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己
戊己为古人用十干以纪日,戊己即戊日与己日。戊己属土,土分阴阳。戊为阳土,内应足阳明胃经,故胃经旺于戊日;己为阴土,内属足太阴脾经,故脾经旺于己日。《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
肉轮
肉轮为人体部位名,又名土轮,是眼的五轮之一,指上下眼睑。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土轮。即眼睑。《银海精微》:“脾属土,曰肉轮。在眼为上下胞睑。”故眼睑疾患多与脾胃有关。《证治准绳·杂病》:“肉轮者,目睥是也,中央戊己、辰戍丑未之土,脾主肉,故曰肉轮。”
-
天地父母七精散
《遵生八笺》卷六引《太上肘后玉经》:组成:竹实3两(9蒸9晒),地肤子4两,黄精4两,桃胶4两,蔓菁子3两(9蒸9晒),松脂3两(炼令熟),苣胜5两(9晒)。功效:冬月摄养。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各家论述:竹实主水气日精;地肤子太阴之精,主肝明日;黄精戊己之精,主脾脏;蔓菁子主明目;苣胜五谷之精。
-
小刀圭
《韩氏医通》卷下:方名:小刀圭组成:黄牛犊1只(用未知阴阳者,肥嫩,纯黄色,先期办后开药料,至腊月初8日,或本月戊己日宰,取血,挦毛留皮,碎切,脏腑分寸不遗,用长流水大锅煮至半熟,加后项药。主治:虚怯劳瘵。凡早餐不拘何样饮食,加此数匙调和,人事劳苦并房欲之后,醇酒调服。
-
五禁
即甲乙日,无刺头;主要论述针刺治疗中五禁、五夺、五逆、五过、九宜的意义。《黄帝内经灵枢·五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咸味善走血分,但多食则血行凝涩,故血病不宜多食咸味。苦味善走骨,因其能助心运行水液的作用,故又称“决渎之宫”(见《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
婴儿
概述:婴儿出《五十二病方》。初生幼儿·婴儿:婴儿(infant)指出生到12个月龄的儿童。气功、炼丹术语·婴儿:婴儿为气功、炼丹术语。《悟真篇》:“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一说为药物异名。一说指元神。一说为周天功中运行之真气。《太极祭炼内法》:“婴儿渐登十二层楼,上金阙玉房之中,乃顶门泥丸宫…”
-
角
《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少阳经筋“循耳后,上额角”,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经筋都到达“角”部。角法指拔罐法。《五十二病方》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覈(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xx以小绳。”
-
壁
壁①星宿名。又称“东壁”,二十八宿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②指面部肌肉。《灵枢·五阅五使》:“明堂广大,蕃蔽见外,方壁高基,引垂居外,五色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