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癸
概述:天癸:1.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所必需的物质;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马莳注:“天癸者,阴精也,盖男女之精皆主肾水,故皆可称为天癸也。”出《黄帝内经太素》:“天癸,精气也。”《类经·脏象类》:“故天癸者,…元阴即肾阴,与元阳相对而言,是生命的本元,故称。
-
元阴
元阴即肾阴。与元阳对举,是生命的本元,因称。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指本脏的阴液(包括肾脏所藏之精),与肾阳依附为用,是肾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相火妄动反过来也会灼耗肾阴。《景岳全书》传忠录:“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
-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概述: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是在肾主生殖理论指导下,以调补肾阴阳为基本原则,结合现代医学卵泡发育的各个阶段,给予补肾一活血化瘀一补肾一活血调经周期性用药的一种治疗方法。肾阴虚用丹皮、龟板、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熟地、制首乌、肉苁蓉、菟丝子各10g;排卵后服6~肾阳虚用仙茅10g.仙灵脾10g,当归10g,香附6g;
-
大补二天膏
处方:熟地、丹皮、山茱萸、黄耆、白术、枣仁、云苓、泽泻、山药、远志肉、当归、白芍、茯神、龙眼肉。功能主治:滋补阴血,补脾和胃。各家论述:先后二天俱不足,是以任脉虽通,冲脉未盛,气血不能充满,当二七之期,天癸乍至而仍断也。是方用山茱萸、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以补肾水,即六味丸遗意也。
-
紫河车丸
《医略六书》二十七:方名:紫河车丸组成:紫河车1具(白酒洗,银针挑净紫筋),大熟地8两,当归身4两,白芍药2两(酒炒),冬白术4两(制),淮山药4两(炒),金香附2两(酒炒),拣人参4两,紫石英4两(醋煅),甘枸杞4两,蕲艾叶2两(醋炒),川芎2两。
-
青蒿乌鸡丸
《济阴纲目》卷六:方名:青蒿乌鸡丸组成:青蒿(即野蒿,5月采)1斤,香附子(童便、盐水、酒、醋各浸4两,炒)共1斤,蕲艾(醋煮)2两,秦当归(酒浸1宿,炒)2两,牡丹皮2两,地骨皮2两,白芍药(酒浸,炒)2两,黄耆(蜜炙)2两,茯苓2两,人参2两,白术2两,川芎2两,鳖甲(醋煮)1两5钱。用药禁忌:造药忌铁器。
-
肾主生殖研究
改用滋补肾阴法后,43%患者排卵,增加鹿角胶、巴戟天等助阳药后,排卵率平均提高到72.8%。从临床效果看,滋养肝肾能起到补益冲任,调整内分泌而达到调经、孕育、安胎等作用。补肾中药(附子加熟地)能使上述动物卵巢增重,HCG/LH受体功能提高,补脾中药(四君子汤)或者单用附子或熟地则无此作用。
-
荡胞煎
处方:大黄1两,附子1两(炮),厚朴1两(制),桂心1两,朴消1两,当归2两,赤芍1两,人参1两,桃仁2个。功能主治:久年断产,脉实者。消、黄荡涤热结;桃、赤破瘀通经;附子、厚朴补火散结,力能暖子宫以调气化;水、酒合煎,务使瘀化结开,则天癸自通而血室清和,即年久断产当可冀其怀孕耳。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七
-
调营丸
处方:香附1斤(醋浸炒),蓬术2两(醋炒),当归8两。用法用量:每服3钱,红花子汤送下。各家论述:气滞不行,血亦留止,结成痃癖积块,故腹中刺痛,天癸愆期。香附调气解郁结,蓬术破结削积坚,当归养营血以活血脉。此调经消积之剂,为痃癖积块痛经之专方。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
筋燥
筋燥证名。系筋膜干燥、屈伸不利之证。由肝经燥热、血虚、肾虚髓减、筋失濡养所致。《圣济总录纂要》卷二:“天癸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外证当挛急,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参见筋急、筋挛条。
-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由于体质、生活条件、精神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临床又有肾阴虚、肾阳虚、脾肾阳虚、心肾阳虚,以及心阴虚,心阳虚、心胆气虚等不同病理表现。辨证论治:命门火衰型[证见]精神萎缩,健忘,心悸,头晕目眩,少气耳鸣,阳痿,早泄,滑精,精液清稀,面色晦暗,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尿后余沥,腰膝酸软。
-
