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氏女科
《万氏女科》为书名。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卷一为总论及妇科杂病;卷二为胎前诸病;大抵“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胎前专以清热补脾为主;产后专以大补气血行滞为主。”全书内容比较简要,切合临床实用。本书原收入《万密斋医学全书》,亦有单行本行世。
-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
《万氏秘传外科心法》,明·万密斋著。其专著《养生四要》对养生保健、预防疾病、优生优育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寡欲、慎动、法时、却疾”的养生理论不仅要比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心理平衡、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的养生理念早几百年,而且内涵更全面、更先进、更科学,为“中华养生第一人”。
-
万全
万全(15~撰述有《幼科发挥》、《育婴秘诀》、《广嗣纪要》、《痘疹世医心法》、《养生四要》、《保命歌括》等书,其著述可称为祖传和个人经验的汇集。世代均以医名,其祖为万杏坡、父万筐,医术高明,尤精儿科。计有《万氏家传保命歌括》(简称《保命歌诀》)三十五卷,旁征博引,详论内科之杂证;
-
补肾地黄汤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补肾地黄汤:处方:熟地麦冬知母黄柏泽泻山药远志茯神丹皮枣仁元参桑螵蛸山萸肉竹叶龟版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虚经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万氏女科》卷三:组成:熟地1钱,归身1钱,杜仲(青盐水炒去丝)1钱,独活1钱,桂心1钱,续断1钱,生姜3片,大枣2枚。
-
当归黄芩芍药汤
概述:当归黄芩芍药汤为方剂名,出自《万氏女科》卷二方。当归黄芩(炒)芍药(炒)黄连(炒)白术(土炒)枳壳(麸炒)茯苓陈皮生地甘草各3克木香1.5克乌梅1个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和胎,行气养血。功在清热调气,养血安胎。主治妊娠痢疾,虚坐努责。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
-
黄连阿胶汤
《伤寒论》:黄连阿胶汤:处方: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功能主治: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摘录:《万氏女科》卷二《镐京直指》卷二:方名:黄连阿胶汤组成:川连1钱,中生地5钱,炙甘草8分,炒地榆3钱,阿胶珠3钱,炒黄芩2钱,当归6钱,生白芍5钱。主治:春温内陷,赤痢伤阴。
-
加减八物汤
《万病回春》卷六:加减八物汤:处方:当归6克,川芎6克,白术6克,酒炒白芍6克,生地黄6克,人参(去芦)6克,茯苓6克,山药6克,酒炒杜仲6克,炒香附6克,甘草3克,乌梅1个。摘录:《万病回春》卷六《医学传灯》卷下:加减八物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甘草、当归、白芍、熟地、石斛、苡仁、远志、秦艽、陈皮。
-
加味参麦散
处方:人参1钱,麦冬1钱,归身1钱,生地1钱,炙草1钱,石菖蒲1钱,五味子12粒。功能主治:产后去血大多,心血虚弱,舌萎缩卷短,语言不清,含糊蹇涩,及怔忡。用法用量:猪心1个,劈开,水2盏,煮至1盏半,去心,入药煎7分,食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
加味化斑汤
《万氏女科》卷二:加味化斑汤: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石膏2钱,甘草1钱,黄芩1钱,栀仁1钱,生地1钱,淡竹叶3片,豆豉半合。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二《疹科正传》:组成:知母、石膏、甘草、麦冬、花粉、滑石、竹叶、粳米、干葛、薄荷、牛蒡。主治:疹子,咳嗽,口渴,热毒内蒸,津液消烁。
-
卷荷散
《云吱子保命集》卷下:卷荷散:处方:初出卷荷红花当归各30克蒲黄(纸炒)牡丹皮各15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产后瘀血上冲,血晕,腹痛,恶露不快。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万氏女科》卷三:方名:卷荷散组成:初出卷荷(焙干)1钱,红花1钱,归尾1钱,蒲黄1钱,丹皮1钱,生地1钱,生姜、童便。
