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谵妄诊疗规范(2020年版)
二、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谵妄的“应激-易感模型”病因假说认为,在一种或多种易感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大脑功能储备下降,当促发因素影响大脑内环境,脑内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损害的急性变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构成谵妄的病因学基础时,可引发谵妄。谵妄可以分为三种临床类型:活动过度型、活动减少型和混合型。
-
谵妄
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病理、病因及发病机制:谵妄的“应激-易感模型”病因假说认为,在一种或多种易感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大脑功能储备下降,当促发因素影响大脑内环境,脑内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和神经免疫损害的急性变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构成谵妄的病因学基础时,可引发谵妄。
-
谵妄性躁狂
严重的躁狂发作可以出现谵妄,称谓谵妄性躁狂,患者表现极度兴奋、躁动、言语不连贯,有明显的意识障碍,可出现错觉、幻觉、生活不能自理等。治疗上除抗躁狂、控制兴奋治疗外,应注意病人脱水,感染和衰竭情况的发生,给予对症治疗。
-
心性脑病
概述:是指由冠心病、风心病、先天性心膜炎、各种心内膜炎、心房颤动等引起缺氧、缺血出现精神障碍一组疾病。病因病理病机:(1)病因:上述各种心脏疾病引起由于缺氧引起的。(2)发病机理:主要是心脏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血氧含量和饱和量降低,导致缺血、缺氧。②意识障碍以意识丧失为多。
-
讝妄
讝妄证名。即谵妄。《张氏医通·神志门》:“讝,多言也。妄,虚妄也。”详见谵妄条。
-
中度意识障碍
概述:中度意识障碍包括谵妄状态及混浊状态或精神错乱状态。有明显的视错觉及幻视,可出现片断的迫害妄想和精神运动性兴奋。中毒性谵妄状态可以持续数日至数周,有时幻觉存在可长达数月。混浊状态或精神错乱状态:混浊状态或精神错乱状态(confusionstateorpsycho-derangement)者意识严重不清晰,定向力和自知力均差。
-
大镇心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大镇心丹:处方:辰砂(用黄松节酒煮)龙齿(用远志苗醋煮)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猪心血为丸,如鸡头子大。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麦门冬叶、绿豆、灯心、生姜、白蜜,水煎豆熟为度,临卧咽下。附注:镇心丹(《医学纲目》卷十三)、镇心丸(《赤水玄珠》卷六)。
-
酒精性精神障碍
酒源性精神障碍又称酒精性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withalcohol)。是指在一般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出现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与戒断反应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酒中毒性幻觉症、颤谵妄)和持续性精神障碍(酒中毒性妄想症、柯萨柯夫氏精神病及慢性酒中毒性痴呆等)两大类。
-
精神病理性卑劣
Prichard(1835)提出“悖德狂”的概念,悖德狂到19世纪末为Koch的精神病理性卑劣所取代,Koch认为这类人是一类因素质劣卑而犯有种种反社会行为的罪人和其他缺陷者,他标明的范围亦过广,包括胞器质性缺陷和智能衰退等。
-
急性精神错乱
急性精神错乱与谵妄状态相似,但较严重。病人思维极不连贯,偶见片断性的幻觉和妄想观念。患者丧失时周围环境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病人的运动性兴奋通常是限制在病床范围以内,多表现为无规则的伸展、抖动或翻转身体,动作单调。起病急骤,持续数日甚至若干周。
-
错视
错视又名视错觉。在错觉中最多见。系视觉领域内的错觉。如患者将电灯泡视为魔鬼的眼睛。视错觉多发生于意识障碍时,在谵妄状态时尤为鲜明而且有恐怖性。
-
酒源性精神障碍
