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归
转归为病机名词。指疾病发展的结局,包括痊愈、死亡,或后遗症等各种情况。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
(二)规范病例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管理等疫情处置工作。(二)各地完成个案调查后1周内将原始调查表(见附表1-1、1-2和1-3)的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由省级疾控中心以传真或者电子邮件形式上报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传真:010-58900506,E-Mail:cdcofic@chinacdc.cn)。
-
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
2)转诊:若活动期佝偻病经VitD治疗1个月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应考虑其他非VitD缺乏性佝偻病(如肾性骨营养障碍、肾小管性酸中毒、低血磷抗VitD性佝偻病、范可尼综合征)、内分泌、骨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软骨发育不全、黏多糖病)等,应转上级妇幼保健机构或专科门诊明确诊断。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试行)
(3)具有医学、医疗器械相关专业背景;导致严重伤害、可能导致严重伤害或死亡的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于发现或者知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填写《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向所在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技术机构报告。7.对使用的高风险医疗器械建立并履行可追溯制度;□机体功能结构永久性损伤;
-
癫痫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如果声明对脑病进程本身有效的话,应该显示对认知、交流、EEG都有效,而不仅是对癫痫发作频率有效。此外,对于安全性分析,通常很难确定某一不良事件应归因于试验药物、合用抗癫痫药/活性代谢物血浆浓度变化、药效学作用还是叠加毒性效应。与老年人因合并疾病而常用的其他合并用药之间发生药代动力学和/或药效学相互作用。
-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哨点监测方案(2011年版)
在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前提下,网络实验室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标本处理和核酸检测,先进行甲型(A)和乙型(B)流感病毒通用引物核酸检测,甲型阳性的标本继续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季节性A(H1)和A(H3)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若以上3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要进一步开展禽流感病毒A(H5)核酸检测。
-
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年版)
:对于实验室确诊的流感重症病例和出现流感样症状的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流感高危人群,要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药物可首选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无条件的地方可参考当地耐药性监测结果选用烷胺类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3.标本种类:A: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一)个案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病例的基本情况、家庭及居住环境、暴露史、发病经过、就诊情况、实验室检查、诊断、转归情况等(见附表《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并采集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开展检测(见附件2《实验室检测方案》)。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
-
全国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4)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将结核病病人HIV抗体检测结果及TB/HIV双重感染病人的结核病治疗相关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转介可疑症状者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收集当日即时痰、夜间痰、次日晨痰各1份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对所有HIV/AIDS中发现的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均应当做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
-
放射性心脏损害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心包、心外膜、心肌、心内膜甚至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渗出液的细胞学检查阴性居多,但有时蛋白含量可较高,因而与恶性肿瘤引起的渗出液不易鉴别。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受照射后的24h内患者的心脏就可产生急性反应,迟发性反应约发生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
-
朱汉章
朱汉章对文化及思想的贡献:(一)针刀医学理论体系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针刀医学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在迈向现代科学的碰撞性、相融性和现代科学性,而东西方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以各自的哲学思想为代表的,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将两者赋予以下特点: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共济东方哲学思想的主体是抽象思维。
-
放射性心脏损伤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心包、心外膜、心肌、心内膜甚至心脏瓣膜,还有传导系统及冠状动脉的损伤。渗出液的细胞学检查阴性居多,但有时蛋白含量可较高,因而与恶性肿瘤引起的渗出液不易鉴别。放射性心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受照射后的24h内患者的心脏就可产生急性反应,迟发性反应约发生在照射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后。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三版)
未能开展病毒分离的网络实验室需将H7核酸检测阳性病例的原始标本48小时内送国家流感中心,国家流感中心在2周内完成病毒分离和序列测定工作,并将序列提交流感病毒序列数据库进行反馈。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
GBZ/T 265—2014 职业病诊断通则
职业病诊断通则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是一种,也可能是几种混合存在,在考虑累积接触量时,应考虑混合接触的交互作用。连续性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可为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因果关系的判定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不是职业接触引起的、病因不明的疾病不是职业病;
-
WS/T 524—2016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具体如下:a)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则可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应开展进一步调查。5.3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素)。肠道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
