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寿世青编
《寿世青编》为书名。由清代尤乘撰。全书两卷,上卷载有疗心法言,养肝、养脾、养肺、养肾说,斋说,食忌说,睡诀,孙真人卫生歌,孙真人养生铭,四时摄生篇,十二时无病法,静功六字却病法等。下卷载有服药须知,煎药有法,服药忌食,饮食禁忌节要,却病十要,病有七失不可治,老人病不同治法,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等。
-
寿世编
概述:《寿世编》:1.方书;2.《寿世青编》。未具撰人,顾奉璋序称:“青浦诸君子所辑”。首辑亟斋居士《达生篇》、毓兰居士《保婴篇》。以下分小儿、妇女、身体、头面等42门,每门详列病症,博收各科验方。清·尤乘辑。刊于1667年。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内容,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法》1卷。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并石印本。
-
托天
托天为自我按摩方法。术者取坐位,两手握拳后,向上举起,然后分别放在两膝上。《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托天:以两手握拳,……即向天托起,随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气。”
-
动功
概述:动功:1.气功功法;采取与意念、呼吸相结合的肢体动作或自我按摩以锻炼内脏、凝静心神、活跃气血的一种动中静的功法。泛指借助于四肢和躯体的有节律动作或击打特定穴位和部位而实现气功态的练功方法。清·尤乘《寿世青编》卷上有“十二段动功”节。常见的动功如八段锦、十六段锦、易筋经,大雁功、鹤翔庄等。
-
干姜粥
处方:白米4合,干姜1两,良姜1两。功能主治:温暖脾胃,散寒止痛。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痛,脾胃虚寒,呕吐,呃逆,泛吐清水,肠鸣腹泻。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凡发热之时以及阴虚内热的病人,不可选用。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理脾糕
《寿世青编》卷下:理脾糕:处方:松花1升,百合1升,莲肉1升,山药1升,薏米1升,芡实1升,白蒺藜1升(一方加砂仁末1两)。功能主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末,又砂糖1升,用粳米粉1斗2升,糯米粉3升,和前药粉并糖蒸糕,晒干。
-
虚呕·脾胃气虚证
定义:虚呕·脾胃气虚证(deficientvomitingwithsyndromeofqideficiencyofspleenandstomach)是指脾胃气虚,胃失和降,以食欲不振,食入难化,恶心呕吐,脘腹痞胀,食后尤甚,大便溏泻,神疲肢倦,舌淡,苔白滑,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虚呕证候。2.干姜粥(《寿世青编》):干姜、高良姜各3g,粳米50~胸膈不痛者,非气逆也;
-
马齿苋羹
摘录:《寿世青编》卷下《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马齿苋羹:马齿苋羹以马齿苋、豆鼓汁、生姜等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解毒,散痢止疾的功效,适用于湿热痢疾、下痢赤白脓血、水谷不化、腹痛或腹泻者。《本草纲目》说:“(马齿苋)钐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五华草药》指出它有“止痢泻热”之功效。
-
运法
运法推拿手法名。该法仅在体表皮肤上旋围摩擦,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运则行之,谓四面旋绕而运动之也。《推拿仙术》:“运者医人用右手大指推也…②用手活动患者的可动关节。《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运膏肓:此穴在背上第四椎下脊两旁各三寸,药力所不到。参见摇法条。
-
尤生洲
尤生洲即尤乘。尤乘为清初医家,字生洲。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撰有《食治秘方》(1665)、《勿药须知》(1667)、《喉科秘书》(1667),辑有《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并增辑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1667),另订有贾所学之《药品辨义》等书。
-
干洗脸
干洗脸为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出自清·尤乘《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理瀹骈文》:“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
握固
握固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方法为以余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仿胎儿之状,男左女右。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这种手式有促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
-
尤乘
1.尤乘为清初医家,字生洲。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撰有《食治秘方》(1665)、《勿药须知》(1667)、《喉科秘书》(1667),辑有《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并增辑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1667),另订有贾所学之《药品辨义》等书。江苏无锡人,著有《尤氏喉科秘书》。
