5毫米,亦褐色。头部隐于前胸下,触角1对,从眼前直出,分11节,末端呈棍棒状。竹秆旁有小孔而落粉屑者,即被害处。功能主治:《纲目》:治小儿蜡梨头疮,取慈竹内者,捣,和牛溺涂之。
-
先节
先节是原生动物孢子纲簇虫目有头属(Cephalina),例:寄生于蜚蠊肠内的簇(C-regarina)用于固着于宿主体上之固着器官。营养期的虫体由先节、前节及后节3部分构成,前节和后节之间有薄膜,核位于后节,先节和前节之间有隔膜分隔,以后虫体在此处断开,游离于消化腔内。先节的形态是分类上的一个特征。
-
跳跃传导
有髓鞘神经纤维的髓鞘是电的绝缘体,因此动作电流只能在相邻的郎飞氏节间通过,兴奋以动作电流为媒介,从一个节到下一个节跳跃地进行传导,称为跳跃传导。由于有髓鞘纤维作跳跃传导,因此传导速度快,且兴奋时离子的出入仅限于郎飞氏节,因此从能量消耗上看也是经济的。
-
肺主治节
治节即治理、调节。肺主治节是指肺通过调控气、血、津液而起到调节全身生理活动的作用。心主血,肺主气,气血的循环运行,输送养料,维持各脏器组织的机能活动以及相互的正常关系,肺气起主要作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张景岳注:“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
泰人
泰人(Thai)亚洲中南半岛泰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又称暹罗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根据分布地区和方言,分为中部泰人、东北泰佉人、北部泰人和南部泰人4大支系。他们所信仰的上座部佛教,实际上混有当地流行的婆罗门教及精灵崇拜、祖先崇拜的成分。还有专属于佛教的节日,如万佛节、吠舍佉节、守夏节、解夏节等。
-
暹罗人
泰人(Thai)亚洲中南半岛泰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又称暹罗人。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根据分布地区和方言,分为中部泰人、东北泰佉人、北部泰人和南部泰人4大支系。他们所信仰的上座部佛教,实际上混有当地流行的婆罗门教及精灵崇拜、祖先崇拜的成分。还有专属于佛教的节日,如万佛节、吠舍佉节、守夏节、解夏节等。
-
产卵管
第8腹节腹产卵瓣和第9腹节内产卵瓣被第9腹节背产卵瓣所遮盖而成管状。卵从输卵管开口处生殖孔排出,并由其腹面的导卵器协助而送进产卵管内腔,通过受精囊开口部时而受精。产卵管的形状是随产卵习性而异,从外部向生活在木材中的天牛幼虫。双翅目和鞘翅目的腹端23节细长,分别收藏在如鞘的前一腹节内,伸出时便成为产卵管。
-
萝卜属
中文名萝卜属拼音名luoboshu拉丁名Raphanus中国植物志33:36描述RaphanusL.萝卜属,十字花科,约8种,多产地中海地区,我国产2种,其中萝卜(莱菔)R.sativusL.广泛栽培作蔬菜,生食、熟食、盐腌或酱渍均可,民间也作药用。种子1行,球形或卵形,子叶对折。属下物种长羽裂萝卜、蓝花子、萝卜、萝卜(原变种)、野萝卜
-
抱卵板
抱卵板亦称育(儿)板(broodplate)。软甲类的糠虾类、熊虫类、等足类、端足类的雌性,在生殖时期,从胸肢的底节朝向内方伸展的板状构造,相当于副肢,左右及前后相互重叠,在腹板(胸板)之间形成空腔即育房,在那里收纳并保护受精卵。
-
背-侧基板
背-侧基板是脊椎动物胚胎期后脑侧面所产生的表皮肥厚部分(基板),位于上鳃基板的背侧。内耳基板自表皮分离,分化为耳泡,以后分化为内耳和听神经节。此外在舌咽、迷走神经节的形成上,据称除外胚层性中胚层(神经嵴)的细胞和上鳃基板的细胞外,而后内耳基板的细胞也同时参与其形成过程。
-
大节竹属
中文名大节竹属拼音名dajiezhushu拉丁名Indosasa中国植物志09(1):204描述IndosasaMcClure大节竹属,禾本科,7种,分布于中国和越南,我国产4种,分布于广西和广东。秆散生,直立,节间无毛,常被白蜡粉,节甚隆起,常具3分枝;小穗含多数小花,近圆柱形,常以1-3枚簇生于开花小枝之每节上,上下两端的小花常不发育;
-
抽薹
主要是由于节间伸长进入营养生长的丛生型植物的茎,受到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变化的刺激,随着花芽的分化,茎开始迅速伸长,植株变高,此现象称为抽薹。多发生在二年生长日照植物(bienniallong-dayplant),可用温度和日照长度处理来抑制或促进油薹,赤霉素亦能促进抽薹,植物矮化剂(CCC)有抑制抽薹的作用。
