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函经
《玉函经》为脉学著作。又名《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一作1卷)。原题唐·杜光庭撰(或认为是托名著作)。本书论述脉理,编为“生死歌诀”上、中、下三篇。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病理情况。后世的流通本,一般认为是宋·崔嘉彦引述古典医籍结合个人见解的注释本。但近年来已有人提出不同见解。
-
医旨绪余
《医旨绪余》医论著作。明·孙一奎撰于万历年间。本书汇集作者学医体会与见解,并择要节录部分《内经》原文。内容杂论脉象、诊法、病机、药性及医案等共60篇,多有超人见解。其中有关咳、喘、哮等病症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对张仲景等医家及其著述的评价等,内容颇多可取。现有两种明刻《赤水玄珠》本。
-
温热暑疫全书
《温热暑疫全书》温病著作。清·周扬俊撰于1679年。本书将温病、热病、暑病、疫病依次分卷论述,选辑《伤寒论》、《温疫论》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温病诸家的学术见解、特点和成就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并确立其治法。更附前人医案作为临证借鉴。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龙柏
龙柏为清代医生。长洲(今江苏苏州西南)人。各书均从理论入手,辨证详脉,由脉及症,并讨论其方药,联为一体,颇有独到见解。对痧胀的证治有独到见解,撰有《脉药联珠药性考》及《古方考》(有1795年合刻本)。现有刻本行世。
-
难经汇注笺正
《难经汇注笺正》医经著作。张寿颐注。刊于1923年。本书主要以滑寿《难经本义》及徐大椿《难经经释》为据,参考选用历代各家《难经》注文,并结合张氏本人的见解,将《难经》原文进一步予以校注,引用资料较多,对《难经》经文的阐释较为明晰,又有独到的见解。现存初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即《订正金匮要略注》。8卷(《医宗金鉴》卷18~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方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的见解。卷末为正误存疑篇,对存疑的28条原文一一加以辨析,可供参考。
-
龙青霏
龙青霏即龙柏。龙柏为清代医生。字青霏。长洲(今江苏苏州西南)人。对痧胀的证治有独到见解,撰有《脉药联珠药性考》及《古方考》(有1795年合刻本)。
-
妇科胎产经验良方
《妇科胎产经验良方》为《胎产辑萃》的别名。《胎产辑萃》书名。4卷。清·汪家谟辑。刊于1746年。卷1~2为胎前;卷3~4为产后。全书选录古代文献中对胎产诸病的论述及治法、医案等,间附以作者的见解。
-
胎产辑萃
《胎产辑萃》产科著作。又名《妇科胎产经验良方》。四卷。清·汪家谟辑。刊于1746年。卷一-二为胎前;卷三-四为产后。全书选录古代文献中对胎产诸病的论述及医案等,间附以作者的见解。现存清刻本。
-
腧穴折中
《腧穴折中》针灸著作。日本·安井元越撰。刊于1764年。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原书用汉文写成。书中考证《内经》以及其他有关针灸经络的中国古医书,系统介绍经穴位置并附以“师说”及按语,颇多独到的见解。
-
客尘医话
《客尘医话》医话著作。三卷。清·计楠撰,刊于1804年。分杂证述略、妇科述略和产后述略,阐述作者的学术见解和诊治经验。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金匮著作。二十四卷。吴考槃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种,择其精要对《金匮要略》一书逐篇逐条加以诠释。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
洄溪医案
《洄溪医案》医案著作。清·徐大椿撰。初未刻印,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所收医案以内科杂证为主,治法灵活多变,随证而施,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对读者颇多启发。现存多种清刻本。
-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为儿科著作。高镜朗编。本书以现代儿科学知识,将古代八十余种儿科疾病的名称、病原、症状、诊断及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整理,以其引进西说,故论述颇多独到的见解。1969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
本草用法研究
《本草用法研究》为药学著作。周志林编。本书按药物功用分为22类,共收药物800余种。对各种药物分别记述其品状、成分、性味、归经、功效、配合、研究等项,既引录古人学说,又阐发作者的见解。是一部较有新意而又切合实用的药学参考书。194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
冷谦
冷谦明代医家。字启敬,号龙阳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尝官至太常协律郎、效庙乐章等职。于养生术颇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于调摄、养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所著《修龄要旨》,后辑入《颐身集》。
-
方耕霞
方耕霞即方仁渊。1926)为清末至民国初期医学家。江苏江阴人。对临证各科均有心得,著有医案、医话,并辑录《王旭高医案》四卷行世,包括内、外、妇、幼各科,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另撰《新编汤头歌诀》一书。
-
方隅
方隅为明代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方谷为当地医官。他曾将方谷平日著述编集成册,并由方谷校正,称为《医林绳墨》。系集自《内经》、仲景学说之下,诸名家之医论,并酌参其个人见解,主要为内科诸病,间亦兼及外、妇、儿诸科,有一定影响。
-
脉诀乳海
概述:《脉诀乳海》为脉学著作。清·五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刊于1891年。主要内容:王氏据高阳生《脉诀》予以注释发挥,颇多独到的见解。现存版本: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玉楸药解
《玉楸药解》为药物学著作。清·黄元御撰。刊于1754年。本书分草、木、金石、果、禽兽、及鳞介鱼虫六部,共收药290种。内容论述简要,不尚旁征博引,颇多个人见解。黄元御自号玉楸子,故以为书名。现有《黄氏医学八种》本。
-
于名鹏
于名鹏清代医家。履贯未详。字秉壅。曾著有《庸谭广编》四卷、《痘疹庸谈广编》十卷行世。对痘疹病颇有个人见解。
-
四明医案
《四明医案》为医案著作。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本书仅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证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篇》中。
-
扫叶庄医案
《扫叶庄医案》为医案著作。四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及清抄本。
-
脉诀纂要
《脉诀纂要》脉学著作。一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五),清·冯兆张纂辑。此书以《内经》理论为据,结合个人见解,分述脉位法天、脉论、七诊之法、论脉紧要诸条、太素脉说、删润脉诀等内容。
-
楼全善
楼全善即楼英。楼英为明代医学家。一名公爽,字全善。萧山(今属浙江)人。著有《医学纲目》一书,其中载针灸基本理论和治法,所论经络,有独自见解。
-
补注难经
《补注难经》医经著作。二卷。宋·丁德用补注。原书已佚,但丁氏的见解大多保留于《难经集注》中。
-
卢子颐
卢子颐为明代医学家。字子繇,一字繇生,号晋公,自号芦中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对针灸颇有独到见解,长于手法,每为人针治,必疲倦数日。著《学古诊则》等。
-
订正金匮要略注
《订正金匮要略注》为金匮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八卷(《医宗金鉴》卷十八~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方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见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的见解。卷末为正误存疑篇,对存疑的28条原文一一加以辨析,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