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角度
概述:针刺角度(needlingangle)是指进针时,针体和腧穴皮肤之间的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采用何种角度主要与穴位的所在部位和治疗要求有关。常用针刺角度:针刺时,根据部位的解剖特点和刺法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角度进针。60°)或横刺即沿皮刺(10~
-
执着
执着为气功术语。指在练功过程中,片面强调和有意追求某种现象,是用意时要避免的主要倾向。执,原指固执于事物;“着意”是指在意念运用、意守部位时,要求意守部位的时间长,被意守的部位很清晰,或硬要想守住部位等。“着想”一般指练功过程运用意念不当而言,如用意过重,或掌握存想、观相不当等。
-
踩法
踩法推拿方法名。指医生用单足或双足踩踏在患者的治疗部位上,并作适当弹跳的方法。施术弹跳时,术者足尖不应离开踩踏部位,并须借助设置的栏杆、吊杆等器物,以承受医生的体重和控制踩踏的力量。由于该法压力大、刺激强,一般多用于腰部疾患,其他部位很少应用。
-
腰
腰为人体部位名。指背部第十二肋骨以下至髂嵴以上的软组织部位。“腰为肾之府”,与肾关系密切。足太阳等经脉所过。腰部为经脉所过的重要部位,足三阳经脉循腰而下,足三阴经和奇经之脉循腰而上。
-
肩膊
概述:肩膊为人体部位名:1.两肩及肩之偏后部位;2.肩胛骨的别称。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肩膊虚者,取之上。”
-
文台
概述:文台:1.小儿头面部望诊的部位;《奇效良方》:“文台上红脉现,伤寒三日候,主内热头疼。”位于左鬓发处。《幼科推拿秘书·穴象手法·穴道图象·穴在面者》:“龙角,一名文台,在左鬓毛。”
-
待机分生组织学说
待机分生组织学说是R.Buvat(1952)的学说,他认为在茎梢的茎尖分生组织的最顶端部位,在营养期间由于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这个部位并不为茎、叶的形成而进行细胞的营养供应。在法国,这个学说的支持者虽多,可是根据细胞分裂相的观察,DNA前体物质的吸收,以及对活体苗端表面的观察,也有许多相反的论断。
-
背
概述:背为人体部位名,指躯体后面,颈以下、腰以上的部位。躯干后面·背:背为人体部位名。躯干后面统称为背。项以下腰以上的部位·背:背指项以下腰以上的部位。为手、足太阳,手、足少阳经脉所过。
-
白肉际
白肉际即赤白肉际。赤白肉际为人体部位名。指手足内外侧缘赤肉与白肉的分界部位。如鱼际穴在第一掌骨中点,当赤白肉际处。
-
东方疖
东方疖(orientalsore)又称旧大陆型利什曼病(oldworldleishmaniasis),是经白蛉传播,由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tropica)、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major)和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aethiopica)寄生于白蛉叮咬部位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外露部位的结节和溃疡。
-
热敷疗法
热敷疗法为治法。指将发热的物体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特定部位,产生温热效果,以防治胃肠疾患、腰腿痛、痛经、冻疮、乳痈等的方法。
-
阙
阙又称阙中,一名印堂,俗称眉心。即两眉之间。阙之上称阙上。督脉所过。阙为人体部位名。又名阙中、印堂。指两眉之间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五色》:“阙者,眉间也。”
-
熏灸器
主体为一炉样燃艾室,上端接烟管和外口(出烟孔)。将艾绒放入熏灸器中点燃,产生的烟雾则集中由外口冒出。使用时,将熏灸器的外口对准病变部位,距离皮肤约5厘米。一般连续熏灸30分钟,使所灸部位形成一层薄黄色油膜,每日1~熏灸器对外科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
投火法
投火法为拔罐方法之一。用易燃纸片或酒精棉花,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适宜于侧面横拔,火落在罐壁上,可以避免烧伤皮肤。一般留罐10分钟左右,待拔罐部位呈现瘀血时即将罐取下。投火法
-
耳垂珠
耳垂珠即耳坠。形容耳垂之垂下如珠状,故名。耳坠(earlobule)为人体部位名,又称“耳垂”、耳垂珠。是指耳 之垂部。耳垂部分无软骨,仅含结缔组织和脂肪,是临床常用采血的部位。耳垂部分分布有眼、牙痛点、扁桃体等耳穴。
-
阙上
阙上人体部位名。阙之上,指天庭之下至眉间这个部位。能反映咽喉的病变。《灵枢·五色》:“阙上者,咽喉也。”
-