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
2.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2例及以上,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聚集性病例中至少有1例确诊病例)。如已经网络直报的病例转院治疗,转出病例的医疗机构要通过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病例的转出情况。
-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本病常隐匿起病,从出现临床症状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2~6.肾损害肾损害发生率在11%左右,在伴盘状红斑及ANA阴性的患者较为少见。肺功能异常者少见。d)即可使病情改善,此时应尽快减至10mg/d以下的小剂量维持,以减少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53%有效,以多关节炎和皮肤黏膜病变改善最为明显。
-
流行学
流行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它是群体医学的一门学科,曾译流行病学。随着一些国家传染病发病率的下降,特别是抗生素及其他特效疗法的出现,某些传染病的死亡率急剧下降,因此传染病死亡率在许多国家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一些非传染病如心脑疾患、恶性肿瘤等成了主要死因。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
全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为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蔓延和传播,特制定本方案。(二)发病与诊疗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发病就诊经过和病情变化与转归。
-
WS/T 547—2017 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
6.5.2.3应能自动按季度统计全院及各病区对各致病菌耐药超过标准值的抗菌药物种类。二、使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要求、医院感染监测功能要求、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监测功能要求、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监测功能要求、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功能要求、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监测功能要求。
-
病机学
病机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学科。阴阳失调是人体发生疾病的最根本的病机。《内经》多次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是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机能活动的基本过程。《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
抗-HBc-IgM
概述:乙肝核心抗体-IgM(hepatitisBcoreantibodyIgM,抗-HBc-Ig-IgM)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异性的血清学标志。试剂:国内有商品化试剂盒供应,内含抗μ链包被的反应板(条)、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应用液、抗HBcHRP应用液以及抗HBc-IgM阴、阳性对照血清、样品稀释液,洗涤液、底物液及终止液等试剂。高滴度保持1~
-
谵妄诊疗规范(2020年版)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谵妄的“应激-易感模型”病因假说认为,在一种或多种易感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大脑功能储备下降,当促发因素影响大脑内环境,脑内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损害的急性变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构成谵妄的病因学基础时,可引发谵妄。谵妄可以分为三种临床类型:活动过度型、活动减少型和混合型。
-
分子诊断学
概述: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或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成为分子诊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
耳穴压痛点
耳穴压痛点是指耳穴触诊时被检查者自诉或表现出最疼痛的部位。对压痛的程度,常根据病人的反应加以判断,皱眉(+),眨眼(++),躲闪(+++),疼痛难忍,拒按压(++++),压痛点的形成与消失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的关系。临床以急性炎症、痛症的压痛最为明显,慢性病耳廓压痛多不明显。
-
终末期肾脏病
概述: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⑤尿路梗阻;其中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是否已接受透析治疗而有所不同。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应静脉补充碳酸氢钠,迅速纠正酸中毒。
-
ESRD
概述: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⑤尿路梗阻;其中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应根据患者是否已接受透析治疗而有所不同。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应静脉补充碳酸氢钠,迅速纠正酸中毒。
-
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6年版)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6年12月2日临床路径全文: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先天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1.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液+散瞳眼液+非甾体类消炎眼液。
-
体温热型
体温热型是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的形状。由于各种发热性疾病可表现为不同的热型,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热型还可以改变,且这些表现与改变往往具有某种规律性,因而了解患者的热型,将对医护人员判断疾病的性质,把握疾病的演变及转归有很大的帮助。中热型,体温升高介于38.1~高热型,体温升高大于39℃。
-
稽留热
定义:稽留热(continuedfever)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是指患者持续数日以上的发热,体温较为恒定地维持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不超过1℃,持续数天或者更久。稽留热也可见于军团菌肺炎、伤寒、副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恙虫病、土拉菌病等。如糖皮质激素类、氯丙嗪、异丙嗪、解热镇痛药物、一些中药制剂和低温治疗等。
-
弛张热
定义:弛张热(remittentfever)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是指患者中度以上的发热,日间温度波动≥2℃,但每日最低温度仍在37℃以上。如糖皮质激素类、氯丙嗪、异丙嗪、解热镇痛药物、一些中药制剂和低温治疗等。这两种影响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同时存在,需注意鉴别。关于体温热型:体温热型是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的形状。
-
WS/T 664—2019 包虫病控制
计算啮齿类动物泡型包虫病患病率。A.1.6档案资料: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并保存能反映当地包虫病防治工作的各种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人群查病治病、患者转归、犬登记管理驱虫、犬感染检查结果、中间宿主感染检查结果和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等资料。采用剖检法或氢溴酸槟榔碱导泻法,检查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