酒源性精神障碍又称酒精性精神障碍(mentaldisorderswithalcohol)。是指在一般慢性酒精中毒基础上出现的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包括与戒断反应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酒中毒性幻觉症、颤谵妄)和持续性精神障碍(酒中毒性妄想症、柯萨柯夫氏精神病及慢性酒中毒性痴呆等)两大类。
-
暑温·暑入血分证
暑温·暑入血分证(summerheatwarmthwithsyndromeofsummerheatinvadingbloodphase)是指暑邪侵入血分,以灼热躁扰,癍疹密布,色呈紫黑,神昏谵妄,吐血、衄血、便血,或兼见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喉中痰声漉漉,舌绛,苔焦等为常见症的暑温证候。
-
疫疹·气营两燔证
疫疹·气营两燔证(pestilencewithpetechiaewithsyndromeofblazingheatinbothqiandnutrientphases)又称疫疹·气血两燔证,疫疹·毒燔气营证,疫疹·毒燔气血证,是指瘟毒热盛,气营(血)两燔,以壮热,头痛如劈,两目昏瞀,骨节烦痛,身如被杖,或狂躁谵妄,口渴引饮,或惊厥抽搐,或吐血衄血,癍色深紫,疏密不匀
-
小儿厥证·热厥
小儿厥证·热厥(infantileheatsyncope)是指热盛厥深,阴阳气不相顺接,以四肢逆冷,伴身热面赤,畏热喜冷,口渴喜冷饮,烦躁不眠,气粗喘闷,大便秘结,或泄利下重,小便短赤,呕吐酸臭,或有谵妄,舌苔黄糙,脉滑数为常见症的小儿厥证证候。
-
麻毒入营
麻毒入营病证名。指麻疹热邪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症见疹色紫黯,稠密成片,高热,烦渴,谵妄,神昏,痉厥,撮空,舌绛起刺,或口、鼻、二阴出血。治宜清营凉血。用清营汤或温瘟败毒饮加减,加服神犀丹。
-
麻毒内攻
麻毒内攻病证名。指麻毒不能适发外出的逆证。《古今医鉴》:“麻疹既出,一日而又没者,乃为风寒所冲,麻毒内攻。”轻则烦躁谵妄,重则神昏闷乱。治宜透疹清解。内服荆防败毒汤,外用胡荽酒擦全身。重者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
-
惊惑
惊惑神志不安、心慌迷惑的病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少阴所至为惊惑,恶寒战栗谵妄。”
-
紫苏姜苓汤
《四圣心源》卷七:方名:紫苏姜苓汤组成:苏叶3钱,生姜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橘皮3钱,干姜3钱,砂仁2钱。主治:中虚外感,致伤内咳嗽,鼻流清黄涕,齁喘。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加减:如皮毛闭束,表邪不解,加麻黄;言语谵妄,内热不清,加石膏。
-
思维不连贯
思维不连贯是在意识障碍的背景上出现的一类思维联想障碍,其联想断裂较思维破裂更为严重,不仅语句之间缺乏联系,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也毫无关联,谈话内容零碎片断。多见于谵妄、状态、精神错乱状态、癫痫等。
-
酒精依赖综合征
酒精依赖综合征由Victor和Adams于1953年所描述,指在完全或部分停止饮酒后所出现的一组症状,有震颤、一过性幻觉、癫病发作和震颤谵妄等。
-
破血药
《准绳 疡医》卷六:方名:破血药组成:柴胡、黄芩、五灵脂、枳实、当归、赤芍药、川芎、生地黄、大黄、朴消、桃仁、红花、苏木。主治:打扑堕马,从高跌下,皮肉不破,此瘀血停积内攻,不能言语,而或谵妄。用法用量:水煎,入酒、童便和服。皮破血流者不用酒。
-
五败
概述:五败为病证名:1.虚劳五种坏证;手足肿无交纹为心败,唇反无纹为肺败,面黑有疮为肝败,阴肿囊缩为肾败,脐突肿满为脾败。又一说:谵妄失伦为心败,音哑气促为肺败,肌肉尽脱为脾败,筋骨痛甚为肝败,泄泻不止为肾败。五损指麻风毒邪侵及内脏的重症。见《疠疡机要》上卷。又名五败症。面发紫泡者,毒在肝;
-
六君健脾汤
处方:人参、白术、白茯、甘草、陈皮、半夏、枳壳、厚朴、杏仁、泽泻、炮姜。功能主治:癫狂,清热之后,脉来沉细者;癫病,语言谵妄,喜笑不休,抑郁不遂,脉沉小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感冒夹热
感冒夹热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症见初起恶寒,随即发热,面红,唇焦,口鼻干燥,口渴喜冷,并见心神烦躁,谵妄,二便闭结不通等。多因小儿平素阳盛或食积化热,外感风邪所致。治宜解表清里,宜防风通圣散。如服药后,汗出便痛,症状减轻,而仍显热象者,用凉膈散加减。
-
表邪内陷
