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甘仁
丁甘仁即丁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对外感热证颇有心得,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仲景方。平素善于运用和胃健脾、益气托毒以扶正祛邪。尤善于疗烂喉痧一症,以营卫气血辨证为纲,运用汗、吐、下、清,灵活机变,活人无数,并以其心得著成《喉痧证治概要》。近代名医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
-
丁泽周
丁甘仁即丁泽周。字甘仁,江苏武进孟河人。对外感热证颇有心得,宗《伤寒论》而不拘于仲景方。平素善于运用和胃健脾、益气托毒以扶正祛邪。尤善于疗烂喉痧一症,以营卫气血辨证为纲,运用汗、吐、下、清,灵活机变,活人无数,并以其心得著成《喉痧证治概要》。近代名医如秦伯未、章次公、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
-
王一仁
王一仁为民国时期医家,新安县人。早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主编《上海中医杂志》多年。原名晋第,曾从丁甘仁学习中医,改名依仁,浙江新安人。后与秦伯未、章次公、许半农等创办中国医药学院。曾任上海中医学会秘书长,并主编《上海中医杂志》,所著甚多,且曾与人合辑《神农本草经》。
-
曹颖甫
推崇《伤寒论》,为近代“经方派”之代表人物,于金元医家,以至唐以后对张仲景学术之发挥,均表异议,思想较为保守。曹颖甫与丁甘仁为莫逆交,常探讨医理,甚为相得。擅画梅,毕生风骨寓于画意,傲气凌然。著作:曹颖甫所著医书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理论透彻周详而又切实用。
-
丁仲英
丁仲英(1888~)近代医家。江苏武进孟河人,久居上海。丁仲英为丁甘仁次子,承医业,曾主持上海中医学院、中国医学院等,历任中央国医馆理事、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理事等。后侨居美国。1921年与陈存仁合编《康健论》两集。另有《丁仲英医案》抄本存世。
-
茆俊卿
茆俊卿,1959年5月出生,江苏省高邮市人。学医时间:1978年从医时间:1981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华佗、傅青主、丁甘仁、柳宝诒。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外科正宗》、《医学衷中参西录》、《傅青主女科》、《丁甘仁医案》、《柳宝诒医案》、《蒲辅周医案》。
-
恽铁樵
恽铁樵(1879-1935年)近代医家。恽体素弱,经中、西医诊治,未奏效。他先后两次开办“铁樵中医函授学校”,宣传他的主张,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才,并撰写了大量的医着,辑为丛书出版,书名为《药庵医学丛书》,共八辑,对温病、热病、妇儿科等方面中西医汇通的医治经验、方剂使用记录,还有医案记载等都留下宝贵的纪录。
-
申春悌
申春悌,1949年3月出生,江苏省金坛市人。学医时间:1968年从医时间:1971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李时珍、王肯堂、叶天士、吴鞠通、费伯雄、马培之、丁甘仁。最喜欢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妇科准绳》、《温病条辨》、《孟河四家医案》。
-
丁甘仁医案
《丁甘仁医案》为书名。丁甘仁撰。六为内科杂病、时病;卷七妇科;分列伤寒、霍乱、调经、脑疽等多种病证,收载病案约400例。治外感病能融会伤寒与温病的辨证治法;对外科病症亦注重整体,辨虚实寒热,内、外治相结合。有的版本附有《喉痧症治概要》,对喉痧的病因、病理、治疗阐发甚详。本书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排印本。
-
本草征要
《本草征要》为药物学著作。卷二为《四言脉诀》,补原着之缺略,正传本之差讹,仍旧者十之二三,新改者十之七八,并以〈脉法心参〉附于后,记临症之得乎心而应乎手者与得乎心而不能喻诸口者,一一详加记载,而以色诊附焉。第二卷为形体部分与专科,即分头、面、七窍、四肢、百骸以及外科、伤科、女科、儿科等。
-
经闭黄疸
丁甘仁《女科医案》:“室女经闭,肝失疏泄,宿瘀内阻,水谷之湿逗留,太阴、阳明、厥阴三经为病,始而少腹作痛,继则脘胀纳少,目黄、溲赤,肌肤亦黄,大便色黑,现为黄疸。久则恐成血臌,急宜健脾逐湿,祛瘀通经。方用苍术、大腹皮、苏木、陈皮、厚朴、桃仁、延胡索、赤茯苓、茵陈、红花、泽泻,青鳞丸吞服。”
-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
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医学论文汇编。本书刊论文十一篇。介绍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陈筱宝、张骧云、范文虎、费绳甫、恽铁樵、徐小圃及奚咏裳、夏应堂等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渊源和临床经验。其中以审病论证、立方用药等方面的各家所长为重点。对读者颇有启发。1962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丁济万
丁济万(1903~名秉臣,出生于上海,为丁甘仁长孙。1931年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学精临床各科,尤擅伤寒时病。整理有《丁甘仁医案》传世。丁济万1931年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及上海国医学会理事长,并主持上海华隆中医院,南北广益善堂等机构。其临证经验极为丰富,学精临床各科,尤精内、外、妇、儿诸科,擅伤寒时病。
-
马培之
马培之(1820~1898)为清代医学家,名文植。精医术,为孟河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随祖临证16年,尽传其学,以内、外、喉三科见长。尝云:“看症辨证,全凭眼力;撰《外科传薪集》。另经评述之医书有《马评外科证治全生集》、《急救百病济世回生良方》2卷(1893)等。从学弟子甚众,著名者如丁甘仁、贺季衡、邓星伯等。
-
孟景春
孟景春,1922年7月出生,江苏省张家港市人。学医时间:1940年从医时间:1945年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叶天士、丁甘仁、张锡纯等。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傅青主女科》、《医宗金鉴》、《临证指南医案》、《医学衷中参西录》。既要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也要有精益求精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