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经络腧穴歌赋白话解
《针灸经络腧穴歌赋白话解》为书名。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编撰。1999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古今针灸歌诀歌赋,精选46首,按内容分为经络腧穴歌赋、刺法灸法歌赋、针灸治疗歌赋、予午流注针法歌赋四部分,忠实辑录原著歌诀、歌赋,注明出处,指出其学术价值,并予以通俗简炼的白话解释。
-
伤寒解惑论
《伤寒解惑论》为《伤寒百问歌》第一卷。汤尹才撰。宋·钱闻礼撰。撰年不详。内容包括六经证候、类证鉴别、症状、治法等问题讨论,并引前人有关《伤寒论》注文以阐析部分歌诀,便于读者对《伤寒论》主要论点的理解。建国后有排印本。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药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对明·龚廷贤所撰《药性歌诀四百味》(又名《药性歌》)的原文(四言歌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增入了语译注解,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加注汉语拼音,便于读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简易医诀
《简易医诀》综合性医书。清·周云章撰于1909年。本书以三言歌诀形式,分别介绍伤寒、温病、杂病、妇、儿、外科等类病证的证治和方药。歌诀后有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主的详细注释。引用各家医论及方剂,是一部学医入门读物。
-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
《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为歌赋名。明·徐凤撰。见《针灸大全》。该歌诀为十首七言韵语,内容按十天干分述各日时子午流注用穴。后记曰:“余今将流注按时定穴,编成歌括十一首,使后之学者易为记诵,临用之时,不待思忖。”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均转载,为子午流注配穴法的主要歌诀。
-
针灸全生
《针灸全生》为书名。又名《铜人明堂针灸》。清·萧福安(学正道人)撰。成书于道光四年(1824年)。书中首载全身经穴及十四经穴图解、歌诀;《针灸全生》又名《同人针灸》。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
-
薛氏湿热论歌诀
薛氏湿热论歌诀温病方歌,清·王泰材编。本书系将薛雪《湿热条辨》的方剂汇编成歌诀,并加注说明。既便于记诵,又可加深理解。现有《王旭高医书六种》本等。
-
云林神彀
《云林神彀》为综合性医书,四卷,明·龚廷贤撰,刊于1591年。内容包括临床各科病证证治。多编成歌诀,论述较简略。但选方颇多,包括一部分内府秘方。现存多种明、清刻本。
-
余应奎
余应奎明代医家。江西上绕人。生平欠详,尝撰《太医院补遗本草歌诀雷公炮制》,并增订龚信《医学源流肯綮大成》。现有刊本行世。
-
眼科心法要诀
眼科心法要诀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七-七十八。内容除总论眼科诊法外,将眼科疾病分为内障24证,外障48证。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简明实用。
-
刘真人
刘真人即刘党。刘党为宋代针灸家。号琼瑶真人。参见《琼瑶发明神书》:《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刘党
刘党为宋代针灸家。号琼瑶真人。参见《琼瑶发明神书》:《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为针灸歌赋名。又称《孙真人十三鬼穴歌》。见《针灸大全》。内容主要是将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编成歌诀。
-
针灸十四经穴治疗诀
《针灸十四经穴治疗诀》为书名。柯传灏撰。195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歌诀形式介绍十四经穴在临床上的选配法则。文字通俗,尤宜初学者。
-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为书名。柯传灏撰。195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选录207个经外奇穴,以歌诀形式编撰。
-
针灸神书大成
《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琼瑶发明神书
《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琼瑶真人针经
《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
《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
-
节食诀
节食诀为古代饮食养生歌诀。《丹台玉案》:“五经环列,土位中都,病从口入,昔有良谟。过饱脾怯,食多胃浮,不节则嗟,是则谁辜?”
-
同人针灸
《同人针灸》即《针灸全生》。《针灸全生》为针灸著作。又名《同人针灸》。2卷。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证的针灸取穴。内容简要。
-
吕熊飞
吕熊飞为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
吕樵翁
吕樵翁即吕熊飞。吕熊飞为晚清医家。字樵翁。浙江鄞县(宁波)人,长于眼科。撰《眼科易秘》4卷(1876刻成),记眼科杂证,并附歌诀,又用八卦配两目以解释眼病。
-
伤寒百证
《伤寒百证》为歌书名。5卷。宋·许叔微撰。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述分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
-
吴九言
吴九言清代医家。字去疾,广东番禺人。其生平欠详。著有《瘰疬秘传》、《白喉证治歌诀》,现有印本行世。
-
考正周身穴法歌
《考正周身穴法歌》为书名。清·廖润鸿撰。一卷。书中将十四经穴及一些经外奇穴编成五音歌诀,并加注释,便于初学者习诵。末附铜人图二张。现存清刊本(善成堂刊)。
-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
《一百二十穴玉龙歌》(oneinsertionandthreeliftingakindofacupuncturemethod)为歌赋名。又称《玉龙歌》。出自元代针灸学家王国瑞(婺源兰溪[今属浙江]人)所撰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该歌赋内容多为临床经验,概括为歌诀形式,便于习诵。
-
全体百穴歌
《全体百穴歌》为书名。明-陈会编。书将全身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概括为歌诀。简明实用,便于诵记。
-
痘疹心法要诀
《痘疹心法要诀》痘疹专著。四卷。即《医宗金鉴》卷五十六——五十九。本书以七言歌诀加注的形式论述痘疹的证治,内容比较简要,但比较规范、精辟。并有附图多幅。
-
刘云博
刘云博清代医家。字百一,江苏丹徒人。其生平欠详。尝取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加以整理,撰为《温病条辨歌诀》,今存有其稿本。
-
何本立
何本立清代医家。字务中,江苏清江县人。生平欠详,尝选自《本草纲目》中药物500种,编成歌诀,著《务中药性》十八卷,现有刻本行世。
-
杂病穴法歌
《杂病穴法歌》为针灸歌赋名。见《医学入门》。以歌诀形式介绍多种杂证的辨证取穴、针刺深浅、补泻手法等。适宜临床应用。《杂病穴法歌》为明·李梴所作。七言韵语,内容与《席弘赋》相似。
-
杂病十一证歌
杂病十一证歌针灸歌诀名。见《针灸大全》。七言韵语。共十一首。《针灸聚英》载此作“十一穴”,实际用穴不止十一,应以“十一证”为是。
-
汤头
汤头即汤方。指以内服煎汤剂为主的药方。清·旺昂《汤头歌诀》将常用方剂的药物组成、功用编成歌诀,便于学者记诵。
-
天星十一穴歌诀
《天星十一穴歌诀》为歌赋名。载于《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天星十一穴指三里、内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昆仑、环跳、阳陵、通里、列缺等11个经验效穴,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女科歌诀
《女科歌诀》为书名,为《邵氏医书三种》丛书系列之一,清·邵登瀛撰。《邵氏医书三种》为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