表邪内陷病证名。指在表之邪因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而内陷入里的病变。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症见不恶寒,高热,神昏、谵妄等。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参见内陷条。
-
铁胆饮
《治疫全书》卷五:方名:铁胆饮组成:铁粉1两,胆草5钱。主治:阳毒在脏,谵妄狂走。用法用量:每服2钱,小儿5分,磨刀水调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破棺汤
《医心方》卷十四引《唐本草》:方名:破棺汤别名:干粪汤、逐疫七宝丹组成:人屎(干者)。主治:伤寒热病,热极口渴,谵妄,口鼻出血,及诸热毒、蛊毒。天行病,舌燥如锯,极渴,不能服药者。时疫热毒。《松峰说疫》本方用人屎尖七枚,约枣栗大,烧红色,取出即入冷水中研细,再顿服。
-
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
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指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慢性酒中毒,反复发生震颤谵妄、痉挛发作从而出现急性或慢性进行性人格改变、智力低下、记忆力障碍的痴呆状态,起病缓慢,整个病程中可见到柯萨可夫精神病,kernicke氏脑病、多发性神经炎及酒依赖戒断综合征。病程可持续数年,预后不良。
-
戒酒综合症
戒酒综合症是嗜酒者突然中断饮酒或急剧减少饮用量时随后发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戒酒综合症或戒断反应。发病机理不清。临床以震颤状态(轻微戒断反应),抽搐性发作和震颤性谵妄为常见的三种类型。
-
润燥攻下汤
处方:生首乌鲜生地鲜石斛大黄元明粉甘草功能主治:润燥通便。治秋燥,热绪在腑,昏谵妄笑,斑色紫黑,便闭腹胀,频转矢气,舌黑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首乌、生地、石斛、甘草保养真阴;兼用大黄、元明粉攻涤热邪。配合成方,既能养阴增液,又能逐邪通腑。摘录:《六因条辨》
-
四物合导赤散
《幼幼集成》卷六:组成:全当归、正川芎、杭白芍、怀生地、川木通、怀熟地、炙甘草。主治:妇女经后出痘,热入血室,神识不清,谵妄。用法用量:加灯心10根,水煎,热服。
-
心恶热
心恶热是指如阳热太盛,易影响心的生理功能,可致心神被扰,迫血妄行。《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所恶:心恶热。”马莳注:“心本属火,火之性热,而受热则病,故恶热。”心主血脉,热甚火炽则津血耗伤或迫血妄行;心主神明,热盛则神明昏乱,而见谵妄躁狂等。
-
藜芦中毒
是指因药服或误服藜芦过量所致的中毒病。藜芦中毒的病因病机:因药服或误服藜芦过量中毒。藜芦中毒的症状:症见出汗,流涎,无力,胃部灼热疼痛,剧烈呕泻,甚至便血。严重者迅即抽搐,谵妄,昏迷,甚至死亡。藜芦中毒的治疗: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载解藜芦毒药有雄黄、煮葱汁、温汤等。
-
痘疹闷乱
痘疹闷乱病证名。《痘疹心法》:“谵妄、狂扰而烦躁者,谓之闷乱。”多由湿热、痰浊或瘀血阻塞心包,所及神志所致。治宜清热化湿,豁痰消瘀。烦热闷乱,宜清心解毒,用导赤散加银花、连翘、黄连之类。如湿蔽清窍,宜芳香化浊,用菖蒲郁金汤。瘀血阻络,宜消瘀活络,用通窍活血汤。
-
气血两燔
气血两燔为证候名。指温热病中,邪热入于血分,而气分证候未解,气分、血分病变同在而邪热炽盛的病理变化。症见壮热、口渴、烦躁谵妄、癍疹透露,甚或吐血、衄血、舌绛苔黄、脉细数等。《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
春温·热盛动血证
春温·热盛动血证(springwarmthwithsyndromeofbleedingcausedbyblazingheat)是指血分热毒炽盛,迫血妄行,以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癍色紫黑,成片成块,或吐衄便血,舌深绛,脉数等为常见症的春温证候。
-
麻疹谵妄
麻疹谵妄病证名。指麻疹出现谵妄症状。《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谵妄一证,乃毒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治宜清火解毒。疹未出而谵妄者,用三黄石膏汤;疹已出而谵妄者,用黄连解毒汤。
-
戒酒性谵妄
戒酒性谵妄即震颤谵妄(deliriumtremens),因这种急性发作通常发生于断酒或明显减少酒量后,故得此名。请参见震颤谵妄。
-
感染性谵妄
感染性谵妄指由于感染中毒导致的谵妄状态,以幻觉和错觉为主,幻视内容多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