-
综合亚纲
综合亚纲Symphyla系节肢动物门大颚亚门的一纲。因兼具唇足亚纲、倍足亚纲和昆虫纲等的特征而得此名。形略似蜈蚣,由头部及与其相连的几乎同样的15个体节构成。具1对多分枝状的气管,其气门位于头部的下面,近触角的基部。生殖孔不成对,仅1个,位于躯干部第三体节的腹面,第四步足的前方。
-
杯子七
杯子七此药为百合科植物节根黄精(Polygonatumnodosum)的根茎。节根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结节状,每节上有一凹窝(茎痕)。叶互生,椭圆形。花梗从叶腋抽出,一个总花梗生花1—2朵,花淡黄绿色。分布于新华、老君山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500米的山坡林荫下。用于跌打损伤、扭伤等。
-
假木豆属
中文名假木豆属拼音名jiamudoushu拉丁名Dendrolobium中国植物志41:3描述DendrolobiumBenth.假木豆属,蝶形花科,约12种,分布于热带亚洲.苞片极小,脱落;小苞片大而显著,着生于萼基部;萼钟状或管状,4裂;花冠白色或淡黄色;雄蕊10,单体;子房无柄,有胚珠2一8颗;属下物种单节假木豆、假木豆、两节假木豆、伞花假木豆
-
空竹属
中文名空竹属拼音名kongzhushu拉丁名Cephalostachyum中国植物志09(1):27描述CephalostachyumMunro空竹属,禾本科,约10余种,分布于印度、缅甸、锡金、孟加拉、中南半岛以及马达加斯加等地,我国约4-5种,产云南。小穗含1小花,小穗轴延伸于小花之后;雄蕊6,花丝分离;果椭圆形,无毛,顶端具喙,果皮坚脆且与种子分离。
-
锥茅属
中文名锥茅属拼音名zhuimaoshu拉丁名Thyrsia中国植物志10(2):257描述ThyrsiaStapf锥茅属,禾本科,3种,2种产非洲,1种产印度至我国西南部,名T.thyrsoideaA.Camus。小穗有1小花,成对生于总轴的每一节上,极相似,或具柄的多少退化或全不发育,排成圆锥花序式的或指状的总状花序;穗轴的节间和小穗柄互相分离,近棒状;
-
梨竹属
中文名梨竹属拼音名lizhushu拉丁名Melocanna中国植物志09(1):13描述MelocannaTrin.梨竹属,禾本科,2种,产印度、缅甸等地,我国引种栽培有梨竹M.baccifera(Roxb.)Kurz1种。假小穗簇生于花序分枝轴各节上,且偏向于轴之一侧,基部托以苞片;小穗近两侧压扁,具1孕性小花与1或1朵以上的不孕小花;小穗轴具关节;
-
根状茎
根状茎是指常横卧地下,节和节间明显,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具顶芽和腋芽,为变态的地下茎,如人参、苍术、黄精等。
-
臭腺
半翅目的椿象类能发散出某种恶臭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是由后胸部的一对分泌腺分泌的,因此将这种腺又称臭腺或后胸腺(metathorac-icgland),其分泌物贮存于贮藏囊中,贮藏囊的一端开口于胸部的腹面。哺乳类动物,臭鼬和黄鼬都有肛门腺,其分泌物排至靠近肛门的肛门囊(analsac)中,这种腺体亦见于其它食肉类和齧齿类。
-
筒瓣兰属
中文名筒瓣兰属拼音名tongbanlanshu拉丁名Anthogonium中国植物志18:325描述AnthogoniumWall.exLindl.筒瓣兰属,兰科,仅简瓣兰A.gracileWall.exLindl.1种,产我国西南部至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花葶从假鳞茎侧面上部节上抽出;萼片下半部联合成圆筒状,上部分离;花粉块4,蜡质,不等大,无花粉块柄与粘盘。
-
簕竹属
中文名簕竹属拼音名hazhushu拉丁名Bambusa中国植物志09(1):48属下物种白节簕竹、长毛米筛竹、长枝竹、长枝竹(原栽培变种)、车筒竹、撑篙竹、垂柳竹、大薄竹、大耳坭竹、大佛肚竹、大眼竹、大眼竹(原变种)、单竹、吊罗坭竹、东兴黄竹、粉单竹、凤尾竹、佛肚竹、俯竹、鼓节竹、观音竹、光竿青皮竹、光鞘石竹、桂单竹、花眉竹
-
平时擦牙散
《绛囊撮要》:组成:青竹1根,食盐。功效:永无牙病,至老坚固。用法用量:每朝擦牙。制备方法:青竹逐节留节,一头截断,将食盐装实,湿纸塞口。每段用湿粗纸二层裹好,放灶中。煮饭后火灰中煨透,取出去纸及竹灰,将净盐研细,再装入新竹中,如法再煨。出火气,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