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丹
内丹为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练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内丹术是宗道家逆修返源、长生驻世之旨,以人身作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驭能,经一定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致某种有形之物结于丹田而成内丹。其炼养核是性命双修,修炼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
-
炼丹
炼丹道教主要道术之一。外丹术源于先秦神仙方术,是在丹炉中烧炼矿物以制造“仙丹”。其后将人体拟作炉鼎,用以习炼精气神,称为内丹术。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诗》:“绵绵不绝微风里,内外丹成一弹指。”陈师道注:“道家以烹炼金石为外丹;龙虎胎息,吐故纳新为内丹。”
-
内外丹
内外丹为内丹与外丹的合称。参见内丹、外丹:内丹为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练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外丹为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他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
大药
概述:大药:1.道家对内丹和外丹的总称;内丹炼成,也称金丹大药。别名:苦桔梗、玉桔梗、大药来源及产地: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痞闷,肺痈咳吐脓血。
-
火候
概述:火候:1.煎药的火力;2.炼丹术语;3.气功术语。指炼丹时用火烧炼的程度。指气功练功的程度。《悟真篇·自序》:“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掌握与否火候细则,为内丹炼养成败的关键,故火候被内丹家视为秘中之秘,向来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说。火候之要,有活子时、文火、武火、沐浴、六候等之分。
-
外丹
与内丹相对而论的外丹,是指古代炼丹家用“五石”、“八石”等矿物原料配制后,放入炉鼎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即道教所谓的“仙丹”或“金丹”。服饵长生,莫过于内外丹。”外丹术源于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至秦汉时因统治阶级的狂热推奉而十分盛行,迄至隋唐,仍风行不衰,并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主要道术之一。
-
女丹法
女丹法作为内丹术的一系,在根本宗旨、基本理论与炼养方法上自然不出内丹学说的范围,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又与男性丹法有所不同。传统女丹法的著述约有30余种,其中重要者如《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方》、《女金丹》、《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丹汇解》、《女子炼己还丹图》等。
-
玄关一窍
玄关一窍气功内丹术术语。而其部位所在,又有炁穴“祖窍”、中丹田、上丹田、下丹田、位置不定等诸说。另一类认识以元神或炼养时虚极静笃、元神显露、元炁元精亦随其发动之机的景像立论。《真诠》引张伯端:“盖虚极静笃,无复我身,但觉杳杳冥冥,与天地合一,而神气酝酿于中,乃修炼之最妙处,故谓之玄关一窍。”
-
性命双修
性命双修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性命兼修。谓性功和命功不可或缺、配合而炼的主张。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九引北宋著名道士张伯端的话说:“道家以命宗立教,故详言命而略言性;性命双修又有先命后性、先性后命、修性自然修命等不同的修炼方式和次第,前二者分别为内丹派南宗和北宗的基本倾向。
-
金丹
金丹原为外丹术术语。参见内丹条。《医学入门》卷七:方名:金丹组成:苍术4钱半,草乌2钱,巴豆1钱半,羌活2两,杏仁21个。《医碥》卷七:方名:金丹组成:枪消1钱8分,蒲黄4分(生),僵蚕1钱,牙皂1分半,冰片1分。《外科传薪集》:方名:金丹组成:黄牛粪(煅)1两,黄柏1两,人中白(盐泥固封,煅)1两,大梅片1钱。
-
筑基
筑基气功内丹术术语。其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为、道德方面的修养,即所谓炼功必先涵养道德、积善积德。即排除杂念,增强心意的自控能力,收心止念,专注于炼功一境。筑基是内丹术的起手功夫,只有作好这段功夫,才能正式进入以后的炼丹各阶段,并避免因“炼己不纯”而可能产生的种种副作用。
-
中和集
《中和集》为气功学专著。故主张性命兼修,先性后命。如谓“先持戒定慧而虚其心,后炼精气神而保其身。”顿法即“最上一乘”,一直了性,自然了命,此仅限于夙有根基者。此外,书中对内丹术语如抽添、烹炼、九还、七返、三关、三官、玄牝、鼎炉、黄婆、金公、水火、沐浴等,均有颇为明晰的解释,值得研究内丹术参考。
-
悟真篇
《悟真篇》气功内丹术专著。北宋张伯端撰。五言一首,以象太乙;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本书继承《周易参同契》之学,融儒道释三家内修之说为一炉,详论内丹由初生到丹成之修炼经过与方法,叙述全面、准确,是内丹术重要经典之一。收入《道藏》。
-
丹砂
概述:丹砂为中药名,即《本草经集注》记载的朱砂的别名。原为方士炼制外丹的常用原料。《抱朴子内篇·金丹》:“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内丹术借指药物、内丹。性味归经:甘,微寒,有小毒。1.治癫痫,惊风,心悸,失眠多梦,眩晕。2.治疮疡肿毒,疥疮,咽喉肿痛。水飞与他药配伍外用。
-
真铅
真铅气功内丹术术语。铅本为化学元素,是古代方士、丹家烧炼丹药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后被内丹家借用,以指肾间动气(元精)。《玄肤论·铅汞论》:“先天之炁为真铅。”
