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腕骨
手外侧腕前起骨名腕骨,骨穴同名。快速取穴:微握拳,掌心向胸,由后溪(握拳,小指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襞突起,其尖端处即是后溪穴)向腕部推,摸到两骨结合凹陷处即是腕骨穴。穴位解剖:腕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手筋膜、小指展肌。腕骨主治头痛,项强,目翳,耳鸣,疟疾,黄疸,消渴,胁痛,指、腕关节挛痛等。
-
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
手术名称: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别名:腕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分类:骨科/其它骨与关节疾患手术/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7401概述: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用于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术毕应仔细修复切开的关节囊,以免假体移位。
-
腕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
手术名称: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别名:腕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分类:骨科/其它骨与关节疾患手术/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1.7401概述:月骨摘除并用硅橡胶假体置换术用于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术毕应仔细修复切开的关节囊,以免假体移位。
-
拇指腕掌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拇指掌腕关节融合术别名: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术;因此,腕关节融合分:桡腕(桡、舟、月骨)、腕骨间(舟、月、头骨)、掌腕(腕和掌骨)、全腕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多指全腕融合术。凿除第1掌骨和大多角骨关节面,对合骨端,上克氏针交叉固定(图3.15.3.3-4,3.15.3.3-5),或钻孔用螺丝钉固定(图3.15.3.3-6)。
-
拇指掌腕关节融合术
手术名称:拇指掌腕关节融合术别名: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术;因此,腕关节融合分:桡腕(桡、舟、月骨)、腕骨间(舟、月、头骨)、掌腕(腕和掌骨)、全腕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多指全腕融合术。凿除第1掌骨和大多角骨关节面,对合骨端,上克氏针交叉固定(图3.15.3.3-4,3.15.3.3-5),或钻孔用螺丝钉固定(图3.15.3.3-6)。
-
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术
手术名称:拇指掌腕关节融合术别名: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术;因此,腕关节融合分:桡腕(桡、舟、月骨)、腕骨间(舟、月、头骨)、掌腕(腕和掌骨)、全腕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多指全腕融合术。凿除第1掌骨和大多角骨关节面,对合骨端,上克氏针交叉固定(图3.15.3.3-4,3.15.3.3-5),或钻孔用螺丝钉固定(图3.15.3.3-6)。
-
拇指掌腕关节固定术
手术名称:拇指掌腕关节融合术别名:拇指腕掌关节融合术;因此,腕关节融合分:桡腕(桡、舟、月骨)、腕骨间(舟、月、头骨)、掌腕(腕和掌骨)、全腕融合术。腕关节融合术多指全腕融合术。凿除第1掌骨和大多角骨关节面,对合骨端,上克氏针交叉固定(图3.15.3.3-4,3.15.3.3-5),或钻孔用螺丝钉固定(图3.15.3.3-6)。
-
腕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和腕关节融合术
中部8块腕骨,远端5个掌骨基底,这5块骨头由关节囊和许多韧带连结起来,关节腔互相沟通,一旦发生结核病变,全部关节很快受到影响。各腕骨的血液供应很差,关节周围缺乏肌肉保护,受到结核菌侵犯极易发生坏死,更易通过关节囊侵犯腱鞘,影响手指功能,或穿破皮肤形成慢性窦道,导致混合感染,故临床上以全关节结核多见。
-
腕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或融合术
中部8块腕骨,远端5个掌骨基底,这5块骨头由关节囊和许多韧带连结起来,关节腔互相沟通,一旦发生结核病变,全部关节很快受到影响。各腕骨的血液供应很差,关节周围缺乏肌肉保护,受到结核菌侵犯极易发生坏死,更易通过关节囊侵犯腱鞘,影响手指功能,或穿破皮肤形成慢性窦道,导致混合感染,故临床上以全关节结核多见。
-
腕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及关节融合术
中部8块腕骨,远端5个掌骨基底,这5块骨头由关节囊和许多韧带连结起来,关节腔互相沟通,一旦发生结核病变,全部关节很快受到影响。各腕骨的血液供应很差,关节周围缺乏肌肉保护,受到结核菌侵犯极易发生坏死,更易通过关节囊侵犯腱鞘,影响手指功能,或穿破皮肤形成慢性窦道,导致混合感染,故临床上以全关节结核多见。
