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博士
医学博士古代医官职名。此为唐代地方卫生官员,又称医药博士,早在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置医学,有医药博士及学生。医学博士的职品高低与州府的大小有关:大都督府设一人,从八品上;上、中、下州各一人,皆从九品下。唐时地方的医学博士时置时废。太医署中之博士名曰医博士,一般为正八品上,主管太医署中医学教育。
-
神经元学说
Cajal是“神经元学说”的有力支持者。在当时,神经冲动如何在神经细胞传导和传导的方向是神经科学的中心问题。1889~1890年间,Cajal在研究视网膜和嗅球时,注意到感觉神经细胞,如视网膜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细胞等的相当于树突的部分常面对外周,足以证明其向胞体方向传导冲动,而轴突则指向中枢。
-
赫捷
赫捷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肺癌中心主任、胸外科实验室主任、肿瘤遗传资源组织库副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胸外科委员会常委、食管疾病学组组长;
-
朱尔·博尔代
朱尔·博尔代(荷兰文:JulesBordet,1870年6月13日-1961年4月6日)出生于比利时的苏瓦尼,是一位免疫学家与微生物学家,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并任该校教授。由此可以推断,血清中一定含有某种或某组非常脆弱的成份作为抗体的补体,使之能够与细菌发生作用。博尔代随返祖国。代表作为《传染病的免疫疗法》。
-
朱肱
朱肱为宋代医学家。号大隐先生、大隐翁、无求子,人称“朱奉议”。曾任奉仪郎,医学博士。主张以经络论六经,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肱以杨介《存真图》为蓝本,参以丁德用的经穴图,补以针法,绘制成《内外二景图》。
-
无求子
无求子即朱肱。乌程(今浙江吴兴)人。1114年(政和四年)宋王朝提倡医学,起用为医学博士。主张以经络论六经,重视证脉合参辨证处方,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肱以杨介《存真图》为蓝本,参以丁德用的经穴图,补以针法,绘制成《内外二景图》,图佚。
-
伍连德
伍连德博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总办兼总医官、中华医学会第一任会长、《中华医学杂志》第一任总编辑、北京中央医院第一任院长、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第一任校长。1899年获科学学士学位。1932年7月与王吉民合撰的《中国医史》出版,与《肺鼠疫》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部著作。
-
朱翼中
朱翼中即朱肱。朱肱为宋代医学家。号大隐先生、大隐翁、无求子,人称“朱奉议”。曾任奉仪郎,医学博士。主张以经络论六经,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肱以杨介《存真图》为蓝本,参以丁德用的经穴图,补以针法,绘制成《内外二景图》。
-
朱尔斯·博尔德特
朱尔·博尔代(荷兰文:JulesBordet,1870年6月13日-1961年4月6日)出生于比利时的苏瓦尼,是一位免疫学家与微生物学家,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医学博士,并任该校教授。由此可以推断,血清中一定含有某种或某组非常脆弱的成份作为抗体的补体,使之能够与细菌发生作用。博尔代随返祖国。代表作为《传染病的免疫疗法》。
-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被指定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塔博恩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前主席布坎南、施瓦茨名誉医学博士学位。
-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下称院)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科学学术中心和综合性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00年被指定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塔博恩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前主席布坎南、施瓦茨名誉医学博士学位。
-
周颂声
周颂声(1879-1964),男,汉族,山东省安丘县人,生理学家。1924年再次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生理学,1926年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的创立者之一,1918年创办学校生理学教室并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50年代新著《体格及体力检查法》一书,收到体育界德好评。
-
裴宗元
裴宗元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卡介苗
卡介苗是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减毒疫苗。卡介苗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由于柯霍先后发现了炭疽杆菌、结核杆菌和霍乱弧菌等,被人们誉为“细菌学之父”。卡介苗药品说明书别名结核活菌苗;4.瘤内注射、胸腔内注射及皮肤划痕均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如发热),应服用乙酰水杨酸及苯海拉明2日。
-
洪式闾
洪式闾(1894-1955),男,汉族,浙江省乐清县人,病理学、寄生虫学家。历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授、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医学院院长、浙江实验院院长、浙江省科协主席等职,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会员。
-
张琪
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邮码:213003)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内科疑难杂病。张琪(男):张琪,男,汉族,九三学社成员,中共党员。他行医75年,恪守医德,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秘方和临床经验向社会公开,在中西医结合、和谐医患关系构建、中医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示范。
-
陆曙
陆曙,1963年生,江苏省无锡市人,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中医师,教授,无锡市中医医院副院长,无锡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常委,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心系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单位: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1)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内科疾病,尤其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
王学东
