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
串一种治法。民间行医的走方医将药性下行的药物称为串药,使用患药的治疗方法叫串。串药多具有泻下作用。例如牵牛串治积气成聚,用黑牵牛末为丸,陈皮、生姜煎汤送下。清·赵学敏《串雅内编》、《串雅外编》汇集了走方医的医术方药,并以“串”为书名。
-
偷刀散
《慈幼新书》卷十一:方名:偷刀散别名:黄甲串组成:大黄2钱,白芷2钱,穿山甲1钱。功效:便毒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脓从大便下。用法用量:空心酒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作2次服。附注:黄甲串(《串雅内编》卷三)。
-
济世散
别名:双牛串处方:黑牵牛1合,白牵牛1合。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无名肿毒,年少气壮者。用法用量:双牛串(《串雅内编》卷三)。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八引张三丰仙方
-
五色大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五色大串组成:黑丑6两,白丑6两,姜黄2两,干面2两,榆面2两,神曲1两,木耳2两,楂肉2两,巴霜5钱,红曲6两。主治:虫积、水肿,小儿腹大肚疼。用法用量:每服5分,沙糖调,姜汤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小二龙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小二龙串组成:黑丑1两(头末),白丑(头末)1两,生大黄2两。功效:追虫打积。主治:水肿,小儿腹大肚疼。用法用量:每服2钱,沙糖调姜汤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WQ1002韩氏多功能电治疗仪
WQ1002韩氏多功能电治疗仪采用电子集成电路,结构小巧,功能多,可发出多种波形脉冲电,达到不同治疗作用。60V(电针疗法用)脉冲宽度:300μs频率范围:2~100Hz调制方式:连续波2~簇形每移发出2串脉冲,脉冲频率15~疏密波是疏波(2Hz)和密波(15~双路同步刺激或交替刺激,每对电极的输出持续5s。
-
丙型脂毛噬菌体属
病毒主体和嗉囊样结构间有一个长60nm的附器和一个12×8nm的颈。丙型脂毛噬菌体属病毒基因组为线形双链DNA,分子大小20,869bp,基因组末端含有TTGTT序列短直接重复串,或者是与其相近的变异体,它们是线形真核染色体端粒末端的残留痕迹。病毒基因组含40个ORF,它们以潜在的转录单位成串。
-
鲁照
鲁照清代医家。仿赵学敏行医中注意访求民间方士治病法,积二十年间所得,精选编成《串雅补》五卷(1825年),补赵氏《串雅》之未备,依次分述一顶(发汗、烧丹)、二串(攻下、毒药)、三抵(偏药、制假药)、四色(拔牙、点痣、熨烙、火罐),并附多种效方成药。后世将其书与赵学敏所著合为《串雅内外编附补》十二卷。
-
碾串
碾串是利用石碾或其他串压工具,将药材铺高成垄,串压去外表附着的毛须、钩刺、果皮等非药用部位。如苍耳子等。
-
槿花散
《百一选方》卷十四:槿花散:处方:木槿花不拘多少(采时不得用手,以竹筋就窠子摘,以细篾串眼,在有风处吹千)功能主治:治脱肛痔病。用法用量:水煎数沸,用盆盛,先以气嘘,候通手洗之。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二九六补。主治:肠风痔漏。
-
赵依吉
赵依吉即赵学敏。赵学敏为清代医学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爱好医药,勤于钻研。编著《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篇》《串雅外篇》等书,后者载录针灸治法。
-
赵恕轩
赵恕轩即赵学敏。赵学敏为清代医学家。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爱好医药,勤于钻研。编著《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篇》《串雅外篇》等书,后者载录针灸治法。
-
赵学敏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术贡献: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十卷(1765年),载药921种,拾《本草纲目》未收者716种,多为民间草药,所收药物必“审其确验”。赵学敏一生著书甚丰,除上两种外,另有《医林集腋》、《养素园传信方》、《祝由录验》、《本草话》、《摄生闲览》、《奇药备考》等十余种,惜大多已佚。
-
朱砂顶
《串雅补》卷一:别名:白玉顶组成:南星、半夏、滑石各等分,巴霜3厘1服。主治:一切痰症。用法用量:每服3分,白汤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十大功