-
开郁二陈汤
《万氏女科》卷一:开郁二陈汤:处方:陈皮茯苓苍术香附川芎各3克半夏青皮莪术槟榔各2克甘草木香各1.5克功能主治:治气郁经闭。用法用量:生姜引,水煎服。兼服四制香附丸。摘录:《竹林女科》卷一《会约》卷十四:组成:陈皮1钱,茯苓1钱,苍术1钱,川芎1钱,香附(童便炒)1钱,半夏1钱,青皮5分,甘草5分,木香5分。
-
人参麦冬散
用法用量:水煎,和竹沥、乳汁服。《痘疹心法》卷二十二:别名:人参麦门冬散、人参麦冬汤组成:麦门冬2钱,葛粉2钱,人参、甘草、升麻各等分,白术1钱。痘疹,便实燥渴,津液枯耗,中气不足,血热不荣,斑点不化。附注:原书云:治疗小儿疳渴,先以集圣丸去莪术、砂仁,加人参、白术治之,兼服本方。
-
人参麦冬汤
摘录:《嵩崖尊生全书》卷十一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方之人参麦冬汤:处方:人参茯苓甘草杞子五味子麦冬功能主治:治老人虚人患上消,口大渴者。主治:产后去血甚多,津液内耗,胃气暴虚,顿生内热,口燥咽干而渴。用法用量:先取淡竹叶10片,粳米1合,煎汤1盏,去米、叶,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7分,温服。
-
调经汤
《妇科玉尺》卷一:调经汤:处方:当归延胡索白术各6克香附白芍生地各3克川芎陈皮丹皮各2.4克甘草1.8克益母草9克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宋氏女科秘书》:方名:调经汤组成:白当归(酒洗)、淮生地(酒蒸,姜汁炒)、川芎(酒洗)、白芍药(酒炒)、广陈皮、香附(酒炒)、白术(麸炒)、丹皮、砂仁、炙甘草。
-
五物汤
别名:五拗汤(《医方类聚》卷一一九引《澹寮方》)。咽痛甚者,加朴消少许。摘录:《仁斋直指》卷八《直指》卷二十二引《究原方》:组成:瓜蒌(研)1枚,皂角刺(半烧带生)半两,没药半两,乳香2钱半,甘草2钱半。无汗曰伤寒;遍身痛,加羌活、苍术;每服5钱,水2盏,加紫苏叶7片,盐半钱,煎至7分,热服,不拘时候。
-
四物加香附黄连汤
《万氏女科》卷一:组成:归尾1钱,川芎1钱,赤芍1钱,香附1钱,生地1钱,黄连1钱,生草1钱,丹皮1钱。主治:经水色紫,属于热者。
-
芎归泻肝汤
《万氏女科》卷三:组成:归尾2钱,川芎2钱,青皮2钱,枳壳2钱,香附(童便浸)2钱,红花2钱,桃仁2钱。主治:产后败血流入肝经,胁下胀痛,手不可按。用法用量:水煎,人童便1钟、酒1钟服。
-
增减八物柴胡汤
《万氏女科》卷一:方名:增减八物柴胡汤组成:人参1钱,白茯苓1钱,炙草5分,归身1钱,白芍1钱,生地1钱,麦冬1钱,知母1钱,柴胡1钱,淡竹叶15片。主治:经闭不行,骨蒸潮热,脉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有汗,加地骨皮;无汗,加牡丹皮;血虚热甚,加黑干姜1钱。
-
炒荆芥
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
-
瘦胎丸
《万氏女科》卷二:方名:瘦胎丸组成:枳壳(麸炒)4两,白术1两,当归1两,甘草1两。功效:防其难产。主治:孕妇8-9月,形盛胎肥腹大,坐卧不安。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制备方法:炼蜜为丸,辰砂为衣。
-
妊娠中湿
妊娠中湿病名。见《万氏女科》。多因孕后聚血养胎,肌腠,经络血少,冒雨或感受雾露之邪,久坐湿地及汗出冷浴,以致湿邪侵着肌腠。症见发热,骨节烦痛,身重头重鼻塞等。治宜祛湿安胎。方用黄芩白术汤。
-
补宫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五:补宫丸:处方:鹿角霜白术白茯苓(去皮)香白芷白薇山药白芍药牡蛎(煅)乌贼鱼骨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腹痛下利,崩漏带下。用法用量:空心米饮送下。
-
柴胡知母汤
《万氏女科》卷二:柴胡知母汤:处方:柴胡1钱5分,人参1钱,黄芩1钱,知母1钱,白术1钱,甘草5分,归身1钱。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东医宝鉴 杂病篇》卷七引节斋方:方名:柴胡知母汤组成:柴胡1钱半,知母1钱半,苍术1钱,黄芩1钱,干葛1钱,陈皮1钱,半夏1钱,川芎1钱,甘草(炙)7分。主治:热疟及瘅疟。
-
大果蜜汤
处方:生地1钱,当归身1钱,独活1钱,吴茱萸(炒)1钱,白芍(酒炒)1钱,干姜(炒)1钱,炙草1钱,桂心1钱,小草1钱,细辛5分。功能主治:宿寒内伏,因产后虚寒血凝,上冲心之脉络而心痛者。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
当归玄胡索汤
