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篦
金篦为针具名。是一种专供拨治白内障使用的治疗器具。金篦为眼科手术器械名称。系治疗白内障最早的手术器械。《外台秘要》卷二十一治疗圆翳内障方法中指出:“宜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日。”
-
金针拔障术
“金针拔障术”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对白内障眼病施行的一项手术。此外,明王肯堂的《证论准绳》(一六零二年)、明末清初傅仁宇的《审视瑶函》(一六四四年)、清张璐的《张氏医通》(一六九五年)以及吴谦等集体编撰的《医宗金鉴》(一七四二年)等书,均对金针拔障术有介绍。按今天的标准来看,割除眼部肿瘤已非一般手术。
-
开金针法
开金针法为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出自《银海精微》。金针拨障法又称“金篦刮目”“开金针法”。出自《张氏医通》卷八。此法源于《外台秘要》的金篦治疗内障法。又名针内障眼法、开金针法、开内障眼。现名金针拨障术、针拨白内障术。本法手术时间短,痛苦少,恢复快,对老年性白内障、年高体弱者尤为适宜。
-
开内障眼
开内障眼为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三十三。金针开内障出自《张氏医通》卷八。此法源于《外台秘要》的金篦治疗内障法。适用于圆翳内障翳定障老,光感、色觉正常者。系用特制的拨障针,将混浊之黄精(晶状体)拨离原位,置于眼珠内之前下方(玻璃体前下方近锯齿缘,贴附球壁)。
-
金篦刮目
金篦刮目即金针拨障法。据《外台秘要》载,某些内障“宜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日。”以后,历代眼科及针灸著作也多有此记载。方法:在角膜颞下方,距角膜约4毫米处做一约2.5毫米长的切口,用一特制之拨障针从切口进入眼内,将白内障拨离瞳孔,下沉在眼内直下方,以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
-
金针开内障
金针开内障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张氏医通》卷八。又名针内障眼法、开金针法、开内障眼。现名金针拨障术、针拨白内障术。系用特制的拨障针,将混浊之黄精拨离原位。置于眼珠内之前下方。本法源于《外台秘要》的金篦治疗内障法。
-
金针拨障法
金针拨障法又称“金篦刮目”“开金针法”。据《外台秘要》载,某些内障“宜金篦决,一针之后,豁若开云而见日。”以后,历代眼科及针灸著作也多有此记载。方法:在角膜颞下方,距角膜约4毫米处做一约2.5毫米长的切口,用一特制之拨障针从切口进入眼内,将白内障拨离瞳孔,下沉在眼内直下方,以达到恢复视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