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问
十问是古人所总结的问诊十项重点内容,文献所载略有出入,一般指问寒热、问出汗、问头身、问二便、问饮食、问胸胁、问耳聋、问口渴、问旧病、问病因等。《景岳全书·传忠录》:“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为诊断学专著。作者以《内经》色脉并重为据,抉取古今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编纂而成此书。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等的辨识;闻诊以听取患者的气息为主,察悉其元气之盛衰及病痛之所在;问诊以阐析张介宾“十问”为主,并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使人知受病之本源;
-
中医病案书写规范
婚育史:女性患者要记录经静胎产情况,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行经期/周期、绝经年龄;脉象:寸口脉,必要时切人迎、趺阳脉,两周岁以下小儿可写指纹情况。入院诊断:中医诊断:病(证)名证候西医诊断:病名有几个病写几个病,病类与证类名称当另起一行写出,并与病证名错过一格,以示从属本病的病类。
-
性学
性学的发展:中国古代有关性科学的研究叫房中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竹简、简牍和帛书,其中《十问》、《合阴阳方》、《天下至道谈》等篇中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古人对性生理、性心理的认识。性科学的核心是性医学。气功内丹术术语:《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性学即性功。
-
朱南山
朱南山(1871-1938年)近代医学家。原名松庆、永康。江苏南通人。后徙居上海。少时好学,以家贫而未能入学,由同邑名医沈锡麟收为徒弟。于学成后创办新中国医学院,自任院长。医术颇精,尤擅长妇女病,强调临证需有“妇科十问”,对胸腹诊等辨证甚详。其子小南亦以医名。
-
马王堆医书考注
收录了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十五种医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导引图》题记、《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
-
问胸腹
概述:问胸腹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辨证分型:胸膈脘腹满闷或胀痛走窜,噫气不舒的,多属气滞。胸胁痛、气促不能平卧的,多属饮证、积水。胸膈痞闷,少气太息,怔忡易汗或痛处喜按的多属虚证。痛处拒按的,多属实证。痛处遇冷减轻的为热证;遇热减轻的为寒证。痛在少腹或控引睾丸的多属肝经。
-
问饮食口味
概述:问饮食口味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景岳全书》:“病由外感而饮食不断者,知其邪未及脏,而恶食不恶食可知;胃气弱的,病不能食。食后痞胀,为胃气不降,脾气不运。多食易饥,形反瘦削,是胃火内炽,属中消病。口苦的多属热,口咸的多属寒,或肾虚火上乘。口淡的多属虚;口酸的伤食;口甜的多属脾湿热;
-
问头身
十问之一。痛在额部的,多属阳明胃经;痛在头两侧的,多属少阳胆经;痛在头顶部的,多属厥阴肝经。久患眩晕,多属虚证,可因气血不足或肾气亏损所致。痛有定处或游走不定,主要在关节部位,无外感见证的,多属风湿痹证。例如闪挫扭伤、阴虚血亏、瘀血阻滞经络,均可引起身痛,当综合病史和其他脉证进行辨证。
-
问睡眠
概述:问睡眠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口问》:“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辨证分型:嗜睡(多寐)多因阳虚阴盛,或痰湿困阻。失眠(不寐)虚证较多,可见于心血不足、心肾不交、思虑过度、心脾耗损、肝肾阴亏等虚弱证,也有因痰火、食滞等邪气内扰而致的实证。
-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
《马王堆古医书考释》为书名。考释部分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阴阳脉死候》、《脉法》、《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胎产书》、《却谷食气》、《导引图》、《十问》、《合阴阳》、《杂禁方》、《天下至道谈》以“语释”“校注”“按语”进行详细考证。书后有附录。
-
问寒热
概述:问寒热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区别外感、内伤两大类。辨证分型: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属表证。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包括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平时怕冷,四肢发凉,气短自汗的,多属阳虚。午后发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多属阴虚、血虚、骨蒸劳热。
-
问汗
问汗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指询问病人出汗的情况,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外感病,恶寒、发热、无汗为表实;发热、恶风、自汗为表虚;额上汗出如珠,兼见喘促,为亡阳之汗,乃阳气将脱之候。先战栗而后汗出为战汗,乃邪正相争之象。若汗出热退、脉静,为邪去正安;但头汗出,多因上焦邪热或中焦湿热上蒸。
-
问耳目
概述:问耳目为诊断学术语。问耳:问耳主要了解有无耳鸣、耳聋、耳痛、重听等变化。辨证分型:凡突然耳鸣声大,按之鸣声更大的属实,多因少阳经风火上冲所致。问目:问目主要了解痛痒、视觉等情况。辨证分型:红肿而痛的多实热,目痒多风热。羞明而不痛不热的为血虚或肾阴不足。视物昏蒙多为肝肾不足或气血大虚。
-
问二便
概述:问二便为诊断学术语。排便次数多,暴迫下注,热结旁流,里急后重,伴有腹痛、肛门灼热,便后稍舒的,多属大肠实热或湿热证。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色淡白,带腥气,或滑泄不禁,腹无痛苦,便后不适,或秘结而腹无胀痛,脉弱舌淡的,多属脾肾虚寒证。问小便:问小便应了解其颜色、尿量、次数和排尿时有无异常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