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时
五时即春、夏、长夏(指农历六月)、秋、冬五季。《黄帝内经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
主运
主运为运气术语,指分别主管一年五时(春、夏、长夏、秋、冬)的五运之气,可反映一年五时的正常气候变化。它随季节的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规律是由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
-
客运
客运是指以中运为初运分别轮值客行于一年五时的五运之气。其运行程式是以每年的中运为初运,按五行相生的次序分做五运,每运各为七十三日零五刻,临加行于主运之上。
-
五使
指五脏内在变化反映于外表的五种气色。察色是诊法的基本内容之一。因外表上各种不同色泽的呈现,是内在的五脏所支配的,故名。《灵枢·五阅五使》:“愿闻其五使当安出?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
-
夏胜秋
夏胜秋五时相胜之一。夏属火,秋属金,按五行相胜理论,火克金,故夏胜秋。《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
-
睡莲
《*辞典》:睡莲: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hu Li n别名:睡莲菜、瑞莲(《岭南杂记》),子午莲(《纲目拾遗》),茈碧花(《植物名实图考》)。雄蕊多数,3~花期夏季。生境分布:生长于池沼湖泊中。药理作用:同属植物白睡莲全植物的水提取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实验性高血压的犬和兔,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毒性则颇低。
-
五音五味
《五音五味》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篇前段承上篇《阴阳二十五人》五音所属各种类型的人,分别说明它和手足阳经与五脏阴经的关系。并指出在调治方面所应取的经脉。同时举出五谷、五畜、五果和五味,配五色、五时,对于调和五脏及经脉之气的重要作用。后段叙述妇人、宦者、天宦无须的原因。
-
日晡发热
《类证活人书·问伤寒疟状》:“问伤寒疟状,有阳明证,病人烦热汗出,如疟状,日晡发热而脉浮虚者与桂枝汤,脉实者宜承气汤。”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
-
平旦热
平旦热为证名。多因肺气热盛所致。内伤多虚,可见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虚发热、气虚发热、虚劳发热、阳浮发热、失血发热等。由于发热的类型不同,又有壮热、微热、恶热、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潮热、五心烦热、暴热等;因发热部位不同,有肌热、腠理热、肩上热、背热、肘热、尺肤热、手心热、手背热、足热、四肢热等;
-
杨藻宸
杨藻宸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8日五时零五分不幸逝世,享年91岁。60年代起,对神经系统药理进行了研究,是我国最早研究外周神经受体的学者之一,并在肾上腺素受体、前列腺素、脑血管调节、内皮素和新型钙离子拮抗剂等领域都做了大量研究。《医用药理学》四次再版,并获国家教委全国优秀教材奖。
-
生长化收藏
生长化收藏指自然万物在年周期中的生态变化规律。《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后人按五行、五脏和五气相配,将四季分作春、夏、长夏、秋、冬五时,分别为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的气象规律,生物界相应为生、长、化、收、藏的变化。
-
晡
晡时刻名,即申时,午后三至五时。《灵枢·病传》:“病先发于肾……冬大晨,夏早晡。”《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张景岳注:“下晡申酉,金之胜也;故加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