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指用具有清热邪、解热毒作用的方药治疗里热炽盛证、火毒、热毒证及痈肿疔毒等病证的治法。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针灸常选用合谷、曲池、大椎、委中、曲泽、三阴交等穴为主,针用泻法,可点刺出血。
-
芍药地黄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之芍药地黄汤:别名: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二)、地黄汤、解毒汤、解毒散处方:芍药12克地黄30克丹皮9克犀角屑3克芍药3分,地黄半斤,丹皮1两,犀角屑1两。劳心动火,热入血室,吐血衄血,发狂发黄,小儿疮痘血热;方解:方中犀角清营凉血,清热解毒为君;
-
解毒活血汤
《医林改错》卷下:解毒活血汤:处方:连翘6克葛根6克柴胡9克当归6克生地15克赤芍9克桃仁24克(研)红花15克枳壳3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因脾胃积热,外受风热毒邪,结于胞睑,络脉不畅,气血瘀滞而致。用法用量:热邪偏盛,血滞较重,胞睑肿硬者,可加酒大黄6g以清胃火,加红花3g以活血通络。
-
小儿肾炎清热解毒法研究
概述:小儿肾炎清热解毒法研究是应用清热解毒法治疗小儿急性肾炎的研究课题。临床研究:1984年,李开注等用本法治疗86例,方用玉米须、白茅根、紫珠草、金银花、连翘、车前革、蝉蜕、小蓟等组成清热利尿汤加减(有脓疱疮者加蒲公英、地丁、野菊花;血尿久不消失者加仙鹤草、赤芍、琥珀末或三七末;
-
仙人掌
性味归经:苦,寒。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异鼠李素。茎节扁平,倒卵形至长圆形,长7-40cm,幼时鲜绿色,老时变蓝绿色,有时被白粉,其上散生小窠,每一窠上簇生数条针刺和多数倒生短刺毛;3.切块、热烫:削皮后用不锈钢刀切为长3cm~0.2%铜叶绿酸钠进行护色,热烫至仙人掌块呈透明状为好,捞出在冷水中浸泡30min~
-
一年蓬
基生叶丛生,叶柄长2-3厘米,叶片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1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有不规则粗齿,茎生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叶柄向上渐短至无柄。气微,味微苦。一年蓬花含黄酮类成分:槲皮索(quercetin),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apigenin-7-glucuronide)[1],芹菜素(apigenin)等。
-
鱼腥苇茎汤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方名:鱼腥苇茎汤组成:鱼腥草30g,苇茎30g,冬瓜仁30g,苡仁30g,桃仁9g,银花30g,桔梗9g,黄芩12g,红藤15g,甘草6g。咳嗽痰多,胸胀喘满,可加瓜蒌皮、贝母、淡竹沥、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涤痰去壅;双花清热解毒;黄芩清肺中热;桔梗、甘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善开肺中郁闭,通肺气之壅滞。
-
野菊花
性味归经:野菊花味苦、辛,性微寒;野菊花的功效与主治: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野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凉血降压的功效:野菊花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煎服,9~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蒙花苷(C28H32O14)不得少于0.80%。
-
外科清热法
概述:外科清热法(heat-clearingmethod)是指用寒凉的方药,使内蕴之热得以清解的外科治法。清热泻火方,如黄连解毒汤;外科通里法的适应证:清热解毒法用于红肿热痛的阳证,如疮疡中的疔疮、疖、痈、有头疽等。以上三法在热毒炽盛时可同时运用。养阴清热法用于阴虚火旺的慢性炎症、红蝴蝶疮,或走黄、内陷后阴伤有热者。
-
混睛障·肝胆热毒证
定义:混睛障·肝胆热毒证(murky-eyenebulawithpatternofheat-toxininliverandgallbladder)是指肝胆热毒,以黑睛混浊,赤脉贯布,抱 暗赤,疼痛流泪,便秘溺赤,口苦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混睛障证候。治法:混睛障·肝胆热毒证治宜泻肝解毒。方中胆草清泻肝胆;蔓荆子疏风清热,合之为泻肝清热解毒之方。
-
莼菜
概述:莼菜为睡莲科植物药菜的嫩茎叶,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鲜美滑嫩,为珍贵蔬菜之一。莼菜的食疗功效:莼菜性寒、味甘,入肝、脾经,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止呕等作用。主治高血压病,泻痢,胃痛,呕吐,反胃,痈疽疔肿,热疖。
-
仙方活命饮
概述:仙方活命饮为方剂名,同名方剂约有2首。主治疮疡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热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者。穿山甲、皂角刺溃脓消肿;《女科万金方》之神仙活命饮:组成:穿山甲(用代用品)、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各一钱,白芷六分,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金银花、陈皮各三钱。
-
牛黄醒消丸
