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毓琳
郑毓琳(1896-1967年)近现代针灸医生。河北安国人。师从本村郑老望等学针灸、气功,又随博野霍志顺深造,在本地区行医。1954年调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临证经验丰富,尤善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治疗半身不遂等症尤有良效。兼科研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
-
马玫
马玫清代医家。字五玉。东光(今属河北)人。精于脉诊,治病多有奇效。著有《脉诀浅说》、《痘疹浅说》等,未见传世。
-
李元忠
李元忠南北朝时期北齐官吏。赵郡柏仁(今属河北)人。知医。尝官至骠骑大将军、中书令、晋阳县伯。尝因母病而留心医药,研习多年,精其术。性仁恕,凡有疾者,求之无不应。
-
李文炳
李文炳清代医家。字焕章,交河(今属河北)人。尝任奎文阁典籍。远法医经歧黄,近宗经典医家张仲景。治病每有奇验,名噪一时。著有《经验广集》、《仙拈集》等,现有刊本行于世。
-
李密
李密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希雍,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尝官至殿中尚书济州刺史等。事母至孝,后母病多方延医调治未愈。乃自行研习医经,针药并用,母病得愈。后撰《药录》二卷,已佚。
-
李绛
李绛唐代官吏(764-830年)。知医,字深之,赞皇(今属河北)人。尝官至尚书左仆射、赵郡公等。后死于兵变。平生好医,公余编集《兵部手集方》三卷,未见行世。
-
贾黄中
贾黄中宋代大臣。字娲民。沧州南皮(今属河北)人。举进士,授校书郎、礼部侍郎。辑有《神医普救方》七十四卷,今佚。
-
郝文法
郝文法南北朝医生。渤海(今河北南皮)人。受业于名医崔彧,与赵约等皆以医鸣世。
-
董熿
董熿清代医家。字成章。文安(今属河北)人。著有《寿身切术》,集诸症古方之有验者,以治病养生。乾隆三年(1738年),张万选将之与当时名医张琇、桂闻之论合编成《资生集》一卷(1763年)传世。
-
崔元裕
崔元裕明代养生家。字正常。获鹿(今河北)人。少司马崔应麒之孙。自幼聪颖,弱冠补博士弟子员,精研经史,于医亦有研究。著《延年却病全书》八卷,已佚。另著《四书六辨》、《通鉴集要》等。
-
崔玄亮
崔玄亮(767-833年)唐代官吏,一作元亮,字晦叔。磁州昭义(今河北磁县)人。贞元初(785年)擢进士第。累署诸镇幕府。元和初(806年)召为监察御史,后至太常少卿、谏议大夫、右散骑常侍、虢州刺史等。晚年好黄老清静术,著《海上集验方》十卷,已佚。卒年66岁。
-
崔行功
崔行功(?-674年)唐代官吏。恒州井陉(今属河北)人。自幼好学,才华出众。曾任吏部郎中、通事舍人、司文郎中、秘书少监。知医。著《千金秘要备急方》一卷,已佚。
-
崔实
崔实东汉官吏。字子真。涿郡安平(今河北涿县)人。曾官拜太守。著《太医金箴》、《四民月令》,均佚。
-
程天祚
程天祚为南北朝以前针灸家。-466年)南北朝时宋针灸学家。广平(治今河北鸡泽)人。精武技,为殿中将军。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助戍彭城,战败被俘,因善针术,受北魏拓跋焘赏识,封南安公。后逃归宋为山阳太守。撰有《程天祚针经》六卷、《灸经》五卷。均已佚失。
-
程辉
程辉金代官吏(1114-1196年)。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1161-1189年)时任参知政事。为人倜傥敢言,博学,尤好论医,崇尚刘完素学说,善用寒凉药治病。
-
常德
常德金代医家。饶阳(今属河北)人。一作镇阳人。曾任真定府学教授。兴定中(1217-1221年)授业于名医张子和,参与整理《儒门事亲》。又撰《伤寒心镜》共七篇,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法,余亦皆二家之绪论。
-
薄叶棘豆
拼音名:B oY J D u来源:豆科薄叶棘豆Oxytropisleptophylla(Pall.)D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吉林、河北、山西、内蒙古。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秃疮,瘰疬。用法用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苣荬菜花
出处:《河北中药手册》拼音名:J MǎiC iHuā来源:为菊科植物苣荬菜的花,夏秋季花将开放时采摘,晒干。性味: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治急性黄痘型传染性肝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摘录:《*辞典》
-
六道木
别名:交翅木来源:忍冬科六道木AbeliabifloraTurcz.,以果实入药。生境分布: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北、浙江。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毒。主治风湿筋骨疼痛,痈毒红肿。用法用量:0.5~1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云岐子
云岐子为金代医家。张璧别号,张元素之子。张璧为(13世纪)金代医家,号云岐子。易州(今属河北易县)人。继父业,名闻当时。善针灸之术。撰有《脉谈》、《云岐子脉法》、《医学新说》等。又撰《伤寒保命集》二卷(《济生拔粹》中题名《保命集论类要》)。《济生拔萃》中载有《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
王玺
王玺明代医家。字昭时,直隶孤竹(今河北卢龙)人,尝任都指挥佥事等职,且有文略,兼通医学,撰有《医林类证集要》十卷行世,今存有刻本。
-
许智藏