加味举轻古拜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茅根汤送下。黑荆芥疏风理血,生地壮水凉血,黄芩清热止血,白芍敛阴和血,当归养血益营,丹皮平相火凉血,枳壳泻滞气以降下,茜草化滞血以止衄,生草泻火以缓其中,茅根以凉之,俾风热外解,则经气清和,而营血自固,鼻衄无不止,身热无不解,何天癸不渐调哉。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
肾主生殖
肾主生殖是指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及其生殖能力,均有赖于肾气(肾本身的精气)的充实,肾中精气具有促进生殖器官成熟,维持生殖机能的功能,而精气的生成、储藏和排泄均由肾所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理阴煎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理阴煎:别名:理营煎(《仙拈集》卷一)。21克炙甘草3~命门火衰,阴中无阳,加附子、人参;阴盛之体,外感寒邪,恶寒脉细,加细辛3~泄泻不止,少用当归或去之,加山药、扁豆、吴茱萸、破故纸、肉豆蔻、附子之属;水煎,温服,使血暖阳回,则阳能统血而血不外走,何有衄血之患,天癸无不渐来矣。
-
消脂膜导痰汤
《济阴纲目》卷六:方名:消脂膜导痰汤组成:半夏(姜制)1两,南星(火炮)1两,橘红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茯苓1两,滑石(研细)1钱,川芎5分,防风5分,羌活5分,车前子7分。主治:宫冷不孕。水煎温服,使痰化结开,则胞门清肃而经脉融和,天癸无不如度,何忠不能生子乎!
-
升阳利湿汤
《医略六书》卷二十七:组成:南星2钱(制),苍术1钱半(炒黑),羌活1钱半(盐水炒黑),台芎8分,滑石3钱(姜汁炒),半夏1钱半(姜汁制),防风1钱半(炒黑)。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各家论述:此方谓之升阳者,盖以苍术为君,用苏叶、连翘、地龙、麻黄为佐,山甲、皂刺引药直达病处,为湿邪开其道路;
-
养阴汤
《痘疹仁端录》卷十六:方名:养阴汤组成:川芎、当归、生地、芍药、五味、麦冬、黄芩、桔梗。《竹林女科》卷一:方名:养阴汤组成: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人参、茯苓、陈皮、柴胡、羌活、香附(童便制)、郁金、甘草。各家论述:秉真按:养阴汤,观其配合用量,不仅适应久病虚弱烦渴之证,实为麻疹收后之主方。
-
益阴煎
处方:生地9克知母黄柏各6克龟版(醋炙)12克缩砂仁甘草(炙)各3克功能主治:滋阴凉血。治妇人七七后,月经已停,因阴虚血热又来者。主治:妇人49岁后,天癸不行,因血热复来者。《医门补要》卷中:方名:益阴煎组成:熟地、巴戟天、破故纸、淡苁蓉、杜仲、杞子、菟丝子、山萸、覆盆子、葡萄肉、鹿角霜。主治:龟背。
-
月经生理研究
月经生理研究是关于女性月经生理现象、月经产生机理及月经周期调节机理的研究课题。研究认为:脏腑、气血、经络的生理功能是产生月经的生理基础,肾、天癸、冲任、子宫之间的生理调节是产生月经的主要环节,其中肾是产生月经的根本,气血是产生月经的物质基础,冲任是月经生化之处,子宫是行月经之所。
-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概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指在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症候群,亦称为“更年期症侯群”,中医学称为“绝经前后诸症”。或面目、下肢浮肿,纳呆,便溏;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妇女绝经前后,肾气渐衰,肾精不足,冲任脉虚,天癸将竭,此时肾之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就可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
调经养营丸
处方:熟地6两,制香附8两,当归4两,白芍4两,蕲艾4两,川芎3两,白术3两,茯苓3两,延胡索2两,陈皮2两,木香1两5钱,砂仁1两5钱。制法:蜜丸。
-
元精
元精为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为阴精之本,故又称“元阴”。《景岳全书·传忠录》:“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
-
老妇血崩
年老血崩亦名老妇血崩,俗名血海败。多因肾气、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血失藏摄,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汉三七、桑叶),后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
