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经发挥
概述:《十四经发挥》为中医针灸著作,同名古籍有2本。卷中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依据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流注次序分别论述各经经穴歌诀相应脏腑机能、经穴部位和经脉主病等,是对元朝《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等书中有关十四经循行的文字详加考证,并有所发挥、补充;有明代复刻本,又被收入《薛氏医案二十四种》中。
-
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之脉为早期经脉名。手厥阴心包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经腋下3寸的天池而上行至腋下,沿上臂内侧中间,到肘中肱二头肌腱尺侧缘的曲泽,再下行于前臂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的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到手掌心中的劳宫,沿中指出其末端的中冲;
-
薛铠
薛铠为明代医家。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弘治间任太医院医士,后升为院使。尤精于儿科,另还校刊有《十四经发挥》一书。薛铠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曾以名医入征于太医院医士,后赠院使。所著有《保婴撮要》、并注名医医著《钱氏小儿直诀校注》、滑寿之《十四经发挥》等行于世。
-
心系
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组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类经》注:“心当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十四经发挥》:“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
-
阴脉之海
阴脉之海指任脉。因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上抵颏部,十二经脉中的手、足三阴经脉,阴维脉和冲脉均会于任脉,有总调一身阴气的作用,因称阴脉之海。《十四经发挥》:“任脉起于中极之下……属阴脉之海。”
-
阳脉之海
在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脉均会于督脉,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诸阳经均与之交会,有统率阳经和调节一身阳气的作用,因称阳脉之海。《十四经发挥》:“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
-
十足道人
十足道人即过龙,明代针灸学家。字云从,自号十足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著《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各一卷。书佚。
-
忽光济
忽光济为元代针灸家忽泰必烈之子。曾为《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作过注释。参见忽泰必烈: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忽泰必烈
忽泰必烈为元代针灸学家。名公泰,字吉甫。蒙古族人。曾任职翰林学士,擅长针灸。绘有针灸经络图,并为之注释,编成《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后为滑伯仁著《十四经发挥》所本。
-
校注十四经发挥
《校注十四经发挥》为书名。承淡安校注。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根据《十四经发挥》古本详加校注而成。
-
薛己
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薛己生平著作甚多,如《外科枢要》、《内科摘要》、《校注妇人良方》等,还校补《痈疽神秘灸经》《十四经发挥》等。现存者有《内科摘要》、《女科撮要》、《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正体类要》、《本草约言》、《口齿类要》、《痘疹方论》及《薛氏医案》。
-
滑寿
晚号撄宁生。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初习儒,工诗文。京口名医王居中客居仪真时,滑寿师从之习医,精读《黄帝内经素问》、《难经》等古医书,深有领会,然亦发现《黄帝内经素问》多错简,因按脏腑、经络、脉候、病能、摄生、论治、色脉、针刺、阴阳、标本、运气、汇萃十二项,类聚经文,集为《读素问钞》三卷。
-
经络考
《经络考》为书名。张三锡所辑《医学六要》之一:《经络考》为明·张三锡所辑《医学六要》之一。本书内容来自《内经》《难经》和《十四经发挥》及马莳注说,并载有图。现存有明重刻本。《经络考》([明·万历三十七年]张三锡)全文在线阅读赵献可撰《经络考》:明·赵献可撰《经络考》。见《鄞县志》。
-
灵枢经脉翼
《灵枢经脉翼》为书名。现存有手写本。明·夏英编撰并绘图。上卷绘五脏侧面图及经脉流注图说;中、下卷分绘十二经及任、督二脉循经经穴共14图,图后为该经循行、腧穴、主病等项的歌诀及其注文。注释主要根据《黄帝内经灵枢》原文及滑寿《十四经发挥》等著作,作者本人无甚发挥。1980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
