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集
《文集》为医论著作。清·陆懋修(九芝)撰于同治五年(1866)。内容包括医家传记、前人学术思想及医著评述、医药理论、伤寒、温病、妇儿诸科杂病证治笔记及个人医案等。书中《补后汉书·张机传》是我国第一部张机传记。现存稿本、光绪十年(1884)《世补斋医书》初刻本等多种刊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针灸秘要
《针灸秘要》为书名。明·凌千一撰。见清《遂初堂文集》。书佚。
-
针灸集要
《针灸集要》为书名。明·凌贞侯撰。书佚。见清《遂初堂文集》。
-
陈汉平
福建闽侯人。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实验针灸分会理事长,《上海针灸杂志》编委会主任,《中国中医药年鉴》副主编,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等。主要著作有《中国针灸年纪》《针灸之道一陈汉平文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针灸分册》《针灸临床研究进展》《新编中国针灸学》等。
-
中医人物辞典
《中医人物辞典》为中医学工具书。李经纬主编。其素材多取自历代医著、经史典籍、文集笔记、地方志、佛学及道学著作等。每个人名条目的释文包括:人物的生卒年(或朝代)、字号别名、籍贯、学历和经历、医学成就、学术思想、医术渊源、世系师承、教授门生、学医亲属,以及著作及其成书年代、卷数、存佚情况等等。
-
内经难字音义
《内经难字音义》为《世补斋医书》系列丛书之一。清·陆懋修撰。刊于1884年。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3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5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5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12卷(原书6卷,另6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2卷,《伤寒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回澜说》、《时节气候决病法》各1卷)。
-
内经遗篇病释
《内经遗篇病释》为《世补斋医书》系列丛书之一。清·陆懋修撰。刊于1884年。包括《重订傅青主女科》3卷,《重订戴北山广温热论》5卷,《重订绮石理虚元鉴》5卷,《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12卷(原书6卷,另6卷包括王氏所撰《伤寒论附余》2卷,《伤寒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回澜说》、《时节气候决病法》各1卷)。
-
陆懋修
陆懋修清代医家。著成《世补斋医书》,包括《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义》。且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
李濂
李濂明代医家(1488-1566年)。字川父,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尝收集历代医家事迹,著《医史》十卷,其前五卷系录自《左传》、《史记》以迄于金元之李杲,共收医家五十五人之医疗事迹。又为张机、王熙、王冰、王履、戴元礼、葛应雷等医家补写传记。另有诸家文集起自张扩至张养正共十人,亦加收入,共录医家七十一人。
-
大医精诚
《大医精诚》为书名。谢阳谷编撰。2001年9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编辑出版这本画册和文集,既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总结,也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成果展示,更是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荟萃和升华。
-
焦循
焦循(1763-1820年)清代学者。字理堂(或作里堂),晚号里堂老人。尤擅易学、算学,亦精医理。辑有《吴氏本草》一卷(1792年),多取材于《太平御览》等,今存其手校稿本。尝与名医李炳交厚,将李炳医案集成《李翁医记》二卷。李氏之书稿《辨疫琐言》书稿则由焦氏子抄录传世。另著有《雕菰楼文集》。
-
真德秀
真德秀(1178-1235年)南宋学者。字景元,后改景希。浦城人。尊朱熹学派,人称西山先生。撰有《西山甲乙稿》、《大学衍义》、《西山文集》等书。其《真西山选先生卫生稿》通俗易懂,为养生佳篇。
-
童第周
195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其中对细胞质在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学术成就。其著作《童第周文集》、《生物科学与哲学》现存于宁波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甬籍名人名作库”。童第周二十八岁时留学比利时,他的老师布拉舍多年来从事剥除青蛙卵膜的手术,却没有搞成。
-
王炎
王炎(1138~1218)为南宋文学家,字晦叔,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历任潭州教授,临江通判、太学博士、军器监中奉大夫等职。著作甚富,总题《双溪类稿》,其中有所注《伤寒论》等,已佚。惟《双溪文集》存世,中有“运气论”等。所辑《本草正经》三卷,为《神农本草经》最早辑本,今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