-
三宝
2.养生术语。《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散则视歧。”在生理上,大致可分原气、卫气、营气和宗气等(各详该条)。《黄帝内经灵枢·平人绝谷》:“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内丹家指元精、元气、元神为三宝,以此作为修炼内丹的药物。《玉皇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
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气功内丹术术语。亦称十月关、大周天等。是在炼精化气的基础上,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入神的炼修阶段。其要点是用意识调整内气之分布和运行,以增强元神。《还真集》卷上:“中关炼气化神,补离中之阴而成乾也。”按明清以来流传最广的伍柳派丹法所说,这一阶段可分为大药过关服食和守中两段功夫。
-
西山群仙会真记
《西山群仙会真记》为气功学著作。唐·施肩吾撰,李竦编。书中主张以养形为先,次以补益精、气、神为基础,形全气壮,再炼内丹以长生。此外还发展了内气运行理论,把身之元气名为河东。这种内气过下关、中关、上关,自上田、中田、下田的过程称为大河,后来即名之为周天。
-
婴儿
概述:婴儿出《五十二病方》。初生幼儿·婴儿:婴儿(infant)指出生到12个月龄的儿童。气功、炼丹术语·婴儿:婴儿为气功、炼丹术语。《悟真篇》:“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一说为药物异名。一说指元神。一说为周天功中运行之真气。《太极祭炼内法》:“婴儿渐登十二层楼,上金阙玉房之中,乃顶门泥丸宫…”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养生专著。本书大旨是参合“大易”、“黄老”、“炉火”三家理法而会归于一,能“妙契大道”,故名。后代名家亦多本内丹、外丹、房中等说注释之。在唐代被推为内丹要籍,认为本书借助八卦学说等,论述了阴阳为作丹的根基、大丹乃阴阳的作用、火候是阴阳变化的表象等内丹术的重大理论问题。
-
胎息
谓习练气功时呼吸有如婴儿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内呼吸的高深境界。返于胎息之法,有行炁、服气、存思、守窍、存神炼气、内丹等多种。非只治病,决定延年。”首两名是指闭息时鼓气咽服,从一咽开始,渐增至一闭息三十六咽。这种呼吸法习练时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再意想气自丹田呼出。
-
炼气
炼气气功术语。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南朝刘宋·鲍照诗:“服食炼气读仙经。”服气、内丹等气功功法中均有炼气环节。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载有“炼气诀”,而内丹术中有炼气化神的阶段。
-
丹
丹为中药学名词。系一种药物剂型。依方精制的成药,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为粉末状,如白降丹、红升丹等。内服的有紫雪丹、至宝丹、玉枢丹(一名紫金锭)等。即内丹术中所谓内丹。《诸真圣胎神用诀·陈希夷胎息诀》:“龙虎相交,谓之曰丹。”
-
九转
外丹术认为,外丹炼制次数越多,药力越足,服后成仙越速,而以九转为贵,《抱朴子内篇·金丹》对此有具体说明。又有指五脏真气、三田真气与神水和合于下丹田,如《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秘传还丹诀》:“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
-
真汞
真汞气功内丹术术语。汞本为化学元素,是古代方士、丹家烧炼丹药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后被内丹家借用,以指元神。《脉望》卷七:“卓壶云云:真汞即我之游魂也,心实主之,神实统之,不可真指,曰心,曰神也,谓之元神。”
-
炼神还虚
炼神还虚气功内丹术术语。为内丹功法三阶段中的最高阶段。系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完全的性功,以返回先天。这一阶段功夫颇多宗教幻想,养生者难以认验。
-
大周天
吸气,收小腹,舌舔上牙龈,自涌泉提气,沿两腿上,气会肛门,提肛引气上升经尾椎、脊椎和颈项,到头,顺两耳分下,会于舌尖,与呼气时的气相接。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火。”
-
伍柳仙宗
《伍柳仙宗》为气功学丛书。这四部著作主要将前人及自己的经验加以整理提高,并尽量少用比喻隐语,在当时既是一种比较通俗的内丹术著作,也是内丹术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故后世评价甚高。
-
气功史
气功史指气功的起源、流传、发展和变革的历史。同时还出现了“胎息”、“胎食”、“食玉泉”等功法,魏伯阳的《参同契》被视为最早的气功大作。医学巨著《圣济总录》的“导引”、“服气”两部分记载了“击探天鼓”(鸣天鼓)、“拭摩神庭”(浴面)、“下摩生门”(摩腹)等功法。
-
性命
原为先秦儒学的重要哲学范畴。《易传》:“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处性指个人情志、个性,命指天命。其后道教养生家以性命指人的生命。命指物质形体方面的气、元气。宋元以来的内丹书中,性命实际上是元神元气的代称。王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元明以来的内丹家还取理学之说,谓性即是理。
-
中丹田
中丹田指心窝部,相当膻中穴部位。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中丹田为气功内丹术术语。《抱朴子内篇·地真》:“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东医宝鉴》引:“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以眉间(印堂)称上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中丹田在心下;
-
