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问灵枢合注
《素问灵枢合注》医经著作。包括《素问》十卷,《灵枢》十卷。本书是1910年上海广益书局将明·马莳及清·张志聪二氏所注《内经》合编而成。故又名《张马合注黄帝内经》。合编时未增入新的内容。现存清刻本。
-
汤头歌诀正续集
《汤头歌诀正续集》为《汤头歌诀续集》与《汤头歌诀》合编而成。《汤头歌诀续集》为书名。严苍山撰于1924年。作者选集临床常用方剂139首(包括附方),按清·汪昂《汤头歌诀》的体例编写,并与《汤头歌诀》合编为《汤头歌诀正续集》。解放后有排印本。
-
徐伯鲁
徐伯鲁即徐师曾。徐师曾为明代医家。吴江(今属江苏)人。医出家传。曾将沈子禄的《经脉分野》、《经络枢要》两书合编为《经络全书》。
-
简要针灸正骨
《简要针灸正骨》为书名。马继兴、萨仁山合编。1952年北京健康书局铅印。195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述针灸治疗之生理作用与应用范围,针刺前的准备与针刺手术的实施等。
-
新编内科针灸治疗学
《新编内科针灸治疗学》为书名。陆善钟、邱茂良合编。刊于1953年。本书是在《内科针灸治疗学》一书的基础上补入药物及治法编辑而成。书中述及多为古今经验和作者本人的长期临床体会。
-
本草三注
《本草三注》为书名。《本草三家合注》为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充。
-
幼科心法集解
《幼科心法集解》为《郑氏彤园医书四种》系列丛书之一。清·郑玉坛撰。刊于1796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心法集解》(附《医方合编》)、《幼科心法集解》、《彤园妇科》、《外科图形脉证》(附《医方便考》)4种。系在《医宗金鉴》编次的基础上,旁采诸家医论、医方补订而成。
-
伤寒杂病心法集解
《伤寒杂病心法集解》为《郑氏彤园医书四种》系列丛书之一。清·郑玉坛撰。刊于1796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心法集解》(附《医方合编》)、《幼科心法集解》、《彤园妇科》、《外科图形脉证》(附《医方便考》)4种。系在《医宗金鉴》编次的基础上,旁采诸家医论、医方补订而成。
-
吴之英
吴之英为清代医家。曾考释针灸经络,与罗绍骥合编《经脉分图》。
-
王祐
王祐宋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于太宗时任太医院副使,与王怀隐、郑奇、陈昭遇诸人合编《太平圣惠方》行世。
-
针灸穴位小词典
《针灸穴位小词典》为书名。袁承晏、周永华合编。1960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按针灸穴位首字笔画多少为序,对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进行编排和介绍,便于查找。
-
郑彤园医书四种
《郑彤园医书四种》医学丛书。二十二卷。清·郑玉坛撰。刊于1796年。本书包括《伤寒杂病心法集解》(附《医方合编》)、《幼科心法集解》、《彤园妇科》、《外科图形脉证》(附(医方便考》)四种。系在《医宗金鉴》编次的基础上,旁采诸家医论、医方补订而成。现有清刻本。
-
针刺麻醉临床和原理研究资料选编
《针刺麻醉临床和原理研究资料选编》为书名。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等合编。1977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灵枢经白话解
《灵枢经白话解》医经著作。陈璧琉、郑卓人合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照原书的编次,每篇列题解,然后一段原文,加一段语译,或作必要的注释。给初学《灵枢经》的人以很大便利。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本草三家合注
《本草三家合注》为药物学著作。一名《神农本草经三家注》、《本草三注》。清·郭汝聪集注。刊于1803年。本书系将张志聪《本草崇原》、叶桂(一作姚球)《本草经辑要》及陈念祖《本草经读》三书的注释予以合编,内容无新的补充。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和多种石印本。
-
李文来
李文来清代医家。字昌期,江西婺源县人。与名医汪昂交善·故以其《医方集解》、《本草备要》二书加以合编,并经汪氏本人校正,取名《李氏医鉴》,现有刻本行世。
-
太乙神针、备急灸法合编
《太乙神针、备急灸法合编》为书名。弘化社编。现有1932年上海国光印书局铅印本。
-
遂生福幼合编
《遂生福幼合编》儿科著作。即《遂生编》和《福幼编》的合刊本。或有名《保赤联珠》、《庄氏慈幼二种》者。各详专条。现有数十种清刻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