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豆蔻散
用法用量:每服2克,米饮或汤调下,空腹时温服。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千金》,名见《仙拈集》卷一《百一》卷六:豆蔻散:处方:陈粟米1两,肉豆蔻(面裹煨)半两,五味子半两,赤石脂(研)半两。用法用量:生姜汤调服。附注:将本方改为丸剂,名 豆蔻丸(见《普济方》)。
-
豆蔻汤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豆蔻汤:处方:丁香枝杖七斤,甘草(炒)十一斤,白面(炒)六斤,肉豆蔻(面裹.功能主治:伤寒发汗后,胃气不和,心下结痞,噫气食臭,胁下气满,虚鸣下利。主治:胸膈痞满,呕哕恶心,腹胁刺痛,短气噎闷,噫气吞酸,不思饮食,一切气痰。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缓缓呷。
-
草豆蔻汤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草豆蔻汤:处方:草豆蔻(去皮)木香桂(去粗皮)芎藭赤芍药白术槟榔(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30克当归23克(锉,炒)制法:上九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腹部胀痛,肠鸣,不思饮食。功能主治:和胃下气。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豆50粒,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
沉香煮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沉香煮散:处方:沉香(锉)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楝实(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炒)1两。功能主治:膈气呕逆,饮食不下,心胸痞满。附注:沉香豆蔻散(《鸡峰》卷十二)、沉香白豆蔻散(《普济方》卷十四)。
-
胃泄
胃泄病名。又称胃泻。主证大便完谷不化。出《难经·五十七难》。《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素问玄机气宜保命集》治用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