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刺
点刺为刺法名。指将针快速刺入后即行退出,针刺较浅,时间短暂,多用于井穴或刺络法中。《外台秘要》:“身中忽有痛处似打状,名日气痛……有赤气点,点刺出血也。”
-
四缝
5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四穴。四缝穴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百日咳、肠蛔虫症、手指关节炎等。四缝配中脘、章门、脾俞、胃俞、足三里、公孙,治疳积。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针刺四缝能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增加,而且可以促进肠管蠕动,解除肠管痉挛,并且有调节肝脏分泌胆汁的作用。
-
四中缝
概述:四中缝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四缝。5指掌面近侧指间关节横纹的中央,一手四穴。四缝穴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百日咳、肠蛔虫症、手指关节炎等。三棱针浅刺0.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针刺四缝能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含量增加,而且可以促进肠管蠕动,解除肠管痉挛,并且有调节肝脏分泌胆汁的作用。
-
而明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病症:商阳主治咽喉肿痛,耳呜耳聋,中风昏迷,热病,发热,高热,中暑,无汗,齿痛,下齿痛,青盲,颔肿,胸满,胸中烦闷,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肿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肠炎,急性腹泻,脑出血等。
-
商阳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病症:商阳主治咽喉肿痛,耳呜耳聋,中风昏迷,热病,发热,高热,中暑,无汗,齿痛,下齿痛,青盲,颔肿,胸满,胸中烦闷,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肿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肠炎,急性腹泻,脑出血等。
-
绝阳
商阳位于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主治病症:商阳主治咽喉肿痛,耳呜耳聋,中风昏迷,热病,发热,高热,中暑,无汗,齿痛,下齿痛,青盲,颔肿,胸满,胸中烦闷,喘咳,手指麻木,食指麻木,口干,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疟疾,高热不退,缺盆痛、肩痛、臂肿痛,肩痛引缺盆,急性胃肠炎,急性腹泻,脑出血等。
-
当阳
经外奇穴——当阳穴的位置经外奇穴——当阳穴的位置当阳穴取穴方法:正坐位或仰卧位,在瞳孔直上,入前发际1寸。理卒不识人、风眩、鼻塞。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脉肌支分布。2寸,透率谷,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同侧颞部。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针刺太阳、风池,可使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下降。
-
厉兑
厉兑穴属足阳明胃经井穴,配五行属金,金为土之子,“实则泻其子”,凡胃经实热证,泻本穴引火下行,以泻经热,治疗头面五官病及热病。厉兑主治神志、面口等疾患:如晕厥、癫狂、多惊好卧、梦魇不宁、口喁唇疹、鼽衄、齿痛、喉痹颈肿、心腹胀满、消谷善饥、黄疸、水肿、便秘、便血、热病等。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
前关
概述:前关为经穴别名。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 、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经外奇穴——太阳穴的位置经外奇穴——太阳穴的位置太阳穴的取法:正坐位或侧伏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治偏头痛向后平刺1~针入三分。
-
朱炎猛旭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红眼病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三棱针术
操作名称:三棱针术适应证:各种损容性皮肤病,尤其是疮痈红肿之热证和血淤证等,粉刺、黧黑斑、酒渣鼻,失眠多梦,口眼歪斜,面肌抽搐,针眼,各种妇科炎症性疾病。2.散刺法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10~3.挑刺法局部常规消毒,左手固定挑刺点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将针横向刺入穴位皮肤,挑破皮肤0.2~
-
天行赤眼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红眼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火针
火针古称其为燔针、焠刺、烧针、白针、煨针。而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强调火针的适应症为寒证和痹证,并且肯定了“焠刺”是刺法之一。文绍敦点刺穴位放血治疗足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研究认为血量越多效果越好。火针是从古代“九针”中的大针衍化而来。烧红后刺乳蛾、喉瘤体。
-
天行赤热症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天行暴赤
若日久不愈,每易并发黑睛星翳。疫热伤络:天行赤眼·疫热伤络证(epidemicredeyewithpatternofepidemicheatinjuringcollateral)是指疫热伤络,以患眼灼热疼痛,眼睑红肿,白睛赤丝鲜红满布,常见白睛有点状或片状之溢血,眵泪黏稠,兼有头痛烦躁,或便秘溲赤,苔黄脉数为常见症的天行赤眼证候。五、本病禁忌包眼。
-
目赤肿痛
