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进化
突发进化一词是劳埃德·摩根(C.LloydMor-gan)(1922)提出的,是把形态心理学的原理用于进化理论的一种学说,也可以说是把黑格尔(Hegel)的辩证法用于自然界的一种学说。突发论的理论基础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即地球上的原初的物质中已大致存有向生命发展的方向性。
-
新拉马克主义
新拉马克主义neo-Lamarckism是由帕卡德(A.S.Packard)创造的,作为发展拉马克学说所提出的进化学说的总称。这个学派以获得性遗传的主张为中心,但是拉马克学说本身包含有多种要素,所以新拉马克学派的学者中间也有各种见解。Ngeli(C.Ngeli)也以相似的观点提出“完成化原理”,发展了定向进化的思想。
-
单源进化
关于单源和多源的概念虽有各种问题,但单源进化一般是指生物物种由同一类型的祖先进化而来。实际上,物种间如无杂交,则物种的由来应是严格的单源系统,但对作为古人类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的化石标本物种的确定是相当困难的,明确讨论系统与亲缘二者的关系也是不可能的。
-
待机分生组织学说
待机分生组织学说是R.Buvat(1952)的学说,他认为在茎梢的茎尖分生组织的最顶端部位,在营养期间由于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这个部位并不为茎、叶的形成而进行细胞的营养供应。在法国,这个学说的支持者虽多,可是根据细胞分裂相的观察,DNA前体物质的吸收,以及对活体苗端表面的观察,也有许多相反的论断。
-
头尾梯度
头尾梯度亦称前后梯度。是指动物胚胎或低等动物成体沿头尾轴所呈现的物质浓度和生理活性的梯度。由C.M.Child学说发展来的J.S.Huxley和G.R.DeBe-er的梯度学说,认为头尾梯度与背腹梯度一样,对胚胎的轴性决定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
细胞连锁说
细胞连锁说是有关神经纤维起源的学说之一。主张多数细胞构成连锁而参与神经纤维的形成,各细胞胞浆所形成的原纤维,集合起来而形成1条神经纤维。多数学者过去曾支持这种学说。但是由W.His(1886—88)和S.Ramonycajal(1890)所支持的细胞突起说,通过R.Harrison(1907.1910)的实验得到了证实,现在为一般所公认。
-
阿伏加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同数的分子,这就叫阿伏加德罗定律。它在原子、分子学说的形成和原子量测定等方面都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例如,在同温同压下,2体积氢气跟1体积氧气完全化合,生成2体积的水蒸气根据阿伏加德罗的假说,可推知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
-
延龄纂要
《延龄纂要》为养生类著作。清·罗福至撰。本书在继承《内经》养生学说的基础上,博采诸家之长,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将养生理论、有效方药及气功导引融为一体,形成综合性的摄生保健学说。其理论简洁精当,其方药冲和有效,其功法动静结合,故而切实可行,对养生保健有一定参考价值。
-
金匮要略述义
《金匮要略述义》金匮著作。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进行注释。补充了赵以德、周杨俊、朱光被等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
-
裘沛然
裘沛然为现代中医针灸学家。浙江慈溪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届“上海市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理论和临床研究,在中医基础理论、各家学说、针灸经络、养生等领域颇多见解。主要著作有《新编中国针灸学》《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针灸学讲义》等。
-
伤寒派
伤寒派为古代医学的一个学术流派。自从汉代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以来,后世医家,对该书加以注释、发挥者颇多。使仲景的伤寒论学说得以不断发展。明清以来,温病学说逐渐兴起并形成独立的学术派别。伤寒与温病之间的学术争鸣推动了伤寒学的发展。对外感热病尊张仲景伤寒学说的自成一大派,后世称之为伤寒派。
-
间断平衡论
间断平衡论是一种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反对达尔文“渐变论”的进化学说。1972年由美国古生物学家艾尔德莱奇(N.Eldredge)和古尔德(S.J.Gould)提出。在短时期内发生骤变之后,又在长时期内进行相对稳定的渐变。目前,虽然有不少学者支持间断平衡论,但也有一些综合进化论者表示反对,争论还在
-
情欲
情欲养生习语。指人的各种情感和本能欲望。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养生学比较强调节制情欲。其中,道家养生学说、道教全真道内修学说、儒家宋明理学修身之道及佛教禅定之说等对此要求甚为严厉,医家养生学说也深受影响。
-
冯德甫
冯德甫即冯润身。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冯润身
冯润身为现代针灸家。字德甫。河北宁晋县人。临床上主张针药并用,对“子午流注”学说研究较深。
-
包围学说
包围学说是W.Hofmeister(1851)提出的说明茎叶关系的学说。认为茎上有原来的主轴,其周围为叶的基部所包围。该学说是关于茎和叶的二元说,与叶性学说(phytonictheory,phytonism)相对立。现在来看,可以说是重视小叶起源的学说。包围学说与茎周学说相似,但根本思想不同。
-
恬淡虚无
恬淡虚无出《素问·上古天真论》。指生活淡泊质朴,心境平和宁静,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物我两忘的境界。原为道家所尊奉的养生的根本途径,后被道教养生学说所袭用。中医养生学说也深受其影响,这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多处反映。
