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热在骨髓
热在骨髓证名。《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伤寒缵论·太阳上篇》:“详仲景论,止分皮肤骨髓,而不曰表里者,盖以皮肉筋脉骨五者,主于外而充于身者也,惟曰藏曰府,方可言里。一说为里热之证。《医宗金鉴》作真热解,“身大寒,谓通身内外皆寒,三阴证也。
-
消石矾石散
别名:消石散(《圣济总录》卷六十),矾石散(《鸡峰普济方》卷九)。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卷中:方名:消石矾石散别名:消石散、矾石散、矾消散、消矾散、矾石消散组成:消石、矾石(烧)各等分。
-
热在皮肤
热在皮肤证名。热证突出体现于体表皮肤。与热在骨髓相对。亦作表热里寒解。或释为真寒假热。参见热在骨髓条。
-
外寒内热
概述:外寒内热为病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参真热假寒:真热假寒为证候名。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下利纯水,但夹燥粪或矢气极臭者;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之证。多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又伴见烦躁口渴、便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