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法
指法即针刺手法。《针灸大成·附辩》:“或问今医用针,动辄以袖复手,暗行指法。”
-
小儿脉法
概述:小儿脉法为诊小儿脉的方法。2.脉象主病。指法:指法:一指三部诊法,用左手握小儿手,对三岁以下的小儿,用右手大拇指按儿高骨脉上,分三部以定息数;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脉诊之外,更应注意形色、声音和诊指纹,按胸腹、头额等诊法。数为热,迟为寒,沉滑为痰食,浮滑为风痰,紧主寒,缓主湿,大小不齐为滞。
-
总按
总按为切脉指法,指三个手指同时按寸、关、尺三部的切脉方法。清·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诊脉之指法,见于经论者,曰举、曰按、曰寻、曰推、曰初持、曰久按、曰单持、曰总按。”
-
按
按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④按摩疗法。
-
移指
移指切脉指法。切脉布指时,如发现寸、关、尺三部脉形有异常时,就不能按照平常指距平布,必须根据情况,灵活移动指距。
-
寻
“寻”为切脉指法。诊脉时指力不轻不重,左右推寻脉象。《诊家枢要》:“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
脉诀汇编说统
《脉诀汇编说统》脉学著作。简称《脉诀汇编》。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书”、“明于心”,以领会脉之真传。书中分述诊脉指法,各脉形状、主病,从症、从脉、相类脉、相反脉、相兼脉等多方面内容,文字简要,浅显易懂。末附四时顺逆脉及濒湖脉诗。
-
推寻
推寻为切脉指法。指切脉时移动手指,左右探求脉象的方法。《重订诊家直诀》:“寻推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
-
单按
单按为切脉指法。指用一个手指专按寸、关、尺中某一部位脉象的切脉方法。如诊关部脉,用中指按之,其余两指微微提起。单按有助于重点诊测某部的脉象。《重订诊家直诀》:“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击。”
-
诊家直诀
《诊家直诀》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清·周学海撰。本书撷取《脉义简摩》、《脉简补义》之精要,综论脉象、指法及主病。并用两两对比的方式阐述二十四脉之脉象,又以位、数、形、势、微、甚、兼、独八字真言作为分析正脉、变脉之提纲,内容较为简要。现存光绪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
举、按、寻
举、按、寻为切脉指法。指诊脉时运用指力的轻重和挪移,以候测脉象的三种方法:轻指力按在皮肤上(浮取)为举,重指力按在筋骨间(沉取)为按,不轻不重的中度指力(中取)为寻。《诊家枢要》:“持脉之要有三:曰举,曰按,曰寻。若浮中沉之不见,则委曲求之,若隐若见,则阴阳伏匿之脉也,三部皆然。”
-
布指
布指为切脉指法。指诊脉时,医生根据病人的身高分布三个手指的安放位置。一般不论用左手或右手,均先以中指端按定病人寸口脉的关部(以掌后高骨处为准),继以食指端按于寸部,无名指端按于尺部。并根据患者的体长,相应调整三指的距离,高大者,指距稍宽,矮小者,指距稍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