十四经
十四经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十四经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任脉、督脉。
-
过云从
过云从即过龙。过龙为明代针灸学家。字云从,自号十足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著《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各一卷。书佚。
-
过龙
过龙为明代针灸学家。字云从,自号十足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著《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各一卷。书佚。
-
严振
严振为明代针灸学家。《循经考穴编》下册署有“严振(漫翁氏)识”,有谓本书即严振所编。参见《循经考穴编》:《循经考穴编》为书名。分上下两册。因此,本书有谓严振所编。书无序文,引用书籍多属明万历(1573~书中内容按十四经顺序,随经列穴考注,较《十四经发挥》详细。后附奇经八脉及脏腑图。
-
严漫翁
严漫翁即严振。严振为明代针灸学家。《循经考穴编》下册署有“严振(漫翁氏)识”,有谓本书即严振所编。分上下两册。因此,本书有谓严振所编。书无序文,引用书籍多属明万历(1573~1620年)以前,故有谓明代之作。书中内容按十四经顺序,随经列穴考注,较《十四经发挥》详细。后附奇经八脉及脏腑图。
-
困学穴法
《困学穴法》为书名。日本·万塚汶上编著。印行于1835年(日天保乙未年)。书中以《十四经发挥》、《类经图翼》为依据,对经穴、奇穴的位置作分类介绍,并附图。还附少数日本灸穴,称“困学奇俞”。
-
针灸经穴概要
《针灸经穴概要》为书名。董德懋编译。195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日本柳谷素灵所著《针灸医学全书》的“经穴篇”经编译者整理、删节而成。内容是以滑寿《十四经发挥》为依据,广泛引证有关针灸著作,对经穴作了较详的考证。
-
针灸要览
《针灸要览》为书名。明·过龙撰。书佚。参见过龙:过龙为明代针灸学家。字云从,自号十足道人。吴县(今属江苏)人。著《针灸要览》、《十四经发挥》各一卷。书佚。
-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
《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为书名。元·忽泰必烈撰,其子光济诠次。刊行于大德七年(1303年)。书中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后载十四经流注,各加注释,列图于后。《十四经发挥》即以此为基础。原书已佚。
-
高洞阳
高洞阳为元代针灸学家。为滑伯仁之师。参见滑寿:滑寿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晚号撄宁生。襄城(今属河南)人。从京口名医王居中学医,对《素》《难》颇有研究。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著《十四经发挥》一书,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和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滑伯仁
滑伯仁即滑寿。滑寿为元代著名医学家。晚号撄宁生。襄城(今属河南)人。从京口名医王居中学医,对《素》《难》颇有研究。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著《十四经发挥》一书,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和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撄宁生
撄宁生即滑寿。滑寿为元代著名医学家。襄城(今属河南)人。从京口名医王居中学医,对《素》《难》颇有研究。后随东平高洞阳学针法,精通针灸。著《十四经发挥》一书,对经络腧穴的考订和针灸学术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
隧穴
隧穴泛指全身经穴。隧,指经隧;穴,指腧穴。出《十四经发挥》。
-
薛立斋
薛立斋即薛己。薛己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承继医业,先后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外、儿、妇、口齿等科,尤精疡科。善以针灸治外科诸疾。生平著作甚多,如《内科摘要》《校注妇人良方》等,还校补《痈疽神秘灸经》《十四经发挥》等。
-
薛新甫
薛新甫即薛己。薛己为明代著名医学家。字新甫,号立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世医出身,承继医业,先后任御医及太医院使。通内、外、儿、妇、口齿等科,尤精疡科。善以针灸治外科诸疾。生平著作甚多,如《内科摘要》《校注妇人良方》等,还校补《痈疽神秘灸经》《十四经发挥》等。
-
循经考穴编
《循经考穴编》为针灸经脉专书。下册署有“严振(漫翁氏)识”,故有谓严振所编。《循经考穴编》专论经脉流注,对经脉的流注与路线、经穴的位置与主病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证。书无序文,引用书籍多属明万历(1573~书中内容按十四经顺序,随经列穴考注,较《十四经发挥》详细。后附奇经八脉及脏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