概述:牛黄醒消丸为方剂名,即《外科全生集》卷四方记载的犀黄丸的别名。患在上部,临睡前服;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以麝香辛窜,既能活血散结,又能通经活络,为臣药;佐以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米饭调养胃气,令其攻邪而不碍胃,陈酒少量,行气活血,以助药势,共为使药。
-
解毒通脉汤
处方:桃仁3钱,大黄2钱,水蛭2钱,虻虫2钱,银藤1两,生石膏8钱,丹皮2钱,连翘5钱,栀子3钱,黄芩3钱,延胡索2钱,赤芍2钱。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通脉止痛。发热肢肿,疼痛难忍。大黄入血分,化瘀血,清解血分毒热;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破血;此方边清边通,使湿毒热邪得以清解,瘀血死血得以活散。
-
针眼·风热客睑证
定义:针眼·风热客睑证(styewithpatternofwind-heatlodgingineyelid)是指风热客睑,以初起眼睑局限性肿胀,微痒,微红,可扪及硬结,压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少泽可点刺出血。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
-
软疖
概述:软疖(softfuruncle)为病证名。内服清热解毒之剂。初起内服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防风散、升麻汤等,重者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五龙散等敷贴。外治则切开引流,脓多用猪蹄汤温洗或以黄柏煎汤外洗,继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若成漏者,可用药线引流,脓尽则用生肌散或玉红膏、地黄膏等敷贴。
-
见血清
《中医大辞典》·见血清:见血清为中药名,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别名:羊耳蒜、黑兰、肉螃蟹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脉纹羊耳兰Liparisnervosa(Thunb.)Lindl.的全草。2.治热毒疮疡,创伤出血。原形态:脉羊耳兰,多年生草本。唇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瘤体;清热解毒。肺热咯血;
-
季德胜蛇药片
组成:七叶一枝花、半枝莲、蜈蚣等。季德胜蛇药片的药典标准:品名:季德胜蛇药片JideshengSheyaoPian处方:本品为由重楼、干蟾皮、蜈蚣、地锦草等药味经适宜加工制成的片。(2)取本品10片,研细,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mol/L盐酸溶液30ml使溶解,水浴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用石油醚(30~
-
洪宝丹
《仙传外科集验方》:洪宝丹:别名:仙传外科集验方》)、抑阳散(《保婴撮要》卷十五)、洪宝膏(《寿世保元》卷九)处方:天花粉90克姜黄30克白芷30克赤芍药60克制法:上药四味,共为细末。如要断血,须用绳及绢袋缚住人手臂,却以此方从手臂上,用茶调敷住血路,然后却用断血药掞口,却不可使内补及四物等药;汤火疮同;
-
芦黄颗粒
组成:制首乌20g,制黄精15g,姜黄10g,红花10g,虎杖30g,漏芦30g。方解:中老年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好发动脉粥样硬化症,常伴冠心病、脑梗死等,中医辨证多为阴虚瘀热证。脂质浸润及慢性炎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症形成的关键,方中大多数药物具有降脂、抗炎作用,据笔者临床观察,本方确能缩小斑块、减轻炎症。
-
元宝草
性味归经:辛、苦,寒。鉴别: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回流提取5h,滤过,滤液浓缩近干,加入聚酰胺粉1g拌和后,干燥,移置于装有1.5g聚酰胺的小柱中,用氯仿洗涤以除去杂质,然后用甲醇洗脱,洗脱液浓缩至5ml,供下述试验:(1)取上述提取液1ml,加镁粉少量及浓盐酸数滴,在水浴上加热,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橘红色。
-
局方至宝丹
更有牛黄开窍而醒神,熄风而定惊。诸药配伍,为豁痰开窍、清热解毒的重要方剂。局方至宝丹的适应证:适用于温邪内热,传入心包引起的神昏肢冷、谵语妄言、热盛痉厥、小儿急热惊风、痘疹不出。临床用于脑血管意外、肝昏迷、乙型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球菌性脑膜炎、中毒性痢疾、癫痫、小儿热盛惊风等。
-
紫花地丁
概述:紫花地丁紫花地丁为中药名,出《本经逢原》。入心、肝经。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主治: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紫花地丁治疔疮,痈肿,丹毒,瘰疬,毒蛇咬伤:内服并捣敷。用于治疗火毒炽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疡,眼丹,眼疽,漏睛疮,风赤疮痍等化脓性疾患。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
-
疮疖消肿膏
处方:白芷独活大黄地丁草各占3.6%天花粉占5.7%川乌南星苍术松节油各占1.4%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肿,止痛。主疮疖及乳痈初起,红肿热痛。备注:方中大黄、地丁草、天花粉清热解毒,白芷,独活、苍术祛湿消肿,川乌,南星、松节油消散止痛,配合成方,有清热解毒,散肿止痛的功效。
-
苣荬菜
2.苦菜煎汤中加少许酒冲服,可治疗尿血;苣荬菜的食疗功效苣荬菜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法瘀止痛、补虚止咳的功效;应用美蓝脱色的方法在试管内测定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的活性,苣荬菜水煎浓缩酒精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主咽喉肿痛;