指以眼目红肿涩痛为主症的一类急性眼病。目赤肿痛的治疗:针灸治疗:①体针: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③挑治:在肩胛间按压寻找敏感点,或在大椎穴旁开0.5寸处选点挑治。随证配穴外感风热—少商、风池,肝胆火盛—行间。耳针法:选穴眼神门耳尖或耳背静脉方法耳尖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日1~
-
少泽
所属部位:指端少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少泽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疾,瘛疭;三棱针点刺出血。
-
儿童过敏性鼻炎
概述:儿童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吸入外界过敏原而引起的以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环境:过敏性鼻炎季节性发作的诱因还在于环境中的过敏原的刺激,如花粉、室内尘土、真(霉)菌、动物皮屑羽毛、屋尘螨等都是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
-
脓性指头炎
②手指末节掌侧肿胀如“蛇头状”,胀痛或剧烈跳痛,下垂时加重,指头掌侧红肿,发硬及明显压痛。已化脓者用0.9%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用三棱针点刺排出脓液,嵌甲者,应先剪去部分指(趾)甲,肉芽增生用三棱针点刺破坏肉芽组织,然后用熏灸器熏灸创面30~此时多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全身不适、白细胞计数增加等。
-
八针一罐法
八针一罐法是将刺络法、拔罐法和毫针刺法配合运用的一种治病方法。属于针罐法之一。八针一罐法选穴以手、腹八穴为主,适用于治疗食物中毒、急慢性胃炎。痢疾、消化不良等病症。先用三棱针点刺手四穴(分别在两手拇指和中指指端的桡侧角)。若发现一穴不见出血,应重新点刺,再拔火罐,务使腹四穴皆见出血。
-
足窍阴
伸足取穴。仰卧或垂足,在足第4趾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处取穴;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等。治疗急性结膜炎: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窍阴,消毒后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在穴上速刺0.1~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玉液
概述:玉液:1.道家养生术语;《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玉液(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正坐张口,舌卷向上方固定,于舌面下,舌系带右侧之静脉上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
金津、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华池金津、神水玉液
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金津
金津穴取穴:正坐位,张口,在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处取穴。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刺灸法:点刺出血。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
-
中商
中商为经外奇穴名。出《江西中医药》。为三商之一。位于拇指背侧正中线,爪甲根后0.1寸处。一般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点刺出血。图8(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
淫热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灸治疗: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风热者加少商、外关;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火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灸治疗: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风热者加少商、外关;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刺血疗法
刺络疗法·刺血疗法:刺血疗法又称刺络疗法,是用三棱针、小眉刀、皮肤针等器具刺破病人身体上的一些浅表血管,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直接点刺法。《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指出:“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因此,必须根据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及运行情况,来决定是刺血及出血量的多少。
-
风火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风火眼的病因病机:风火眼为风热攻目所致。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针眼·脾虚湿热证
定义:针眼·脾虚湿热证(styewithpatternofspleendeficiencyanddampness-heat)是指脾虚湿热,以针眼屡发,硬结难溃、难消,面色少华,偏食,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症状:麦粒肿反复发作,但症状不重,多见于儿童,面色少华,好偏食,腹胀便结,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泻曲池清热解毒。
-
拔罐术
名称:拔罐术适应证:拔罐术适用于局部拔罐多用于风寒阻络证。若辨证取经配穴,可用于黧黑斑、粉刺及其他各种损容性疾病。2.闪罐用闪火法将罐子拔上后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5~4.针罐先施行针刺法,留针时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留罐10~5.刺络拔罐法先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点刺出血后,再将罐吸拔于点刺部位上,留罐10~
-