-
突起学说
突起学说是F.O.Bower(1908)为说明叶的起源所提出的与顶枝学说相对立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叶是原始陆生植物茎表面的突起逐渐发展而来,从Psilo-phyton等茎表突起,到Asteroxylon突起那种维管束具有短的分枝为中间型,至Baragwanathia的叶时已经完成。
-
脏象学说
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与外在征象的学说。
-
病机学说
病机学说是研究和探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机理的学说。
-
春化阶段
按照发育阶段学说,一、二年生植物的发育过程分为二个阶段,其第一阶段即为春化阶段。亦称温度阶段(或温期)。冬小麦经春化处理就能通过这个阶段。而春小麦在常温下就能通过这个阶段。
-
经络电通路假说
经络电通路假说为经络实质假说之一,指把经络作为电流通路的学说。
-
中风斠诠
《中风斠诠》为书名,3卷。张山雷撰于1917年。卷1中风总论;卷2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卷3古方评议。书中以中医理论为主,参照西医学说,对中风病的辨析与治疗论述颇详。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1933年重订本印行。
-
叶秋渔
叶秋渔即叶劲秋。1955)为近代医家。浙江嘉善人。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编审委员。著有《中医基础学》、《伤寒论启秘》、《仲景学说之分析》、《针灸述要》等书。
-
金匮要略今释
《金匮要略今释》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
蛃型幼虫
蛃型幼虫亦称衣鱼型幼虫。在昆虫的幼虫中,具有3对胸足及尾须的像似衣鱼的细长体形,腹足缺如,称为蛃型幼虫。行动一般很活泼。也有认为是原始的幼虫型,但据贝尔莱赛的学说是从蛃型幼虫(即寡足型幼虫)发展而来的类型。
-
脉贯
《脉贯》脉学著作。九卷。清·王贤撰。刊于1711年。王氏论述脉法。采摭《难经》要旨以为提纲,并广引诸家学说以阐脉理。删繁纂要,附述己见以求脉理贯通。现存清刻本。
-
疡科选粹
《疡科选粹》外科著作。明·陈文治撰。刊于1628年。本书系精选历代外科各家学说参以作者临床经验编纂而成。包括外科、皮肤科、五官科及伤科的各类病证共分111篇,所载方药多切于实用。本书除一般坊刻本外,另有徐大椿的评点本。现存明清刻本。
-
景岳全书发挥
《景岳全书发挥》综合性医书。题名清·叶桂撰(一作姚球撰)。刊于1844年。本书重点是对张景岳所主张的温补学说提出了不少论评,但其批评未必中肯,故本书未能造成较大影响,只不过是不同学派辩论之作。现有清刻本、近代石印本。
-
刘温舒
刘温舒(11世纪)为宋代医家。履贯欠详。曾任朝散郎太医学司业等职,根据五运六气学说,与医学理论相揉合,撰《素问论奥》、《运气全书》、《素问入式运气论奥》等书。另有《素问遗篇》,均有刊本行世。
-
程式
程式明代医家。字心源,号建武居士、道承、若水。江西南城人。精研医学经典,尤推崇金元四家学说,并能融会贯用于临证之中。撰有《程氏医彀》十六卷(1579年)。为医学入门类书籍。
-
陈长卿
陈长卿明代医家。字养晦,楚黄人。精研仲景之学,以其学说甚难理解,难于入门,遂以己验及理解著成《伤寒五法》,现有《十竹斋刊袖珍本医书》本行世。
-
脉理正义
《脉理正义》脉学著作。明·邹志夔撰。刊于1635年。邹氏汇集诸家学说阐析脉理,卷前列辨脉十篇,颇多个人心得体会。其三卷、四卷曰类证,详其使用也;其五卷曰萃经,搜其故典也;其六卷曰外诊,估诊之不逮也。”邹氏立论多宗《内经》、《脉经》,于后世诸家,推重滑寿《诊家枢要》。现存康熙刻本。
-
脉理存真
《脉理存真》脉学著作。清·余显廷校订。刊于1876年。余氏叔祖父余燕峰曾以《诊家枢要》为基础,杂采诸家学说,详辨脉象,编成《脉理》一书。显廷据《脉理》予以校订补充。书成,其父余丽元定名《脉理存真》,并撰滑伯仁先生传一篇附于卷前。现存清刻本。
-
读过伤寒论
《读过伤寒论》伤寒著作。陈伯坛撰。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此编对《伤寒论》的原文注释较全面,每能阐发经义,并品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卷之首”谈《内经》及《伤寒论》读法,颇具新见。现有1930年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方隅
方隅为明代医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方谷为当地医官。他曾将方谷平日著述编集成册,并由方谷校正,称为《医林绳墨》。系集自《内经》、仲景学说之下,诸名家之医论,并酌参其个人见解,主要为内科诸病,间亦兼及外、妇、儿诸科,有一定影响。
-
程辉
程辉金代官吏(1114-1196年)。字日新。蔚州灵仙(今河北蔚县)人。世宗(1161-1189年)时任参知政事。为人倜傥敢言,博学,尤好论医,崇尚刘完素学说,善用寒凉药治病。
-
汪文绮
汪文绮清代医家。字蕴谷,安徽休宁县人。世医出身,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之学说。尝著《杂证会心录》,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另有《脉学注释汇参证治》,又名《卫生弹求集》、《秋香馆求集汇参证治》现有刻本行世。
-
叶劲秋
叶劲秋为近现代医家(1900-1955年)。字秋渔,浙江嘉善县人。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编审委员。著有《中医基础学》、《伤寒论启秘》、《仲景学说之分析》、《针灸述要》等书。
-
细胞国家学说
细胞国家学说是微尔和(R.Virchow)的学说,主要是说生物个体就象是由细胞这样的各个国民所组成的国家。
-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
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学说是中医关于女性生殖生理机能调节的假说。见肾主生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