-
清开灵口服液
概述:清开灵口服液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清开灵口服液的功效与主治:清开灵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者。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
冰硼散
共研极细末。主治喉癣,喉痹,乳蛾,重舌,木舌,紫舌,口舌生疮,兼治牙痛。含量测定:朱砂:取本品约3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硫酸10ml与硝酸钾1.5g,加热使朱砂溶解,放冷,加水50ml,并加1%高锰酸钾溶液至显粉红色,再滴加2%硫酸亚铁溶液至红色消失后,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
-
板蓝根茶
《医疗保健汤茶谱》方板蓝根茶:板蓝根茶以板蓝根、大青叶、野菊花、金银花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预防流防性感冒、流行性脑炎、流行性肝炎、流行性呼吸道感染者。检查: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T)。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
西黄丸
检查:猪去氧胆酸: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功能主治:《外科全生集》卷四方之西黄丸功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佐以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米饭调养胃气,令其攻邪而不碍胃,陈酒少量,行气活血,以助药势,共为使药。
-
板蓝根
板蓝根的功效与主治: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板蓝根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烂喉丹痧,丹毒,疮肿,水痘,麻疹,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用于温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痄腮,烂喉丹痧,大头瘟疫,丹毒,痈肿。
-
山梗菜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山梗菜: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拼音名:ShānGěnɡCài英文名:HerbofSessileLobelia,all-grassofSessileLobelia,SessileLobelia别名:半边莲、水苋菜、苦菜、节节花、大种半边莲、水折菜、天竹七、对节白、水杨、柳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
周本善
周本善,1928年4月出生,江苏省常熟市人。学医时间:1943年2月从医时间:1948年2月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张景岳、李时珍、张锡纯、叶天士。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脾胃论》、《本草纲目》、《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指南医案》。
-
一支箭
概述:一支箭,出《草木便方》,为蕨类瓶尔小草科植物心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reticultalum)的带根全草。煎服并捣敷。营养叶自总柄下部6~地上部分含丙氨酸,精氨酸,二氨基丁酸,谷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陕西中草药》)3.治跌打损伤,血瘀肿痛一支箭60g,峨参60g,大血藤60g,红牛膝60g,泡酒。
-
小无心菜
《中医大辞典》·小无心菜:小无心菜为中药名,出自《植物名实图考》,为《湖南药物志》记载的铃铃草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凉。功能主治:止咳,明目,清热解毒。来源:为石竹科植物蚤缀的全草。聚伞花序,疏生枝端;苞片和小苞片叶质,卵形,密生柔毛;8毫米,有时达1厘米,密生柔毛或腺毛:萼片5,披针形,长3~
-
白接骨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据实验拼音名:BáiJiēGǔ英文名:RhizomeorherbofChineseAsystasiella别名: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玉接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橡皮草、华阿西达、小阿西达、蛀木虫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白接骨的全草。利尿消肿;外伤出血;
-
山白菊
2.捣敷治疗疮肿毒,蛇虫咬伤,外伤出血。菊科植物山白菊的带根全草·山白菊: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拼音名:ShānBáiJú别名:野白菊(《植物名实图考》),小雪花、白升麻(《贵州民间药物》),山马兰、三脉叶马兰、消食花、常年青、白花千里光、八月霜、八月白、白马兰(《浙江民间常用草药》)。5天内可自行消失。
-
水丁香
《中医大辞典》·水丁香:水丁香为中药名,出自《福建民间草药》,为《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丁香蓼之别名。别名:水丁香、水冬瓜、丁子蓼、田蓼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2.治目翳,煎水洗;化学成分:全草含没食子酸、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te)。单叶互生;治水肿,血淋,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
