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氏
方氏为明代女医生。歙县(今属安徽)人。夫程相(字子位),精医术,诊验不可胜举。程相父程邦贤、母蒋氏皆长于幼科,方氏亦精于此。内持家务,外诊婴儿,求治者盈门,每年治愈者不下千人,时人评程门医术有“妇胜于夫”之说。
-
方原庵
方原庵(1866-1946年)清末至民国间医家。安徽怀远县人。先业儒,后攻医,精于医术,活人无数。适值清末疾疫流行,方氏殚力救治,全活者甚众。尝著《方氏验方集》,未见行世。
-
蹄盖蕨属
中文名蹄盖蕨属拼音名tigaijueshu拉丁名Athyrium中国植物志03(2):98属下物种阿里山蹄盖蕨、百山祖蹄盖蕨、宝兴蹄盖蕨、篦齿蹄盖蕨、波密蹄盖蕨、薄叶蹄盖蕨、仓田蹄盖蕨、苍山蹄盖蕨、藏东南蹄盖蕨、察陇蹄盖蕨、察隅蹄盖蕨、长柄蹄盖蕨、长江蹄盖蕨、长江蹄盖蕨(原变种)、长尾蹄盖蕨、长叶蹄盖蕨、齿尖蹄盖蕨、翅轴蹄盖蕨
-
尿磷
尿磷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尿磷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尿液检查化验取材:尿液尿磷的测定原理:硫酸亚铁钼蓝比色法:以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在无蛋白滤液中加入钼酸铵试剂,与无机磷结合成磷钼酸盐复合物,再以硫酸亚铁为还原剂、还原成蓝色化合物,进行比色测定。使用雄激素、合成类激素及某些利尿药物时,血磷升高。
-
绛雪丹
功能主治:小儿阳毒,烦躁,吐血,衄血,渐生赤斑。功能主治:喉风肿痛,重舌,重腭,牙痈,悬痈,燕口,舌疔,及喉癣,喉疳溃烂者。摘录:《卫生鸿宝》卷二引《方氏喉科参指掌》《普济方》卷三八四引《全婴方》:方名:绛雪丹组成:芒消1两,朱砂1两。主治:小儿诸热阳盛,发狂躁,眠卧不安,目赤烦渴。
-
方贤
方贤为明代医家。曾任太医院院判。其前任院判董宿曾辑集各家效方,因病故去,未及完稿。方氏遂继承其志,与御医杨文翰共商此事,重加订正,去其中前后矛盾者,删繁而无用者,补其所不及欠缺者,终成一帙,名《奇效良方》六十九卷,分六十四门,收方七千有余,分门别类,甚切实用,书中之“疱疹论”另有单行本。
-
蒋氏
蒋氏为明代女医生。其夫程邦贤精儿科,蒋氏深得其夫医学秘妙,且能行外科手术。有一初生七日小儿,粪门(肛门)无孔,腹胀将绝。询知出生时尚能饮,断为脏腑无隔,仅谷道未分。遂以外科刀具斟酌准确部位刺穿,胎屎随出。又用绵纱条蘸蜂蜜时时通畅润滑,以防复闭,乃得痊愈。蒋氏次子程相、媳方氏均精医术。
-
淫羊藿属
中文名淫羊藿属拼音名yinyanghuoshu拉丁名Epimedium中国植物志29:262描述EpimediumL.淫羊藿属,小檗科,23种,分布于北温带,我国有13种,广布于各省,其中淫羊藿E.grandiflorumMor.、心叶淫羊藿E.brevicornumMaxim.和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Siel.etZucc.)Maxim.多年生草本;花瓣4,蜜腺状,有距;蒴果背裂。
-
方夷吾
方夷吾即方导。方导(12世纪)为南宋人。字夷吾,号觉斋居士。以数十年家藏名方分门编类,于1197年(庆元三年)编成《方氏集要方》二卷。
-
伤寒论条辨
概述:《伤寒论条辨》为伤寒著作。明·方有执撰。刊于1592年。主要内容:方氏认为《伤寒论》一乱于王叔和的重编,再乱于成无己的注释,失去仲景原著伤寒兼杂病的完整性。遂予重新编注、考订,并调整了若干条原文的篇次,删去了《伤寒例》一篇,将太阳病纳为“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感、营卫俱伤”三种。建国后有排印本。
-
王旭高临证医案
《王旭高临证医案》为书名,四卷,分26门。清·王泰林编,方耕霞整理。刊于1898年。本书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其中连续复诊医案颇多,可以前后推究,看出药效与病情的转变。案后附方氏所加按语,每门后又有小结,有助于领会治案精神。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丹溪心法附余
《丹溪心法附余》为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论缀于《丹溪心法》各门之后,所选诸论大多能与朱氏学术经验互相发明、补充者。刊本颇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里东丸
自然铜性燥破血,用以逐败恶之血,六者去瘀生新,安神定痛,分两次之者,治伤之条目也。草乌用以祛经络之风,从表而出;全蝎用以直攻破损之处,消散内风;统论全方,虽非控经定证,然其调折伤之法井井有条,先退肿,后定痛,腐其坏肉,祛其恶血,散其风,活其血,俾经脉流通,则气血调畅,脂膏流着于伤处,其骨自接也。
-
唇柱苣苔属
唇柱苣苔属,苦苣苔科,80种,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有两广唇柱苣苔C.sinensisLindl.等30种,产西南部至东部。草本,有或无地上茎;花美丽,排成聚伞花序或单花;发育雄蕊2枚,花药通常靠合,药室顶端汇合;退化雄蕊2-3或缺;胎座2裂,裂片伸入子房中央隔成不完全4室;蒴果长线形,室背2瓣裂。
-
郑重光
郑重光(1638-1716年)清代医家。叹时医之术不精,遂博览《内经》以下诸医书,彻悟医理,治病有奇效。临证详慎周密,于伤寒、温病尤多发明。尝取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删其繁复,增入喻昌、张璐、程郊倩诸家之说,附以己见,撰《伤寒论条辨续注》十二卷(1705年)以补方氏之未备。又参校柯琴《伤寒论翼》两卷。
-
郑承瀚
郑承瀚清代喉科医家。性好医学外,通地理,尝遍游楚、豫、江、浙等地,获传方,用之多效,兼擅幼科、痘科与针灸。嘉庆九年(1804)与方成培博采古方,增订方氏原著《重楼玉钥续编》两卷。书中详论喉科虚证,以及喉科色脉辨证。又著《喉白阐微》一卷(1797年)。
-
方导
方导为(12世纪)南宋人。临汀(今属福建)。先于江淮、闽广一带任官职,因爱好医方,后归里致力研究医方,以其家藏方书,结合个人心得,整理成《方民集要方》二卷,未见刊行。以数十年家藏名方分门编类,于1197年(庆元三年)编成《方氏集要方》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