-
上肢关节
上肢关节是人体上肢的关节。主要有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结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弛,是全身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关节。关节囊前后松弛,两则由韧带拉紧,主要做屈伸运动。桡腕关节由桡骨下端,尺骨下关节盘与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尺骨下端不直接参加构成);
-
月骨无菌性坏死
疾病别名Kienbockk病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月骨无菌性坏死又称Kienbockk病,好发于20—30岁之青年人,此时骨骺已闭合,故不属于骨骺的慢性损伤,而是骨的慢性损伤。周围腕骨有骨质疏松。症状体征1、缓慢起病,腕关节胀痛、乏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地随疼痛加重,腕部渐肿胀,活动受限而无法坚持原工作。
-
尺骨延长术
手术名称:尺骨延长术别名:lengtheningofboneofulna分类:骨科/其它骨与关节疾患手术/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8.3301概述:尺骨延长术用于腕月骨、舟骨的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1.臂丛阻滞麻醉。拆除管形石膏后,继续用前臂石膏托固定直至骨愈合。
-
尺骨远段切除术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
为矫正畸形,需行尺骨远端切除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该手术常与背侧腱鞘滑膜切除术、肌腱转移及腕关节滑膜切除术联合应用。在尺侧切断腕背伸肌支持韧带,并翻向桡侧。辨认出向掌侧半脱位的尺侧伸腕肌,该肌腱位于腕尺侧,其腱鞘滑膜增生膨隆明显,在个别病人中,该肌腱可因病变侵蚀而断裂。
-
尺骨远端切除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
为矫正畸形,需行尺骨远端切除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该手术常与背侧腱鞘滑膜切除术、肌腱转移及腕关节滑膜切除术联合应用。在尺侧切断腕背伸肌支持韧带,并翻向桡侧。辨认出向掌侧半脱位的尺侧伸腕肌,该肌腱位于腕尺侧,其腱鞘滑膜增生膨隆明显,在个别病人中,该肌腱可因病变侵蚀而断裂。
-
尺骨下端切除术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
为矫正畸形,需行尺骨远端切除及下尺桡关节重建术,该手术常与背侧腱鞘滑膜切除术、肌腱转移及腕关节滑膜切除术联合应用。在尺侧切断腕背伸肌支持韧带,并翻向桡侧。辨认出向掌侧半脱位的尺侧伸腕肌,该肌腱位于腕尺侧,其腱鞘滑膜增生膨隆明显,在个别病人中,该肌腱可因病变侵蚀而断裂。
-
高骨
概述:高骨: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地有山石,人有高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王冰曰:“高骨,谓腰高之骨也。”解剖名桡骨茎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腕骨…出《针灸大成》。位于手腕掌侧桡侧缘,桡骨茎突部。一般沿皮刺0.3~
-
脘骨
脘骨即腕骨。脘,即腕,形近而误。《琼瑶神书·男女膝盖疼痛一百七十二法》:“脘骨能使气上下,膝盖出血按补中。”腕骨为骨名。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所指类似现代解剖学同名骨,共8块。
-
月状骨骨软骨病
概述:月骨骨软骨病,又称月骨无菌性坏死。对有严重骨关节炎者,可作近排腕骨切除,桡腕关节融合或全腕关节成形术等。本病好发于体力劳动者,尤其在使用有振动的工具如风镐等,有的病人有腕部或手背受伤史,因而急、慢性损伤因素常被考虑为主要的发病原因。2条较细的血管供给营养,他认为这种月骨容易发生无菌坏死。
-
同源
同时,在同源的认定上被加上了来源于同一胚层的胚胎学事实,以后又加上了对具有同样发生能力的胚区,在同样造形影响作用下所生成的器官互为同源的实验形态学的标准。并且同源的概念由上述以器官为主的关系扩展到染色体组(相同染色体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和各种生物化学物质(生化的同源)等等。
-
蜥螈
蜥螈是从二迭纪前期地层中发现的小四脚动物。头骨与迷齿类型两栖类的楔椎目(Embolotmeri)类似,在高的头骨后部有调节鼓膜的耳突起。组成头骨的各骨也同迷齿类一样,有枕颗一个,在上颌骨表面和下颌骨周边具有迷齿类类型的齿,但是头骨以外的椎骨、肩胛骨、肠骨、上腕骨、指骨等很多类似原始爬行类的特征。
-
手盘出
见《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又名手掌根出臼。又名手腕失落、手 手腕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仆、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痛好转后,可用海桐皮汤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触手冠