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全草。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败酱草的功效与主治: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
蒲公英
头状花序单一,顶生,长约3.5cm;蒲公英的功效与主治: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乳痈、瘰疬、疔疮肿毒、咽痛、肺痈、肠痈、目赤、湿热黄疸、热淋涩痛。醇提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动物试验尚有健胃、轻泻、利胆及保肝作用。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咖啡酸(C9H8O4)不得少于0.020%。
-
万氏牛黄清心丸
用于热入心包、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黄连含量测定项下的备用溶液及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
鬼针红藤消痈汤
组成:鬼针草30g,红藤30g,忍冬藤30g,败酱草30g,生大黄(后下)6g,广木香10g,生甘草6g。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7d为1疗程,一般服用1~方解:阑尾周围脓肿属中医学“肠痈”范畴,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主要病机为肠腑湿阻气滞、血瘀热壅;方中鬼针草性味苦平,清热解毒,善消痈肿,又具扶本益阴之功;
-
妇炎平胶囊
概述:妇炎平胶囊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苦参、珍珠层粉、盐酸小檗碱、苦木、冰片、硼酸、蛇床子、薄荷脑、枯矾。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杀虫止痒的功效。用于湿热下注,带脉失约,赤白带下,阴痒阴肿,以及滴虫、霉菌、细菌引起的阴道炎、外阴炎等。(3)取本品内容物0.3g,加硫酸使湿润,加甲醇3~广东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夹色伤寒
舌质红,少苔,脉细[证见]头部沉重,胸闷,腰部刺痛重坠,恶寒发热,午后发热,咽干口渴,食入即吐,咳嗽,痰中带血。[治法]清热解毒,化浊利湿。[方药]1、主方:鬼羽箭岗梅细叶榕汤(冷方南《中医男科临床治疗学》)处方:鬼羽箭30克,岗梅根30克,细叶榕树须30克,熊胆草15克,路兜簕15克木患根12克,蛇泡簕15克。
-
筋骨草胶囊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白毛夏枯草胶囊拼音名JingucaoJiaonang标准编号WS3-B-3704-98本品为筋骨草经加工制成的胶囊剂。4粒,一日3次。安徽省药品检验所起草筋骨草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筋骨草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祛痰,平喘。
-
护肝2号丸
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症见纳差乏力、腹胀胁痛、黄疸、肝脏肿大等。方解:方中黄芪、党参、生地、枸杞子、白芍益气养阴扶正,丹参、当归、赤芍、郁金、参三七活血化瘀和络,虎杖、茵陈、土茯苓、贯众、板蓝根清热解毒祛邪,佐陈皮行气,甘草调和诸药,体现了整体调理、综合治疗的原则。
-
绿豆沙
绿豆沙的食用量每次约30克绿豆沙的营养价值1.绿豆中所含蛋白质,磷脂均有兴奋神经、增进食欲的功能,为机体许多重要脏器增加营养所必需;6.绿豆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可以保护肝脏,减少蛋白分解,从而保护肾脏。主治暑热烦渴、湿热泄泻、水肿腹胀、疮疡肿毒、丹毒疖肿、痄腮、痘疹以及金石砒霜草木中毒者。
-
新清宁片
新清宁片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本品每片含熟大黄以大黄素(C15H10O5)和大黄酚(C15H10O4)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8mg。用于便秘,临睡前服5片。
-
金欣液
组成:炙麻黄3g,苦杏仁10g,生石膏(先煎)20g,黄芩6g,葶苈子10g,炙桑白皮10g,前胡10g,虎杖12g。功能:宣肺开闭,清热解毒,化痰止咳。80%,病机为痰热闭肺、肺失宣肃。本方在《伤寒论》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研制。生石膏、黄芩清解肺热;经临床研究证实本方用治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雪胆素
其抗菌作用较为显著,浓度为0.1mg/ml时,对弗氏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以及结核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药品说明书:性味及功效:味苦、性寒。药理作用:抑菌作用:雪胆素及雪胆皂甙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穿心莲内酯
概述:穿心莲内酯亦称穿心莲乙素。其制剂有穿心莲内酯片等。(2)取本品约10mg,加乙醇2ml溶解后,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穿心莲内酯药品说明书:别名:穿心莲片,穿心莲内酯适应症:清热解毒。2.凡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