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是用听诊器在肺部听诊时听到的一种正常呼吸音。此声音颇似上齿咬下唇吸气时发出的“夫”音,其特点是吸气时间较呼气长,音响强、单调较高。正常人肺部除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听诊部位外,其余部位都可以听到肺泡呼吸音。
-
经络望诊
经络望诊为经络诊察方法之一,主要是通过观察经脉循行部位在色泽、润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来分析是属于何经的病变。由于脏腑有病能够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的相应部位,出现种种特异的、可见的“经络现象”,故可借以诊断疾病。故宋·窦材《扁鹊心书》中日:“昔人望而知病者,不过熟其经络故也。”
-
皮电点
皮电点指来自内脏病变部位的冲动在体表的反射点。约有半数的皮电点在经穴部位出现。
-
运气按摩
运气按摩气功学术语。指气功医师运用体内之气,通过手指或手掌等部位发功,作用于患者经络、穴位或病变部位而治疗疾病。《灵剑子·胎息秘要歌诀》有“布气与他人攻疾”的记载。《抱朴子内篇》、《诸病源候论》等中也有较具体的介绍。
-
旧大陆型利什曼病
旧大陆型利什曼病(oldworldleishmaniasis)又称东方疖(orientalsore)是经白蛉传播,由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tropica)、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major)和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aethiopica)寄生于白蛉叮咬部位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外露部位的结节和溃疡。
-
跌损妙方
《跌损妙方》伤科著作。明·异远真人撰。撰年不详。原系抄本,经清·孙应科重加校订,刊于1836年。书中根据身体部位分为全身、头面、身中、脊背、腿足、金疮及通行七门,分别记载不同部位损伤的治法及某些手术整复治法。1949年后有排印本。
-
龙葱
龙葱(Longcong)为人体部位名。见《温热经纬》卷四:“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龙葱,专主乎听。”是指耳内感受听觉的部位。
-
存神
存神为养生术语。神,指意念精神。存神,即控制意念,集中精神。修炼气功由此而“入静”。有时也指身中部位,并认为这些部位都各有神主之。《后汉书·冯衍传》:“陂山谷而闻处兮,守寂寞而存神。”
-
顶心
顶心人体部位名。指头顶部的中央部位。
-
筋部
筋部人体部位名。指筋脉的所在和所属部位。《灵枢·卫气失常》:“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
-
关口
关口为解剖名称。即指咽峡部。因咽峡部位于呼吸气流及饮食物之必经之路上,又形似关隘故名。如《喉科指掌》卷三描述双乳蛾之部位时,曾有:“双乳蛾,……生于关口上部两边”的记载。
-
去芦
“芦”又称‘斧头”。一般指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部位。历代医药学家认为“芦”为非药用部位,有的且“致吐”,故应去掉。例如人参、防风等。
-
胁肋
胁肋为人体部位名,为侧胸部,腋下至十二肋骨下缘部位的统称。
-
臀胼胝
臀胼胝是旧世界猴的臀部相当于坐骨部位有很结实的结缔组织性皮肤,其处无毛,几乎无感觉神经分布,即使长时间坐于树上睡眠、休息,臀姘胝部位也不感疼痛。这是长期悬挂或蹲坐于树枝上以支持身体营树上生活的适应结果。
-
中州
中州为人体部位名。指脏腑之应地势部位。《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六腑膈下三脏应中州。”《难经·四难》:“脾者中州。”
-
心坎
心坎为人体部位名。指胸骨下端剑突周围部位。古称剑突为心坎骨。见《伤科补要》卷一。
-
肩髆
肩髆即肩膊。《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循肩髆内。”肩膊为人体部位名。1.肩膊指两肩及肩之偏后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终始》:“肩膊虚者,取之上。”2.肩膊又作肩胛骨的别称。
-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简单的诊断工具,对身体进行系统检查的方法。基本检查法为望诊、触诊、叩诊、听诊。望诊是医生用视觉观察被检者全身或局部的情况;叩诊则是通过手指叩击身体某些部位产生音响;通过这些检查可发现全身的或局部的异常或病态现象,结合症状及有关的疾病知识和医学理论,常可作出初步诊断。
-
赤白肉际
