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抵当丸
明 方贤着《奇效良方》:抵当丸:处方:大黄(三钱)水蛭(七枚.功能主治:伤寒有热,下焦蓄血,少腹满,小便自利者。2.胁痛:虞恒德治一人,年四十余,因骑马跌仆,次年左胁胀痛,医与小柴胡汤,加草龙胆、青皮等药,不效。摘录:《伤寒论》《云岐子注脉诀》:方名:抵当丸组成:大黄半两,水蛭(炒制)半两,虻虫3钱。
-
死血胁痛
死血胁痛为病证名。若跌扑胁痛者,亦是死血,宜复元活血汤、破血散瘀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死血,由恶血停留于肝,居于胁下,以致胠胁肋痛,按之则痛益甚,宜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肝郁日久并能化火。治宜解郁理气为主,兼以清泄郁火,如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
-
血蛊
血蛊为病证名。因跌仆坠堕误行补涩所致。《证治汇补》卷五:“坠堕闭判、气逆、气郁,误行补涩则瘀蓄于胃,心下胀满,食入即吐,名曰血逆;单腹胀者为血臌。”治疗宜活血行瘀,健脾利湿,可用消瘀荡秽汤,抵当丸,分消汤加当归、芍药、红花、丹皮,去白术、茯苓等。如内热目黄,皮肤黄,治疗宜用茵陈汤合化瘀汤。
-
血胀
金匮下瘀血汤,不应,抵当丸去水蛭,加樗鸡做丸,空腹日进梧子大三丸,血下止后服,轻则散血消胀汤。”《风劳臌膈四大证治·水肿臌胀》:“许学士云,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蛊…因病因及证候不同,有气鼓、血鼓、水鼓、虫鼓、食鼓等区分。治疗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
-
汉方新解
《汉方新解》为书名。撰年不详。作者意在以西医学理论解说中医(尤其针对张仲景学说),“以期东西两派医学之融合统一。”全书收方110首,主要系仲景方。每方除述药物、剂量、用法外,更分治验、方证概说、腹证、图解、适应证等项。对瘀血证颇多阐发,自谓对下瘀血丸、大黄 虫丸、抵当丸解说最具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