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楗
楗股骨处。《素问·骨空论》:“膝伸不屈,治其楗。”又:“辅骨上,横骨下为楗。”
-
辅骨
挟膝两侧之骨·辅骨:辅骨为骨名,指挟膝两侧之骨。膝两侧突出的高骨,即股骨下端的内外髁和胫骨上端之内外髁。在内侧者名内辅骨,在外侧者名外辅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骸下为辅,辅上为腘。”《医宗金鉴》:“小腿骨…《医宗金鉴》:“臂骨有正辅两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
-
股骨
指大腿骨。又名髀骨、楗。《医宗金鉴》:“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鎚,接于 骨,统名曰股,乃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股骨解剖学同名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
大腿骨
大腿骨为骨骼名,即股骨。股骨又名大腿骨、髀骨、楗。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膑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支撑全身体重。股骨是人体最大的长骨。股骨上端有球形的股骨头,朝向内上方。头外下的缩细部称股骨颈,颈与体交界处的外侧有粗糙的隆起,称大转子,后内侧突出部分叫小转子。
-
外辅骨
见《证治准绳·疡医》。膝外侧骨·外辅骨:外辅骨指膝外侧骨,即股骨外侧髁与胫骨外侧髁组成的骨突。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在内侧者名内辅骨,在外侧者名外辅骨。《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骸下为辅,辅上为腘。”
-
蹇
蹇(jiǎn,音检)足跛。《素问·骨空论》:“蹇,膝伸不屈治其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