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二酸
丙二酸HOOCCH2COOH,与琥珀酸结构类似,能和琥珀酸脱氢酶结合成复合体,成为此酶的颉颃性抑制剂。丙二酸对脂肪酸及糖类的氧化和呼吸等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这一作用可停止的柠檬酸循环。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苹果的果实和豆科植物的叶中。
-
酰基载体蛋白
酰基载体蛋白acylcarrierprotein一般缩写为ACP.由乙酰CoA、丙二酰CoA重合成脂肪酸是由含有多种酶的复合体进行的,而在它的酰基缩合的阶段,酰基CoA不是作为直接底物,而是被转移至复合体中的酰基载体蛋白起反应的。4′-磷酸泛酸巯基乙胺与蛋白质部分的丝氨酸以脂键结合(P.R.Vagelos,1964)。
-
酰基辅酶
酰基辅酶Aacyl-CoA为脂肪酸与辅酶A的硫醇脂化合物(RCO-CoA)。系脂肪酸合成和分解的活性代谢中间物,水解时生成脂肪酸和辅酶A。在合成中与脂肪酸的链长有关,至少有三种特异性不同的酶(乙酰-CoA合成酶,EC6.2.1.1.。丁酰-CoA合成酶,EC6.2.1.2作用于C4-Cll。酰基-CoA合成酶,EC6.2.1.3作用于C6-C20)参与。
-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种酶。是一种催化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反应的复合酶,需要NAD和CoA为辅基。EC.1.2.4、2α-酮戊二酸CoANAD琥珀酰CoANADHH此外,尚有TPP、核酸、FAD参予反应。整个反应机制与丙酮酸脱氢酶催化的反应极为相似。分子量约250万。
-
卟啉合成
卟啉合成指生物体内卟啉核是由甘氨酸和琥珀酰CoA合成的。这里生成的δ-氨基-γ-乙酰丙酸二分子缩合变成胆色素原,再由4分子胆色素原生成具有卟啉核的尿卟啉原Ⅲ。此物后来经粪卟啉原Ⅲ变成原卟啉Ⅸ,在这里分出了血红素合成系统和叶绿素合成系统.发生了分叉.
-
β-丙氨酸
β-丙氨酸分子式H2NCH2CH2COOH。概述β-丙氨酸是β-氨基酸的一种。虽然在蛋白质的水解物中尚未发现,但与组氨酸等结合形成肌肽。鹅肌肽则存在于动物肌肉中,是尿嘧啶的分解产物。此外,它也是组成泛酸、CoA等的成分,这在生物学上是很重要的。天冬氨酸经细菌的天冬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可生成β-丙氨酸。
-
美伐他汀
药品说明书:药理作用:美伐他汀,是一种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作用是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该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因此,美伐他汀可以用作普伐他汀生产的中间体或初始材料。
-
α-酮戊二酸
α-酮戊二酸亦称α-氧化戊二酸。在生物学上,由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e)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发酵,从葡萄糖经过酮葡糖酸而大量合成。在生物体内,由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环节而起作用,也是异柠檬酸去氢酶的作用,使异柠檬酸氧化脱羧,再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作用被氧化成为琥珀酰CoA。
-
α-氧化戊二酸
α-酮戊二酸亦称α-氧化戊二酸。在生物学上,由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e)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发酵,从葡萄糖经过酮葡糖酸而大量合成。在生物体内,由三羧酸循环中的重要环节而起作用,也是异柠檬酸去氢酶的作用,使异柠檬酸氧化脱羧,再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作用被氧化成为琥珀酰CoA。
-
硒蛋白质
硒蛋白质是指含有硒的蛋白质。多以硒代胱氨酸(以硒取代硫)的形态存在。但硒的功能尚不清楚。厌氧性细菌梭菌属(Clostridium)的甘氨酸还原酶、乙酰CoA乙酰基转移酶、黄嘌呤脱氢酶等,大肠埃希氏菌(E.coli)、甲烷细菌和梭菌属的甲酸脱氢酶中有硒与Fe,Mo或与W一起存在。
-
转乙酰酶
转乙酰酶(transacetylase,acetyltransfer-ase)是催化乙酰基转移反应的酶之总称,也称为乙酰转移酶。
-
转乙酰基作用
转乙酰基作用(transacetylation)是把乙酰基(CH3CO-)从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的总称。乙酰基的供体是乙酰CoA,如图所示的反应可为各自的特异性的乙酰转移酶所催化。在生物学上与解毒、氧化物质的转化、脂肪酸的代谢、神经兴奋传导等有关。
-
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
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亦称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催化由琥珀酰CoA与甘氨酸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反应的酶。在卟啉合成的中间阶段起作用。需要磷酸吡哆醛。存在于线粒体中,是代谢转换很快的酶。可为丙烯基异丙基乙酰脲(allylisopropylacety-lurea)所诱导,还受血红素的反馈抑制。
-
α-氨基己二酸
α-氨基己二酸α-aminoadipicacid氨基酸的一种,发现于玉米种子或人、天竺鼠等的尿中。通过给予天竺鼠肝均浆以14C-赖氨酸的试验等明确了赖氨酸→六氢吡啶羧酸→α-氨基己二酸→α-酮基己二酸→酮戊二酰CoA的分解途径。此外,它还是赖氨酸合成途径的一个(在某些霉菌、酵母、藻类中)代谢中间产物。
-
δ-氨基-γ-酮戊酸
δ-氨基-γ-酮戊酸具有5-氨基-4-氧戊酸的结构*,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后者成为血红素、叶绿素、藻胆色素(phycobelin)、胆色素、维生素B12(氰钴胺素cyanocobalamin)等四吡咯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此外,还知有δ-氨基-γ-酮戊酸经氧化脱氨反应,生成α-酮戊二酸半缩醛,在它给出C1单位后又返回琥珀酸的途径。
-
无定向代谢途径
无定向代谢途径即指把合成作用和分解作用合在一起的代谢途径。在这代谢途径中,糖酵解系统主要是分解的(ca-tabolism),而氨基酸和卟啉系统则是合成的(ana-bolism):与这些相反,例如柠檬酸循环有丙酮酸的分解作用,和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合成氨基酸或如乙酰CoA那种合成脂肪酸提供原料的合成作用。
-
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
δ-氨基-γ-酮戊酸合成酶亦称δ-氨基酮戊酸合成酶。催化由琥珀酰CoA与甘氨酸生成δ-氨基-γ-酮戊酸反应的酶。在卟啉合成的中间阶段起作用。需要磷酸吡哆醛。存在于线粒体中,是代谢转换很快的酶。可为丙烯基异丙基乙酰脲(allylisopropylacety-lurea)所诱导,还受血红素的反馈抑制。
-
丙酮酸羧化酶
丙酮酸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中,是催化下列不可逆反应的酶。EC6.4.1.1.丙酮酸+CO2+ATP+H2O→草酰乙酸+ADP+Pi,ΔGo′=-0.5kcal.广泛存在于动物、霉菌和酵母中,但在植物体和大部分细菌中却不含此酶。为一种变构酶,有乙酰CoA时,其活性存在,同时含有生物素作为和CO2反应的酶的辅酶。分子量约65万,有很多亚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