触手冠系拟软体动物包围口的触手环的基座。苔藓虫类之触手冠呈简单的环形,菷虫类的触手冠是以口为中心在左右形成复杂的螺旋。腕足纲中的有关节类(Coptotbyrisgrayi等)具支持触手冠的石灰质腕骨,附着于背壳。菷虫类的触手冠上具有称为总担器(lophophoralorgan)的功能不明的腺样构造。
-
手㬹手腕骨出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之畸形较著者。又名手掌根出臼。又名手腕失落、手 手腕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仆、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痛好转后,可用海桐皮汤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腕骱骨脱出
腕骱骨脱出病名。腕关节脱臼之病证。见《外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证治参见手腕骨脱条。
-
手腕失落
出《疡医准绳》卷六。即桡腕关节脱位。又名手掌根出臼。又名手腕失落、手 手腕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仆、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痛好转后,可用海桐皮汤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外踝
外踝为骨名。出《黄帝内经灵枢·骨度》。又名核骨。俗称孤拐。《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参见踝骨:踝骨为骨骼名。俗名孤拐骨。指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性隆起。在内者称内踝,是胫骨的下端;杨上善说:“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之处着胫骨端内外高骨名日内踝;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也。”
-
手掌根出臼
手掌根出臼为病名。即桡腕关节之脱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又名手腕失落、手 手腕骨出、手盘出等。多因跌仆、扭转所致。伤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掌根凸向一侧,活动受限。治宜捏腕骨入髎手法复位,并予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外敷栀乳散;肿痛好转后,可用海桐皮汤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
-
手腕骱
手腕骱为人体部位名。即腕关节。见《伤科补要》卷二。由腕骨近端与尺、桡骨远端组成之关节。
-
手腕骨脱
手腕骨脱为病名。即腕骨脱位。见《疡医准绳》卷六。又名腕骱骨脱出。因跌仆、扭坠所伤,易发生于月骨,局部明显肿胀、疼痛、活动受限,重者拇、食、中指感觉异常。宜手法整复,给予固定。内服七厘散、复元活血汤或跌打丸,用栀乳散外敷,海桐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自动或被动之腕关节功能锻炼是重要的。
-
踝骨
踝骨为骨骼名。俗名孤拐骨。指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性隆起。在内者称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在外者称外踝,是腓骨的下端。又手腕两旁的圆形高骨古时亦名踝骨。杨上善说:“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之处着胫骨端内外高骨名日内踝;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也。”
-
虎骨
虎骨①骨名。即腕骨。详该条。②中药名。虎的骨骼。味辛性温,入肝、肾经。祛风寒,健筋骨,镇惊。
-
孤拐
孤拐即外踝。踝骨为骨骼名。俗名孤拐骨。指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性隆起。在内者称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又手腕两旁的圆形高骨古时亦名踝骨。杨上善说:“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之处着胫骨端内外高骨名日内踝;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也。”
-
孤拐骨
孤拐骨即踝骨。踝骨为骨骼名。指踝关节内、外侧圆形的骨性隆起。在内者称内踝,是胫骨的下端;在外者称外踝,是腓骨的下端。又手腕两旁的圆形高骨古时亦名踝骨。杨上善说:“足胫骨与足腕骨相属之处着胫骨端内外高骨名日内踝;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为踝也。”
-
短骨
短骨泛指体内细小的骨骼,如腕骨、跗骨等。
-
平面关节
平面关节:相对两骨的关节面接近于平面,实际可理解为巨大球体或球窝的一小部分,故也属多轴关节。但一般它们的关节囊坚固且紧张,只能做范围很小的微动。腕骨间、跗骨间和椎间关节属于此型。
-
手骨
手骨为骨名,是掌骨和指骨的统称。掌骨又名五指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掌骨者,手之众指之本也,掌之众骨名壅骨,合凑成掌,非块然一骨也。”《伤科汇纂》:“两手十指骨,又名竹节骨,共二十八节。”每一掌骨都分成底、体、小头三部分、底接腕骨、小头接指骨。指骨除拇指为两节外,其余各指均有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