-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为自我推拿方法。一手侧平举,一手向胸前屈曲如拉弓状,两目注视屈曲之手。左右手 作。《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左右开弓:…将左手伸直,右手作攀弓状,以两目看右手。左右各三次,泻三焦火,可以去臂腋风邪积气。”
-
士材三书
《士材三书》为书名。明代李中梓(士材)撰。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种。后附尤乘的《寿世青编》。《病机沙篆》对50多种常见内科杂病之病因脉证诊断和治疗加以论述。尤乘乃李士材学生,深得李氏精髓,知此三书可代表李氏之学术思想,故予以汇刻。卷五、六有针灸疗法。
-
洒腿
洒腿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屈膝提腿。《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有益寿健身的功效。
-
大米胡萝卜粥
处方:胡萝卜约250克粳米50克制法:将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发。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寿世青编》
-
羊脂粥
《痢疟纂要》卷十:组成:羊脂、阿胶、白蜡、蜂蜜。用法用量:和黍米煮粥。空腹胀之。《圣惠》卷九十六:组成:羊脂1两,猪脂1两,黄牛脂3两,葱5茎,薤5茎(切,去须),汉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捣末)半钱,生姜1分(切),莳萝末1钱。《寿世青编》卷八:组成:羊脂、粳米、葱白、生姜、椒豉。主治:半身不遂,中风。
-
松子粥
《寿世青编》卷下:方名:松子粥别名:松子仁粥组成:松子。功效:润心肺,和大肠,止白痢、血痢。用法用量:同米煮粥食。炒面入粥同食,止白痢;烧碱入粥同食,止血痢。附注:松子仁粥(《中国医学大辞典》)。
-
桑皮饮
《寿世青编 病后调理服食法》:方名:桑皮饮组成:桑根白皮4两。《直指》卷十七:方名:桑皮饮组成:桑白皮(炒)1分,青皮1分,陈皮1分,槟榔(制)1分,枳壳1分,赤茯苓1分,青木香1分,当归1分,川芎1分,石苇(炙,去毛)1分,羌活1分,牵牛(炒,末)1分半,半夏(制)1分半,葶苈(炒香)1分半,甘草(炙)1分半。
-
清米汤
《寿世青编》卷下:方名:清米汤组成:早米半升,东壁上1两,吴萸3钱。主治:泄泻。用法用量:同炒香熟,去土、萸,取米煎汤饮。
-
猪胰片
《寿世青编》:方名:猪胰片组成:猪胰(切片)。主治:肺损嗽血、咯血,肺痈。用法用量:上煮熟,蘸苡仁末,空心服。如肺痈,米饮调下。
-
五养说
“五养说”即养心、养肝、养脾、养肺、养肾的理论。见吴亦鼎《神灸经纶·卷之一》转引《寿世青编》。
-
浴面
浴面导引方法名。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等。方法为: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有畅通气血、祛风散寒、提神醒脑之效,常用以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等症。
-
豆麦粥
处方:绿豆1升,糯米1升,小麦1升。制法:上炒熟为末。功能主治:饮食不住口,仍易饥饿,近似中消。用法用量:每用末1升,滚水调服。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茴香粥
处方:小茴香(炒)。功能主治:和胃。行气止痛,健脾开胃。主小肠疝气,脘腹胀气,睾丸肿胀偏坠,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注意:茴香粥属散寒止痛性药粥,对一切实热病症及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可选食。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莱菔子粥
《老老恒言》:莱菔子粥:处方:莱菔子末15克粳米100克制法:将莱菔子与粳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化痰平喘,行气消食。用法用量:早晚餐,温热食。摘录:《老老恒言》《寿世青编》卷下:方名:莱菔子粥组成:莱菔子3合。主治: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咳嗽多痰,胸闷气喘,不思饮食,嗳气腹胀。
-
人乳粥
处方:健康哺乳期妇女乳汁若干粳米50克酥油3克制法:先煮粳米粥,临熟去汤下乳,再煮片刻,加酥油调匀即可。功能主治:补虚养血,润肺通畅。治虚人便秘,症见身体羸瘦、面色少华、大便干燥者。摘录:《寿世青编》《寿世青编》卷下:组成:乳汁、酥油。主治:燥证。
-
苍术酒
处方:苍术30斤(洗净,打碎,以东流水3石浸20日)。功能主治:诸般风湿,疮疡,脚气下重。用法用量:去滓,以汁浸曲,如家造酒法。酒熟任饮,不拘时候。注意:忌桃、李。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豌豆粥
处方:豌豆50克制法:以水煮熟豌豆。功能主治:下乳。治产后乳少。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寿世青编》
-
牛乳粥
《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粥、牛乳。功效:补虚羸。用法用量:如常粥内加入牛乳,和匀食。
-
生姜煎
主治:瘴如疟,憎寒壮热。《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生姜(切片,麻油煎过,为末)。主治:天行病上气咳嗽,多唾粘涎,日夜不定。《圣惠》卷五:组成:生姜半斤(研取汁),白蜜10两,人参末4两。《圣惠》卷九十七:组成:生姜汁1合,蜜2合,生地黄汁1升。《圣济总录》卷一一七:组成:生姜(取汁)1盏,白沙蜜3两。
-
生姜醋浆
《寿世青编》卷下:组成:生姜1两,醋浆2合。主治:呕吐不止。又杀腹内蛔虫。用法用量:银器煎取4合,连滓嚼呷。
-
肉桂酒
《寿世青编》卷下:组成:辣桂(末)2钱。主治:感寒身体疼痛。用法用量:温酒调服。
-
门冬粥
《寿世青编》卷下:方名:门冬粥组成:麦门冬。主治:咳嗽及翻胃。用法用量:用麦门冬浸汁,和米煮粥。用药禁忌:妊妇食之亦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