风热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灸治疗: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风热者加少商、外关;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燥火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灸治疗: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风热者加少商、外关;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狗眵眼
又名风热眼(见《幼幼集成》)、火眼(见《肘后备急方》卷六)、燥火眼(见佚名《抄本眼科》)、淫热眼(见佚名《抄本眼科》),俗称狗眵眼(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灸治疗:取睛明、太阳、风池、合谷等穴为主。风热者加少商、外关;耳针疗法:取眼、目1、目2、肝等穴,中强刺激,配合耳尖或耳后静脉点刺出血。
-
过敏原皮肤试验
名称:过敏原皮肤试验概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与周围环境中过敏原的吸入或其他途径的接触有密切的关系。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皮肤中肥大细胞和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结合有抗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4.点刺法(pricktest):(1)操作方法:先在皮试部位滴上一滴待测过敏原稀释液(浓度一般为皮内试验浓度的10~
-
急性胃肠炎
可分为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三型。2、注意与菌痢、阿米巴肠病、霍乱、沙门菌属感染、空肠弯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肠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及有关急腹症鉴别。6、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三焦俞、气海、大肠俞、曲池等。吐泻不止者,可加用点刺曲泽、委中出血。
-
疳积
疳积多由乳食无度,饮食不节,壅滞中焦,损伤脾胃,不能消磨水谷形成积滞,导致乳食精微无从运化,脏腑肢体失养,身体日见羸瘦,气阴耗损终成疳证;刺灸法:取四缝、足三里、天枢、脾俞、胃俞等穴为主,四缝用三棱针点刺后挤出黄色黏液。取中脘以和胃理肠,足三里扶土以补中气;随证配穴虫积—百虫窝,潮热—三阴交。
-
聚泉
概述:聚泉为经外奇穴名(jùquánEX-HN10)。正坐,张口伸舌,医者用无菌纱布固定舌头并牵出,于舌背正中缝的中点处取穴。聚泉穴主治病证:聚泉穴主治哮喘,咳嗽,久嗽,消渴,舌强,舌肌麻痹,吐舌,舌缓,味觉减退等。刺灸法:刺法:直刺0.1~或用三棱针点刺血。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
-
两商
两商为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出灵枢·本输》。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
足针疗法
1.0寸坐骨神经痛、荨麻疹、肩痛穴号位置针刺方法主治14足底小趾跟后1寸斜向下刺或直刺0.5~0.5寸心绞痛、哮喘、感冒19足内侧舟骨突起上凹陷中直刺0.5寸高血压、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20足背第二、三趾间后3寸直刺或斜向上刺2.0寸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21在足临泣与地五会穴连线的中点直刺或斜刺0.5~
-
胃区
概述:胃区:1.头针刺激区名;1.0寸深失眠、癔病、神经衰弱3足跟后缘正中线前4寸外旁1.5寸直刺或斜刺向下1.0~1.0寸腰腿痛、腓肠肌痉挛17解溪穴下2.5寸直刺或点刺0.1~2.0寸功能性子宫出血30足内侧舟骨突起下后凹陷中直刺1.0寸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附件炎穴号位置针刺方法主治34太白与公孙穴连线的中点横刺1.0~
-
季节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由花粉引起的一种接触性皮炎,好发于春、秋季节,女性多见。实验室检查:血清总IgE及特异性IgE水平可增高,花粉斑贴试验阳性。中医疗法:本病在急性皮炎期,呈红肿、水疱、糜烂、渗液者,系湿热挟毒之证,应予清热、利湿、解毒,用化斑解毒汤加减。
-
三棱针疗法
三棱针疗法是由砭石刺血法发展而来的,具有开窍泄热、宣通经脉、调和营卫,消肿止痛等作用,在针灸治疗中常作为必要的施术方法。三棱针疗法操作:三棱针取法于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一般由不锈钢制成,长约6cm,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
针眼·风热客睑证
定义:针眼·风热客睑证(styewithpatternofwind-heatlodgingineyelid)是指风热客睑,以初起眼睑局限性肿胀,微痒,微红,可扪及硬结,压痛,舌苔薄黄,脉浮数为常见症的针眼证候。少泽可点刺出血。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乃手足阳明经穴,有疏导患部郁热的作用;
-
十宣
拼音:shíxuān代号:EX-UE11十宣穴的别名:鬼城(《备急千金要方》)指端(《圣济总录》)手十指头(《圣济总录》)出处:《备急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手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一名鬼城。仰掌,十指微屈,于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处取穴。十宣配水沟、百会、合谷、太冲,治中风昏迷。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
-
内至阴
概述:内至阴为经外奇穴名,出自江苏省中医学校《针灸学》。位置:位于足小趾内侧,距趾甲根角旁约0.1寸,与至阴穴内外相对处。功能主治:主治小儿惊风、晕厥、脏躁等。刺灸法:一般直刺0.l~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当施行知热感度测定法时,以本穴代替足少阴肾经涌泉穴测定温热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