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软
头软为病证名。五软之一。又名头项软。头为诸阳之会。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弱,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故头软不能抬举。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用补中益气汤兼服补肾地黄丸。
-
五软
概述:五软:1.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头为诸阳之会。病因病机:小儿先天胎禀不足,肾之阳虚髓弱,后天营养不良,脾之清阳不升,故头软不能抬举。治疗:治宜温肾补脾,益气升阳。先用补肾地黄丸滋补肝肾,继用扶元散调补脾胃。
-
升麻揩齿方
《外台》卷二十二引《养生论》:组成:升麻半两,白芷3分,藁本3分,细辛3分,沉香3分,寒水石6分(研),一方有石膏3分,贝齿3分,麝香1分。主治:疳虫食齿。用法用量: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制备方法:上为散。
-
涌泉膏
《理瀹》:方名:涌泉膏组成:海马、鹿茸、人参、大茴、苁蓉、熟地、地龙。主治:命门火衰,真阳上浮者。用法用量:麻油熬,黄丹收。沉香,肉桂掺贴之。《直指》卷二十二:方名:涌泉膏组成:斑蝥(去头足翅,焙,为末)。少顷,脓出即去药。或用绿矾、直雀屎少许,用饼药调一点,敷疮头软处,亦破,须四围涂药护之。
-
益气固阴汤
《医门补要》卷中:方名:益气固阴汤组成:党参、玉竹、白术、熟地、川续断、沙苑子、杞子、黄耆(炙)、当归、白芍。主治:小儿头软块。
-
颈细
颈细证名。见《幼科发挥》。小儿颈细,多伴有头倾而无力。多由胎元不足,精血亏虚所致。治宜填精益髓,用补肾地黄丸(方见头软条)。
-
刷牙法
刷牙法是用药物牙膏刷牙,以清洁口腔,防治口腔疾病的方法。如用“升麻半两、白芷、藁本、细辛、沉香各3分,寒水石6分,捣末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尚光洁”。牙齿动摇1.固齿露(中级医刊1980;(3):49)乌贼骨粉50g,槐花炭5g,地榆炭5g,儿茶5g,薄荷脑0.6g,上五味药兑匀,装瓷瓶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