赤白肉际为人体部位名。指手足内外侧缘赤肉与白肉的分界部位。如鱼际穴在第一掌骨中点,当赤白肉际处。赤白肉际又称白肉际。指手足掌(蹠)面与背面的交界处。《针灸甲乙经》:“京骨,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者中。”
-
弯曲运动
弯曲运动是指显示弯曲的植物的运动。大部分的向性和感性运动是由于器官的弯曲而引起的。在生长运动中,发生弯曲的器官部位是由植物种类决定的,在其处相对的两侧生长速度之差便引起弯曲。在大部分的膨压运动中,在叶枕部位引起弯曲。另也有这两种运动组合在一起的。
-
气色门户
气色门户为诊断学术语。出《望诊遵经》。气色,指五脏的精气及反映于面部色泽;五脏各有主色和分部,前人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从面部一定部位的色泽变化,以推测五脏的病变及预后。这种诊法,须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合实际。
-
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targetsurveillance)是指针对感染高危人群、高发部位、高危因素等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血液净化相关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
疼痛点
痛点亦称疼痛点。在皮肤上广泛地呈点状分布,特别是对痛觉敏感的部位。对其它的感觉也有同样的点状分布。在不被衣服所遮盖的裸露部位,分布得尤为稠密,在眼的角膜上也发现有痛点。
-
下泄隆
下泄隆为藏医学名词。音译为吐色隆。它存在于人的肛门部位,运行于人体的下部,包括大肠、膀胱、会阴等部位以及大腿的内侧。它司人体精液的排出,月经和大小便等的排出,还管理忍便的控制以及妇女分娩过程等。总之,凡人体下半身的各种功能都由它来司理。
-
痛点
痛点亦称疼痛点。在皮肤上广泛地呈点状分布,特别是对痛觉敏感的部位。对其它的感觉也有同样的点状分布。在不被衣服所遮盖的裸露部位,分布得尤为稠密,在眼的角膜上也发现有痛点。
-
冲洗疗法
冲洗疗法(irrigationtherapy)为外治法。《中医药学名词》(2004):冲洗疗法是指用药液反复冲洗患病部位,以治疗五官科疾病、妇女生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肛肠疾病等的方法。《中医大辞典》:冲洗疗法即以药液直接冲洗病变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
钼靶软X线照相
钼靶软X线照相(Molybdenumtargetradiography)是指X线球管使用钼靶,用于软组织X线照相的技术。X线束含有不同的波长,线束波在长短决定于X线球管阳极靶面金属材料的原子序数。钼的原子序数为42,能产生长波射线(软线)多,穿透力强,适用于软组织X线照相,尤其多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
-
错义抑制基因
错义抑制基因指能够抑制错义突变的抑制基因。和无义突变抑制基因一样,已知在大肠杆菌中可起因于tRNA基因,也可起因于核糖体的基因,前者往往是产生于tRNA的反密码子部位的碱基发生置换,但也偶有反密码子以外的部位由碱基置换变成抑制基固tRNA的例子。
-
催吐药
概述及分类催吐药为引起呕吐的药物。按其作用部位可分为两类:一、通过兴奋催吐化学敏感区部位催吐(如阿朴吗啡)。二、通过刺激消化道反射性地兴奋呕吐中枢而催吐(如硫酸铜)。临床应用主要用于中毒急救时催吐胃中毒物。
-
纤毛环
纤毛环ciliaryband担 幼虫等海产无脊椎动物之幼虫体表,在一定部位上具包围虫体的环状沟(纤毛沟),沟中着生纤毛。 ^^幼虫具口前纤毛环、口后纤毛环和肛纤毛环等。纤毛环是这些幼虫运动和摄食的重要器官,亦是幼虫分类的标志。在幼虫图上大多用粗黑线表示之。
-
肩上热
肩上热证名。肩部灼热或有热感。见《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肩背部位是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等的循行部位,如该经发生病变,可见肩上热的症状。
-
补偿作用
在植物病理学上是指在植物受到病虫的侵害时,植物组织对此所进行的颉颃作用,使被害部位愈后反而比正常部位发育的更好,这种作用称为补偿作用。这在植物的特定组织或发育的某个阶段常可见到。
-
挪法
挪法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把手掌平压在治疗部位上,然后如握拳状,将此部位的肌肤提住,稍停,再放手前移,提住前方肌肤,如此不断前移。
-
胠
胠(qū区)胠为人体部位名。指胁上腋下的部位。《素间·玉机真脏论》:“春脉……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王冰注:“胠,谓腋下,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