王学东,1957年生,江苏省昆山市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副院长,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昆山市中医院(邮码:215300)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中医肺系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王学东出版多部著作,发表医学论文40篇。
-
纪齐卿
纪齐卿即纪天锡。纪天锡(12世纪)为金代医家。字齐卿。泰安(今山东泰安)人。早年弃进士业,习医术,以医闻名于世。撰有《集注难经》5卷。大定十五年(1175)上其书,授医学博士。
-
黄煌
学位:医学博士。学医时间:1973年从医时间:1976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徐灵胎、舒驰远、王孟英、曹颖甫、范文虎、吉益东洞、胡希恕、岳美中、叶桔泉。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邮码:210029)最擅长治疗的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症及相关疾病、口腔黏膜病等,尤其擅长体质的调理。
-
兰斯坦纳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巴登,1943年6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的晚年兰德施泰纳主要研究肿瘤学,原因是他的夫人患甲状腺肿瘤。
-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
奥托·海因里希·瓦尔堡(德语:OttoHeinrichWarburg,1883年10月8日-1970年8月1日),德国生理学家和医生。这样的现象也引起研究者的好奇,是否能借由导引细胞恢复正常有氧循环,切断癌细胞的能量供应来阻止癌细胞生长,所以粒线体以及调控有氧循环与糖解作用间的过程也一直是癌症研究的重要问题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2008年,因为发现了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avirus)是子宫颈癌的成因,而与另外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豪森在波恩大学、汉堡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6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三年半后,在美国费城的儿童医院病毒实验室工作。2003年3月,正式退休。
-
吴阶平
吴阶平,男,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1917年1月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传统认识需要调整,以提高接受肾切除病人的寿命。1982年编著《性医学》为我国开展性教育打下基础,发表医学论文150篇,编著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
-
徐进康
徐进康,1961年生,江苏张家港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急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史亚祥
史亚祥,1962年生,江苏溧阳人,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镇江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镇江市中医院副院长,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
-
章永红
章永红,1951年生,江苏省如东市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章永红主编出版了《内科常见病中医诊治》、《蛇虫疗法》、《抗癌中药大全》和《中医肿瘤病学》等书,发表医学论文100余篇。
-
徐建国
徐建国(1952.4.19~)男,汉族,山西省平陆县人。电子邮件地址:xujg@public.bta.net.cn社会兼职: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卫生部腹泻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历:1976.9山西医学院毕业.
-
洪涛
40年来,曾先后对鹦鹉-鸟疫衣原体、沙眼衣原体、人传染性软疣病毒、疱疹病毒、白血病病毒、肝炎病毒、艾滋病毒、 状病毒、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和慢病毒等进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6.199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活检肝脏的抗原定位和超微病理研究",第三获奖人。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
齐德之
简介:齐德之(QiDezhi)(14世纪)为元代外科学家。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学术贡献:学术思想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来认识疮疡病因,认为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整理从《内经》至唐宋时期医书中有关外科疮肿等内容,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于至元年(1335)编成《外科精义》2卷,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
-
吴志英
吴志英,福安人,1967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遗传病和变性病的优化诊断和治疗以及分子细胞机制研究。该奖项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莱雅共同创立的“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是当今世界唯一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奖励和资助从事生命科学和基础科学领域所有女性的奖项。
-
昝殷
昝殷唐代妇产科学家。精医理,官至随军节度、医学博士,于宣宗大中(847-860年)年间收集有关经闭、带下、妊娠、坐月、难产、产后诸证之医方,编成《产宝》三卷。公元897年,周颋补益并序,现传本作《经效产宝》三卷,为我国现存最早之妇产科专书,另有《医方类聚》辑本。
-
卡尔·兰德施泰纳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巴登,1943年6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是一位奥地利细菌学家。1901年他发现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为此他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他的晚年兰德施泰纳主要研究肿瘤学,原因是他的夫人患甲状腺肿瘤。
-
夏尔·朱尔·亨利·尼科勒
夏尔·朱尔·亨利·尼科勒(CharlesJulesHenriNicolle,1866年9月21日-1936年2月28日)是一位法国细菌学家,曾经因为关于辨认出虱子为斑疹伤寒的传染者,而获得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3年,他获得了巴斯德研究院授与的医学博士学位。在这段期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在1895年结婚,拥有两个小孩。
-
查尔斯·尼科尔