《串雅补》卷二:组成:藤黄1两,桑树炭1两。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眼8厘,酒化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三仙顶
《串雅补》卷一:方名:三仙顶组成:生附子5钱,草乌1两,紫荆皮2两。主治:疯病瘫痪。用法用量:每服3分,陈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虚人忌服。
-
三黄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三黄串组成:雷丸1两,生大黄9钱3分,使君子肉1两,广木香3钱。主治:食积、气块。用法用量:每服5钱,沙糖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追虫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追虫串组成:黑白丑、槟榔、广木香(少许)、枳壳、生军(炒)、蓝布灰。功效:追取虫积。用法用量:柳叶汤送下。如要取螺蛳积,干漆灰为引。
-
香桃串
《串雅补》卷二:方名:香桃串组成:巴豆半粒,桃仁5钱,枳实3分,生军3分。主治:血积。
-
小元门
《串雅补》卷一:方名:小元门组成:麻黄2两,川芎2两,乳香2两,没药2两,甲片3两,马前煠5两。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小锋顶
《串雅补》卷一:方名:小锋顶组成:五灵脂(炒)2钱,枯矾5分。主治:小儿虫咬心痛欲绝者。用法用量:水送下,不拘时候,虫即吐出。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越涎散
《普济方》卷三六六:方名:越涎散组成:鸭嘴胆矾、乌梅1个(大者,去皮,用巴豆3粒,去壳,入纸裹煨,去巴豆用)。主治:小儿风热喉痹。用法用量:用黄秋串根煎吞,醋调少许,点入口内,令含咽,少顷必吐出痰。制备方法:上为末。
-
土蜜树属
中文名土蜜树属拼音名tumishushu拉丁名Bridelia中国植物志44(1):28属下物种波叶土蜜树、大叶土蜜树、贵州土蜜树、禾串树、密脉土蜜树、膜叶土蜜树、土蜜树、土蜜藤、圆叶土蜜树
-
中国针灸史图鉴
《中国针灸史图鉴》为书名。黄龙祥编。2005年青岛出版社出版。经过这样的总体设计与巧妙编排,本图集不再是集录一幅幅孤立的图片簿,而是由一组组图片(包括辅助图)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列图集——将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一条条珠链,再将一组组珠链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成一部复活的中国针灸发展史。
-
缗钱状凝集
缗钱状凝集(rouleauxformation)是指红细胞呈钱串状的假凝集。
-
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要略编注》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著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
定痛降气饮
处方:芎1两,白芷1两,细辛1两,僵蚕5钱(生用)。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蝼蛄三串,及诸痈疽。用法用量:每服1丸,茶清噙化。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
独脚顶
处方:番木鳖。制法:清水煮胀,去皮,晒干,将酒坛黄泥杵碎,筛细,拌木鳖,烈火炒松,勿令太焦,筛去黄泥,将木鳖为细末,或面糊为丸,如芥子大。功能主治:风痹瘫痪,湿痰定注,遍身骨节酸痛,类风不仁。用法用量:临睡避风,清汤或老酒送下1-3分。摘录:《串雅补》卷一
-
五臌串
《串雅补》卷二:组成:千金子(去油)1两,甘遂3钱,葶苈子3钱,牙皂5钱,槟榔1钱。主治:五臌十胀。
-
流星串
处方:红曲1两,澄茄4两,香附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积滞,大便红。用法用量:每服1钱。摘录:《串雅补》卷二
-
天龙丸
《续刻经验集》:组成:僵蚕4两,甘草4两。主治:小儿痰串。用法用量:每日服4钱。药完自愈。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
水门顶
《串雅补》卷一:组成:黄柏1两(盐水炒),知母1两(盐水炒),川棓子2两,乌煤(即煤炭,一名乌金石。如无,陈芦柴根烧炭代之)2两。主治:淋,带。用法用量:每服1两,冷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水门串