许智藏(537~617?)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因母疾,览医方,以医术名闻乡里,曾任梁、陈、隋之员外散骑侍郎(较高级的近侍官),隋炀帝每病,即请智藏诊治。年八十卒。
-
杨崇魁
杨崇魁明代医家。字调鼎,号搜真子,清漳(今属河北)人。尝著《本草真诠》一书,现有刻本行世。
-
毛景义
毛景义清代医家。字退之,河北静海县人,生平欠详。著有《中西医话》、《喉科选粹》等行世;另有《本草分经解》、《素问注解》等,未见行世。
-
及毓鹍
及毓鹍为清代医生。字化鹏。交河(今属河北)人。精岐黄。贫而有疾者,步行往诊,多所全活。于当地威望甚高,邑有大事,每与之谋。虽乡间妇孺,皆尊称先生。卒年七十五。
-
马三纲
马三纲为清代外科医家,定州(今河北定县)人。幼攻外科,自创新方数十种。尤善医疥、痔诸疮,针药兼施,数日而愈。撰《外科验方》,未见刊行。
-
正骨手法略要
后郭春园根据《正骨手法略要》以及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后所著成了《平乐郭氏正骨法》。《平乐郭氏正骨法》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重点介绍“正骨八法”(即辨症法、定搓法、压棉法、缚理法、摔置法、砌砖法、托拿法、推按法)的手法和具体应用,并有较多的插图和照片,末附方药。195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
刘叟
刘叟为五代后唐医生。号刘山人。魏州成安(今属河北)人。后唐庄宗刘皇后之父,因以医卜为业,刘皇后拒之不认,故仍行医于民间。
-
孙德润
孙德润为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
孙慎元
孙慎元即孙德润。孙德润为清代医家。字慎元。浭阳(属河北丰润县)人。辑撰有《医学汇海》36卷(1820),包括医理、杂病、补论温疫、脉法等部分。
-
七松岩集
《七松岩集》为内科杂病专著。清·郑树珪原作,王满臣等编校。书中用问答体裁阐述67种内科杂病证治,阐述病因病机简要,方药亦不甚冗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1959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朱楚芬
朱楚芬清代医家。字茝滨,宛平(今属河北)人,道光(1822-1850)年间名医,因见痘疹专书甚为罕见,而世人学无指归,乃搜辑金元以至明清诸名家有关痘疹之专论,集成《麻疹集成》二卷、《痘疹集成》四卷,现有刻本行世。
-
雕爪
拼音名:DiāoZhǎo别名:鹰爪来源:隼形目秃鹫Aegypiusspp.;金雕Aquilachrysaetos(L.鹰科鸢Milvuskorschumlineatus(Gray),以爪入药。生境分布:河北。功能主治:强筋壮骨。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供配成药用。备注:民间有用鹰爪治小儿惊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冯润身
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冯德甫
冯德甫即冯润身。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许式谦
许式谦为现代针灸家。河北涉县人。朱琏的弟子。临床善用“培土固本”之法。
-
李潭
李潭为南北朝北魏针灸家。清河(今属河北)人。擅长针灸。事见《魏书·周澹传》。
-
郑毓林
郑毓林为现代针灸家。河北安国县人。学医于叔祖郑云祥,后又从师曹顺德、霍老顺。于气功、针灸皆精。术传子郑魁山。李志明、尚古愚、王德琛、吴希靖、杨润平、魏明丰、金顺琪等也均从其学。
-
曹顺德
曹顺德为郑毓林的老师。郑毓林为现代针灸家。河北安国县人。学医于叔祖郑云祥,后又从师曹顺德、霍老顺。于气功、针灸皆精。术传子郑魁山。李志明、尚古愚、王德琛、吴希靖、杨润平、魏明丰、金顺琪等也均从其学。
-
窦汉卿
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窦杰
窦杰即窦汉卿。窦汉卿为金元时著名针灸学家。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字子声。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从名医李浩学“铜人”针法,后北归大名(今属河北),讲求理学。晚年仕元,封太师,谥号文正公。著有《针经指南》《铜人针经密语》等书。《标幽赋》是他的名作。
-
霍老顺
霍老顺为郑毓林的老师。郑毓林为现代针灸家。河北安国县人。学医于叔祖郑云祥,后又从师曹顺德、霍老顺。于气功、针灸皆精。术传子郑魁山。李志明、尚古愚、王德琛、吴希靖、杨润平、魏明丰、金顺琪等也均从其学。
-
王铨
王铨清代医家(1831-1877年)。字子衡,又字松舫。新城(今属河北)人。于诗学及训诂学素有研究。其医著有《医药家枨》六卷,论述脉诊、病因、妇科、本草等,系门径医书;另一著作《医瑶》,已佚。
-
玄俗
玄俗西汉医生。河间(今属河北)人。《历代名医蒙术》载其常食巴豆等品,并卖药于市,云能治百病。尝以药于市上治患者,下“蛇”(当指肠寄生虫)十余条。
-
许澄
许澄(6世纪)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3卷。
-
元达
元达为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
周震
周震明末医学家。字慎斋。沙城(今河北张北)人。著有《幼科医学指南》(一作《幼科指南》)四卷、《秘传女科》两卷。
-
郑欐
郑欐清代医家。字积厚。博野(今属河北)人。弱冠补博士弟子员。乾隆元年(1736年)举孝廉方正。潜心医书,亲制药饵,详择古方以济世。著《广仁集》,今佚。卒年七十六。
-
赵约
赵约南北朝北魏医生。清河(今属河北)人。崔彧弟子。
-
张华
张华晋博物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属河北)人。好读图纬、方伎之书,于经方、本草亦有研究。其所著《博物志》中有关本草及其他医药方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