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气功内丹术术语。一指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性命圭旨》:“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志,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金丹四百字·序》:“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
三元
概述:三元:1.人体部位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悟真篇》董德宁注:“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在内丹术中,炼精化气而成者,叫人元;炼神还虚而成者,叫天元。《性命圭旨》:“一元精固,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
入魔
入魔为气功术语,指练功不当而导致的一类失常现象。入魔为气功内丹术术语。谓在练功中产生幻景,并对其信以为真,执着追求,以致失去正常理智,行为越轨,甚至成为精神病患者。《钟吕传道集》、《大丹直指》等将其归纳为十魔,其杂念来源于六欲七情、富贵恩爱、灾难刀兵、圣贤鬼神、妓乐女色等。
-
性命圭旨
《性命圭旨》气功专著名。传为明·尹真人述,其弟子所录。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全书汇融道、佛、儒各家之说,以图配文,阐述道家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而其大要归于道教。书中论述内丹颇为详细,强调性命双修。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切,绘图精工,为后学所称道,较有影响。收入《道藏精华录》第9册。
-
性学
性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有关性科学的研究叫房中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简牍和帛书,其中《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等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古人对性生理、性心理的认识。性科学的核心是性医学。气功内丹术术语:《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性学即性功。
-
命功
命功气功内丹术术语。即修命之功,指养身炼气的功夫。《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
姹女
姹女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姹女是肺。”一说谓心中元神,属阳中之阳。《道枢》卷三十:“心之火可以为…《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姹女在心。”一说指肾精。
-
炼己
炼己气功内丹术术语。《悟真篇》:“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即筑基。见该条。
-
修真十书
《修真十书》养生、气功丛书。编者不详。本书收集了隋唐两宋时期数十种气功、养生著作,从各个方面记述了元代以前养生、气功、导引、内丹的理论与功法,内容极为丰富,尤为古代气功学术的一大专集。收入《道藏》第一百二十二至一百三十一册。
-
活子时
活子时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炼精化气功夫中,静极恍惚、炁机发动之时。其出现并不拘时辰。《入药镜》:“一日内,十二辰,意所到,皆可为。”活子时即产药之机,参见产药条。
-
封炉
封炉气功内丹术术语。丹药采取之后,当送归丹田封固温养,谓之封炉。为炼精化气四要诀之一。方法为归精气于丹田而以意守之。《道乡集》:“封炉者,即归土釜,恐其走失,以意而守,以目而照,先存后忘,合乎自然,即封炉之要诀也。”参见产药、采药条。
-
性命兼修
性命兼修气功内丹术术语。《还乡集》:“后学不知性命兼修,往往独悟性功,到老无成。”即性命双修。见该条。
-
性功
性功气功内丹术术语。又称性学。即修性之功,指修炼心神的功夫。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
封固
封固气功内丹术术语。《慧命经》:“封固者,温养之义。停息而非闭息,乃用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耳,随后火逼金行,待其有行动之机,则周天武火,自此起运也。”即封炉。见该条。
-
布气
概述:布气:1.气功术语;系道教气功疗病法之一。这类功法的具体施行,在《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胎息秘要歌诀》、《摄养枕中方》、《服气十事》、《神仙传》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
咽津
咽津气功术语。又作咽液。咽口中津液。《悟真篇》:“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渊鉴内涵·道部养生》:“吞景咽液,饮食自然,身必寿。”咽津有润脏养身之效,又常作为气功内丹术的辅助手段应用。
-
三一
三一养生学术语。《玄门大论三一诀》引孟法师云:“今三一者,神、气、精;另有以三神(意神、志神、念神)、三光(虚赤光、元黄光、空白光)、三色(始青、元白、玄黄)及三丹田神名等释三一者。在气功内丹术中,又谓炼神、炼气、炼精三法统一于“一气”。《太上九要心印妙经·三一机要》:“夫三一者,三成一气也。”
-
三华聚顶
三华聚顶气功内丹术术语。指精化为炁、炁化为神,精炁神三宝之精华融聚于上丹田。此为内丹功成。《玄微心印·三花聚顶》:“下乘炼精化气,中乘炼气化神,上乘炼神还虚。精生气,气生神,神合道,返本还原,入于太虚,是谓三花聚顶。”
-
秋石
秋石养生名词。外丹术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内丹术借指药物(元神、元气)。《周易参同契》:“古记题龙虎,黄帝美金华。俞琰注:“古记之龙虎,黄帝之金华,淮南之秋石,至阳之黄芽,无非托号以寓其微意而已。”又称龙虎石。淡秋石含有少量激素,可能对抗衰老有积极意义,但尚待现代科学研究的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