处方:归身尾玄胡索各4.5克五灵脂蒲黄各3克赤芍药桂心各2.1克红花1.5克功能主治:主产后儿枕痛,腹中有块,上下时动,痛不可忍。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150毫升,煎成150毫升,对入童便150毫升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
二陈加芎归汤
处方:陈皮3克,白茯苓3克,当归身3克,川芎3克,枳实3克,童便炒香附3克,半夏2.4克,甘草1.5克,滑石0.6克。功能主治:化痰利湿。主痰湿壅滞。用法用量:水煎服,加生姜为引。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二母散
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咳嗽痰喘,或觉腹痛者。如久嗽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代,去筋膜不制。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袖珍》卷四引《太平圣惠方》方之二母散:别名:知母散、二母汤、知母饮组成:知母5分,贝母5分,白茯苓5分,人参5分,桃仁1分,杏仁(并生用,去皮尖)1分。
-
黄芩白术汤
处方:黄芩5钱,白术5钱,苏叶2钱5分。功能主治:妊娠中湿,或因早行感雾露之气,或冒雨,或久居下湿之地,或汗出取冷水浴之,其证发热,骨节烦痛,身体重着,头痛鼻塞。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
加减参紫饮
处方:人参1钱,紫苏1钱,陈皮1钱,白茯1钱,甘草1钱,枳壳1钱,桔梗1钱,前胡1钱,黄芩1钱。功能主治:妊娠咳嗽,初得之恶风寒,发热鼻寒,或流清涕者。用法用量:生姜为引,薄荷叶少许,水煎,食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二
-
鹿角露丸
《普济方》卷二二二引《卫生家宝》:鹿角露丸:处方:鹿角霜2两,白茯苓1两,山药1两,远志半两(去心),附子1个(炮,去皮尖)。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精气虚滑,真气不接。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用米饮、温酒任下,空心食前服。功能主治:一切破伤风,角弓反张,及诸风。
-
麻黄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麻黄根散:别名: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用法用量:麻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圣惠》卷二十九:方名:麻黄根散组成:麻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
参术大补丸
处方:人参5钱,白术3钱,白茯苓3钱,陈皮3钱,莲肉3钱,归身3钱,炙草3钱,山药1两,砂仁5钱,川芎5钱,石菖蒲5钱。制法:上为末,薄荷包米煮饭为丸。功能主治:妇人平素多痰,脾胃虚损,气血失养,经水过期后行。用法用量:米饮送下。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调经种玉汤
《万氏女科》卷二:调经种玉汤:处方:当归(酒洗)吴茱萸(炒)川芎各12克香附(炒)热地各18克白芍(酒炒)白茯苓(去皮)牡丹皮玄胡索陈皮各9克制法:上药锉作四剂。功能主治:养血活血,行气调经。待经至之日服起,1日1帖。主治:妇人无子。加减:若过期而经水色淡者,乃血虚有寒也,加官桂、炮姜、熟艾各1钱;
-
四味紫苏和胎饮
《万氏女科》卷二:组成:苏叶1钱半,条芩1钱半,白术1钱半,甘草1钱。主治:妊娠伤寒,恶寒、头痛、发热者。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热服。汗出而解。加减:恶寒、头痛、项强、腰脊痛,此病在太阳经,加羌活、藁本、川芎、防风各1钱,连须葱3根。
-
四物加芩连汤
《万氏女科》卷一:别名:四物加芩连知柏汤组成:归身5分,白芍5分,知母5分,生地5分,条芩5分,黄连1钱,川芎5分,熟地5分,黄柏7分。附注:芩连四物汤(《医统》卷八十八)、四物芩连汤(《赤水玄珠》卷二十一)、四物加黄芩黄连汤(《准绳 女科》卷一)、四物解毒汤(《痘疹会通》卷四)。
-
止漏绝神丹
《万氏女科》末卷:组成:白术5钱,熟地1两,三七根末3钱。功效:安胎。主治:胎漏。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三七根,乃止血神品,故奏效如响。
-
人参阿胶散
《万氏女科》卷二: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炙)、苏叶、阿胶、桔梗各等分。主治:妊妇久嗽不已,谓之子嗽,引动其气,恐其堕胎。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