夏尔·朱尔·亨利·尼科勒(CharlesJulesHenriNicolle,1866年9月21日-1936年2月28日)是一位法国细菌学家,曾经因为关于辨认出虱子为斑疹伤寒的传染者,而获得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3年,他获得了巴斯德研究院授与的医学博士学位。在这段期间,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在1895年结婚,拥有两个小孩。
-
奥托·勒维
他与亨利·哈利特·戴尔一起因发现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而获得193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Loewi深受启发,忽然想到:刺激迷走或交感神经,或许在其末梢释放化学物质以传递其神经冲动对各自效应器官产生的作用。醒后,我立即起床,直奔实验室,按照梦中的设计用蛙心完成了这个简单的实验。
-
胡传揆
1927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胡传揆1932年在美国纽约罗氏医学研究院留学期间,进行了梅螺旋体中国菌种的分离与外国梅毒菌种对比研究,博得了国际学者的好评。60年代初,他开始对危害人们健康的头癣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北京郊区和江西省建立了治疗试点,由于10年动乱被迫终止。
-
田金洲
他的主要论著有:①《中医老年病学》1995北方十省市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②《中医老年病学》1997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③《临床中医内科学》1997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④复方大黄制剂对老年小鼠大脑皮质和海马ChAT,AchE活性及Ach含量影响的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5⑥血管性痴呆研究述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
-
张学敏
张学敏研究员,生物学与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分析测试学常务理事,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主任,中国蛋白质组学会理事,中国人类蛋白质计划组织理事,国际合作肝脏蛋白质组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长期从事细胞生物学信号转导方面研究工作。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
-
张培影
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邮码:221009)最擅长治疗的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心律失常、缺血性中风等。主要学术成就及获奖情况:研制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新药“偏瘫康复丸”和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新药“五参二连汤”,主持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
-
曾益新
曾益新(1962~),男,1962年10月出生出生于湖南省,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1997年留学日本、美国。回国后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工作至今,现为该院院长、中心主任和教授,兼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党委常委,国际EB病毒及相关疾病协会理事长。曾任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肿瘤分子分型工作委员会”主席。
-
丁健
丁健,男,1953年2月出生。1991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归国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围绕抗肿瘤药物研究关键问题,系统揭示了沙尔威辛、土槿皮乙酸等十余个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候选新药的作用机制,在新型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与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
-
巴德年
巴德年院士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2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癌症研究所获医学博士学位。巴德年院士长期致力于肿瘤免疫研究。1992年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至今。1997年获北美华人生命科学成就奖;1998年获CMB医学杰出贡献奖。
-
朱奉议
朱奉议即朱肱。1114年(政和四年)宋王朝提倡医学,起用为医学博士。1118年,将《伤寒百问》重加校正,并加附方,刻为《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对张仲景学说有所发挥和补充。主张以经络论六经,重视证脉合参和辨证处方,强调伤寒与温病有别,并汲取汉以后方药对《伤寒论》加以补充,对伤寒学有一定的发展。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法国、加拿大三位科学家因在免疫学方面的发现获得。RalphSteinman则发现了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状细胞,以及其可激活并控制获得性免疫的功能,从而完成身体免疫应答过程的下一步,即将微生物清除出体内。他们的工作为传染病、癌症以及炎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1957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楚康楼装饰一新,设置不同规格的高级病房;设有湖北省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湖北省儿科疾病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武汉大学消化与肝病研究所、武汉大学泌尿系病研究所、武汉大学眼科研究所、武汉大学耳鼻喉-头颈外科研究所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听力与嗓音、运动与康复、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药学等9个研究室;
-
医药博士
医药博士古代医官名。唐时地方设置的卫生官员,也称医学博士。详见该条。
-
医博士
医博士是古代太医署职称,负责掌管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的教授和考核,官阶在正八品上。北魏太医署中始置太医博士。隋唐时在太医署中设有医博士。唐代在地方还设有医学博士,或称医药博士,官阶为从八品或以下,负责辖区内的医疗及医药普及等,与医博士有区别。
-
纪天锡
纪天锡(12世纪)为金代医家。字齐卿。泰安(今山东泰安)人。早年弃进士业,习医术,以医闻名于世。撰有《集注难经》5卷。大定十五年(1175)上其书,授医学博士。
-
维生素D缺乏病
概述:维生素D缺乏病(vitaminDdeficiency)是指缺乏维生素D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引起的全身性骨病。维生素D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正像维生素C被称为“抗坏血病维生素”、尼克酸被称为“抗癞皮病因子”一样,反映了它与这种营养缺乏病的历史渊源。这些物质在良好的母乳中存在,鱼肝油中也有,但牛奶和谷物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