《串雅补》卷二:组成:沉香1两,小茴1两,扁蓄1两,瞿麦1两,大腹子4钱,生大黄4两,巴霜2钱2分。主治:妇人小腹痛,经水不调,经闭。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腹陈酒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水肿串
《串雅补》卷二:组成:芫花(醋炒)5钱,甘遂3钱,大戟1钱,千金霜2钱,荜茇3钱,槟榔3钱,牙皂2钱,黑白丑各3钱。主治:水肿。用法用量:每服1钱,白汤送下;或水泛为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一丸散
《串雅补》卷二:组成:鸦片3分,麝香5厘,樟脑1钱。功效:下胎。用法用量:绢包,塞入阴户内,仰卧1-2时,其胎即下。如落后,用甘草汤解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1丸。
-
牛黄串
《串雅补》卷二:组成:生大黄5钱,细辛5钱,巴霜3钱。主治:食积心痛。用法用量:每服7丸,白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陈米饭为丸,如芥子大。
-
厌生方
《串雅补》卷二:组成:血管鹅毛(烧存性,为细末)3钱。功效:绝孕。用法用量:产后,酒送下。1服永不受孕。
-
龙游串
处方:银花1钱5分,寒水石5分,黄柏1钱5分,甘石1钱,青黛5分,百草霜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疮毒瘰疬。用法用量:作2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胆降
胆降为经外奇穴名。出《山东医刊》。位于右上腹,正中线向右旁开1.5寸,肋弓直下2寸处。计1穴。主治食少纳呆、腹胀、便溏、嗳气上逆、胸胁串痛。一般直刺0.5~1.0寸。
-
连环串
处方:麸皮2钱,朱砂2分,代赭石1钱,炒草灰4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风病。用法用量:作2服。摘录:《串雅补》卷二
-
限速因子
限速因子ratelimitingfactor是限制因子中可对其整个系统反应速度进行规律化的因子。在一串酶反应系列中,唯有与特定的酶E相联系的反应阶段的速度特别慢,此时它决定着总体的速度,这个阶段是限速阶段,E就是限速因子。在生物体的反应系列中,根据条件的不同限速阶段要变换,这就成为调节系统的一部分。
-
重合疬
重合疬病名。颈项部瘰疬结肿重合之病证。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证见颈项部瘰疬重选相生,堆垒簇聚。尤如葡萄之成串重合而生者。初无痛痒。证治参见瘰疬条。
-
肌肉如铁
概述:肌肉如铁为症状名。病因病机:因血行不畅所致肌肉板滞之证。症状:《医门补要》卷中:“肌肉如铁,胸腹串痛,按之有跳跃之处,……针刺不得入。此真气已竭。血不流行,则肌肉呆板。”
-
串臀漏
串臀漏病名。肛门漏管之串及于臀部者。《外科大成》卷二:“串臀漏……若皮硬色黑,必内有重管。”即复杂性肛漏。
-
标印
标印推拿方法名。见《串雅·绪论》。即提痧。详该条。
-
虫积串
处方:青蛤粉1两,代赭石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惊疳。用法用量:每服1钱,钩藤汤送下。摘录:《串雅补》卷二
-
化积串
处方:茶叶4两,罗苏1两(即苏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便清。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摘录:《串雅补》卷二
-
芥子竹沥汤
处方:淡竹沥3瓢,黄荆沥2瓢,生姜汁4滴,陈绍酒2小匙,白芥子8分。功能主治:痰注,湿痰挟瘀血流注经络,日久见手足牵引,四肢麻木,骨节串疼,或肿而痛者。用法用量:用白芥子煎取清汤,重炖3汁,陈绍酒和服,日2次,夜1次,以此汤送服大活络丹。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血溃流注疽
血溃流注疽为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其疽大如鸡子,形象犹如紫李,只肿不红,内串经络之间,流注骨节之内,遍身酸疼百节疼痛。”血溃流注疽的治疗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
-
吴锡璜
吴锡璜近代医家(1872-1950年)。字瑞甫,号黼堂。同安(今属福建厦门)人。其七世先祖吴撝吉精于医,锡璜承其父吴筠谷之教。后悬壶于厦门,并创办“厦门国医学校”,学员遍海内外。生平著作甚多,有《中西温热串解》、《中西脉学讲义》、《删补中风论》、《评注陈无择三因方》、《校正圣济总录》等多种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