芎当泻心汤
《万氏女科》卷三:别名:芎归泻心汤组成:归尾1钱,川芎1钱,延胡索1钱,蒲黄1钱,牡丹皮1钱,桂心7分。主治:产后败血停积,上干于心,心下胀闷,烦躁昏乱,狂言妄语,如见鬼神者。用法用量:水煎,另研五灵脂末1钱,食后调服。附注:芎归泻心汤(《胎产心法》卷下)。
-
增损八物汤
《片玉痘疹》卷七:方名:增损八物汤组成: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牛蒡子(炒)、荆芥穗、赤芍药、防风、连翘、桔梗、葛根。《胎产心法》卷上:方名:增损八物汤组成:人参、白术(土炒)、归身(酒洗)、白芍、熟地、艾叶、条芩、黄柏、知母、阿胶(蒲黄炒成珠,去蒲黄不用)、甘草各等分。兼服杜仲丸。
-
增损柴胡四物汤
《万氏女科》卷三:方名:增损柴胡四物汤组成:北柴胡、人参、半夏、炙草、归身(酒炒)、川芎、干姜、桂、姜3片,枣3枚。功效:补虚扶正。主治:胎前病疟,产后未愈。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久疟,加蜜炙黄耆,醋炙鳖甲各1钱。
-
荆芥炭
若炒黑用,须炒极黑存性,至肠红下血,女人崩漏,产后血晕,取其凉血及血遇黑则止之义也”(《药品辨义》)和“止血炒炭,散风生用,敷毒醋调,治崩漏童便炒黑”(《得配本草》)。炒荆芥具有祛风理血的作用。荆芥炭中有8种成分未检出,但另检出了9种成分,而主要成分薄荷酮(注:止痛成分)、胡薄荷酮仍存在。
-
安胎和气饮
治孕妇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伤科补要》卷三《女科万金方》之安胎和气饮:处方:陈皮、苍术、厚朴、甘草、桔梗、枳壳、香附、木香、当归、熟地、白术、黄芩。摘录:《女科切要》卷三《万氏女科》卷二方之安胎和气饮:处方:归身1钱,白芍1钱,白术1钱半,黄芩1钱半,苏叶1钱半,炙草5分,砂仁5分。
-
八物加香附汤
《万氏女科》卷一:处方:生地、白芍、归身、川芎、人参、茯苓、白术、生草、香附(炒)、青皮各等分。功能主治:性急躁、多怒、多妬,气逆血少,月经过期后行。用法用量:水煎服。
-
苍莎导痰丸
处方:苍术香附各60克陈皮白茯苓各45克枳壳半夏南星炙草各30克制法:用生姜自然汁浸蒸为丸。功能主治:开痰散结,祛湿解郁。主痰湿俱盛,数月而经一行者,亦治湿痰白带。用法用量:每服10克,淡姜汤送下。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苍莎丸
《丹溪心法》卷二:苍莎丸:别名:苍附丸(《万氏女科》卷一)。处方:苍术香附各120克黄芩60克制法:上药研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主妇人性躁多怒,月经愆期。用法用量:每服50丸,饭后用生姜汤送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二《医统》卷二十六:组成:苍术4两,香附子4两,黄芩1两,木香5钱。主治:气郁。
-
当归地黄汤
《万氏女科》卷三:当归地黄汤:处方:当归身白芍热地(俱酒洗)人参甘草陈皮桂各3克功能主治:主产后失血,肝虚胁痛喜按。《杏苑》卷八:组成:当归1钱,白芍药1钱,白术1钱,苍术1钱,黄耆7分5厘,熟地黄2分半,橘皮2分半,甘草(炙)1分半,柴胡1分,生地黄1分5厘。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大枣1个,浮小麦1撮,水煎温服。
-
桂枝桃仁汤
《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桂枝桃仁汤:处方:桂枝芍药生地黄各60克桃仁(制)50个甘草30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摘录:《万氏女科》卷一《鸡峰》卷十七:方名:桂枝桃仁汤组成:桂枝3两,赤芍药3两,熟干地黄2两,桃仁1两,甘草1两。主治:妇人月经不行,腹痛较甚,或脐下有积块者。妇人月事不通,小腹臌胀疼痛。
-
黑白安胎散
处方:白术30克熟地30克功能主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一
-
加味复元通气散
处方:当归身1钱,川芎1钱,小茴(炒)1钱,故纸(炒热)1钱,玄胡1钱,牛膝1钱,桂心1钱,丹皮1钱。功能主治:产后败血流入肾经,带脉阻塞,有腰痛者。其证胀痛如刺,时作时止,手不可近。有因产时起伏挫闪肾气及带脉者,亦或腰痛。用法用量:水煎,用木香5分磨水和之,更调乳香、没药末5分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三
-
加味火府汤
处方:木通1钱,生地1钱,条芩1钱,甘草梢1钱,麦冬1钱,人参1钱,赤芍1钱,淡竹叶15片。功能主治:孕妇小便少,又涩痛者,谓之子淋;亦治溺血。用法用量:加灯心,水煎,空心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