-
舌下望诊法
舌下望诊法是通过对舌下络脉的数目、色泽和形态分布的观察,借以辅助诊病辨证的方法。近年来,通过对肺源性心脏病、肿瘤、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其舌下静脉曲张或兼有青紫、紫黑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94%、49.7%和63.35%,而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异常率达100%。
-
疾病观
近代以来由于受西方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用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知识来解释疾病,注重形态结构上的定位性改变、可测量的理化指标的改变、病原微生物或理化因子的特异性损伤等,对疾病的微观细节和空间形态的认识大大深化了,但对疾病的整体特性、功能特性认识不足,带有很大的机械性。
-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病机变化。参见邪正消长、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及正虚邪恋:邪正消长为病机。如壮热、无汗、烦躁、狂乱、腹痛拒按、便秘尿赤、脉滑数有力等。精气,指人体的正气。症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脉细弱无力等。
-
消耗热
定义:消耗热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是指患者持续高热,24小时内波动3~消耗热的常见病因:在经典型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中,消耗热多见于结核、败血症等。如糖皮质激素类、氯丙嗪、异丙嗪、解热镇痛药物、一些中药制剂和低温治疗等。这两种影响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同时存在,需注意鉴别。
-
间歇热
定义: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为体温热型的一种,又称称为消耗热,是指患者体温突然或逐渐升高至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数天后又逐渐上升,反复发作。间歇热热型图:间歇热间歇热的常见病因:在经典型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中,间歇热见于间日疟、三日疟和胆汁性肝硬化等。
-
周期热
定义:周期热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是指患者反复发热伴有较长的间隔期。周期热的常见病因:在经典型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中,周期热见于布氏杆菌病、家族性地中海热及霍奇金病。如糖皮质激素类、氯丙嗪、异丙嗪、解热镇痛药物、一些中药制剂和低温治疗等。这两种影响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同时存在,需注意鉴别。
-
双峰热
定义:双峰热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指患者持续高热,24小时体温曲线呈双峰状,有两次升降,即每日有两次体温高低波动,呈双峰曲线。双峰热的常见病因:在经典型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中,双峰热见于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粟粒性结核。双峰热也相当多见于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败血症。
-
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与精神障碍共病诊疗规范(2020年版)
一、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常见的精神障碍共病:(一)抑郁障碍:美国一项对18岁或以上者的调查显示,一生中曾诊断过抑郁障碍的患者中共病物质使用障碍为24%;90%的个体患有人格障碍,其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边缘型人格障碍最常见。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共患焦虑障碍者,焦虑障碍的复发率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差。
-
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别名AT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分类血液科疾病概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伴成熟受阻,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40~②环磷酰胺100~
-
做作性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
二、病因因素及心理病理机制:做作性障碍患者欺骗行为的动机几乎均为模糊不清,通常看不到伪装有病的原因或理由,推测可能存在内在复杂的心理病理机制,如患者身份可获得特殊关照或满足感(心理获益)。此类患者固有的防御机制、不良的自我认知及过度依赖的特质,常表现出人际关系显著异常或同时患有人格障碍。
-
做作性障碍
概述:做作性障碍(Fasticiousdisorder)指患者既不是为了获得赔偿、照顾或摆脱困境,也不是为了诈病,持久而反复地故意制作成假装躯体和(或)精神症状,甚至不惜自残自伤以求产生精神症状,谋求病人身分。在与躯体症状障碍、转换障碍及边缘型人格障碍鉴别时,缺乏明显外部动机的伪装/欺骗仍是鉴别要点。
-
胸前体表标测
概述:胸前体表标测也称胸前多导心电图,即等电位体表标测图(bodysurfacemaps)是一种由心外膜电力产生衍化而来的“半直接”心电位的记录方法。禁忌证:一般无特殊禁忌证。有人以∑Q(病理性Q波的总数),称为Q波指数(Qwaveindex,QI)以判断心肌梗死病人的梗死范围大小、演变及血流动力学状态。
-
GB 28932—2012 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
4.8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学生晨检制度;5.3因病缺课的登记、追踪:5.3.1班主任每日登记因病缺课学生的患病情况,包括发病时间、症状、就诊情况等信息,协助学校疫情报告人对其病情和转归进行追踪。
-
心室辅助技术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指标(2017年版)
(7)肺毛细血管楔压>20mmHg。在征求了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以及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医学会意见的基础上,对文件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
-
低平热
定义:低平热为体温热型的一种,是指患者体温≤37.9℃,24小时波动0.5℃。低平热的常见病因:在经典型原因不明发热的病因中,低平热见于局灶性化脓感染、支气管扩张、结核、甲亢、功能性发热和慢性肾盂肾炎等。关于体温热型:体温热型是指发热病人体温曲线的形状。
-
室间隔膜部瘤
治疗方案:尽管有人认为假性膜部瘤是室间隔缺损自然闭合过程的一种表现,但因其与真性膜部瘤一样有破裂、梗阻、血栓、心内膜炎和压迫周围重要组织之虞,因而二者都主张尽可能早期手术治疗。由于室缺四周均为纤维边缘,只要进针勿过深,不会伤及传导束。并发症:本病可出现瘤体破裂、梗阻、血栓栓塞、心内膜炎等并发症。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别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代码ICD:D69.402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T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伴成熟受阻,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的或继发性因素为特征,又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药物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40~
-
球孢子菌病
疾病别名山谷热,球孢子菌肉芽肿,球孢子菌性肉芽肿,沙漠风湿病,coccidioidalgranuloma,desertfever,desertrheumatism,SanJoaquinValleydisease疾病代码ICD:B38疾病分类感染科疾病概述球孢子菌病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后者有时又称球孢子菌肉芽肿。实验室工作人员亦有因吸入而受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