-
和气丸
《叶氏女科》卷一:和气丸:处方:厚朴(姜制)5钱,陈皮3钱,藿香(如炒,少用)3钱,白术(蜜炙)3钱,玄胡索3钱,枳壳(麸炒)3钱,香附5钱(童便制),草果2钱,甘草2钱,砂仁2钱,小茴2钱,木香3钱。功能主治:室女13-14岁血脉壅阻,天癸已行而忽不行,或发热,或疼痛,身体不宁,口苦面赤,寒热不定,头目晕花。
-
黑膏汤
处方:生地1两,淡豆豉3钱(盐水炒),河柳3钱(砂糖炒)。功能主治:伤温鼻衄,脉浮数者。各家论述:温邪内发,营阴暗伤,故鼻衄不止,天癸适来适断焉。淡豆豉发少阴之汗;水煎,温服,使邪热外解,则营血内和而血室宁静,经脉蓄泄有权,何有衄血不止,天癸适断之患乎。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
驹胞衣
《*辞典》:驹胞衣:出处:《纲目》拼音名:JūBāoYī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胎盘。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摘录:《*辞典》
-
少腹逐瘀散
《医学探骊集》卷六:组成:锦纹大黄1两(生),干漆2钱(炙),山甲1钱(炙),蜈蚣2条,海菊花(此味若1月不见用1分,2月不见用2分,以此类推。主治:天癸断绝,少腹痛而有块,脉象六至有余者。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匀2剂,滚水调服1剂,隔1日再服1剂。若艰于服面药者,用稀糊为丸,仍匀2次,滚白水送下。
-
清热固精汤
《医学探骊集》卷六:方名:清热固精汤组成:人参4钱,芥穗炭3钱,地榆炭4钱,黄芩4钱,柏叶炭3钱,万年灰3钱,熟地6钱,黄柏3钱,白芍3钱。此症于未病之先,其天癸来时必紫黑成块,乃下焦郁热所致也。积热日久,血遂妄行,忽然大来不止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凡失血太重者,可将古石灰6钱研面,煎药冲服更效。
-
伏冲之脉
伏冲之脉又称伏膂之脉。见《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冲脉循行于脊柱附近的分支,以其深伏于脊内,故称“伏冲”。有充养女子的月经和胞胎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太冲脉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本脉发生病变,主要表现为胸腹气逆而拘急,躁热,疝瘕,喘动应手,不孕,痿证等。循行路线:冲脉的循行路线,所载多有出入,《针灸甲乙经》:“冲脉任脉者,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
-
鳖甲导经丸
处方:鳖甲、煎膏4两,当归3两,川芎1两,赤芍2两,白芍4两,生地4两,琥珀屑1两,熟地6两,麦冬3两,白术4两,茯神2两,枣仁3两,丹皮3两,阿胶2两,白薇1两,玉竹2两,红花1两5钱。各家论述:是方四物补血,合生、红、赤芍通经行血,胶、麦、玉、丹、阿胶、鳖甲滋阴退火,神、枣安心定神,琥珀则镇怯,白术补脾开胃。
-
调营散
《风劳臌膈》:调营散:处方:蓬术1钱,川芎1钱,当归1钱,前胡1钱,白芷1钱,槟榔1钱,赤芍1钱,桑皮1钱,瞿麦1钱,大腹皮1钱,赤苓1钱,葶苈1钱,大黄1钱半,细辛5分,官桂5分,炙草5分,生姜3片,大枣3个。主治:妇人七七,血分有余,滞血留于经络,天癸不绝,过期仍来,血来少而点滴6-7日不止者,或乍来即止。
-
通
《灵枢·营卫生会》:“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素问·上古天真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②指药物的宣发、疏散作用。见“通天”。⑥涌泄、宣发、疏散、祛瘀等治疗方法的统称。《素问·热论》:“治之各通其脏脉。”见“通因通用”。⑧指泻下法。
-
肾虚不孕
肾虚不孕病名。多因秉赋不足,肾精不充,天癸不能按时而至,或至而不盛,冲任脉虚,胞脉失养,不能摄精成孕。偏肾阳虚者,兼见形寒肢冷,小腹寒凉,治宜温补肾阳,用桂附八味丸或毓麟珠加补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等。偏肾阴虚者,兼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等症,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
-
肾气盛
①肾经邪气盛实的证候。出《灵枢·淫邪发梦》。《诸病源候论·肾病候》:“肾气盛,为志有余,则病腹胀飧泄,体肿喘咳,汗出憎风,面目黑,小便黄,是为肾气之实也。”由阳气盛而生热,或复感湿邪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
女子胞
女子胞为人体结构名,即胞宫。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亦名子宫、子脏、子处、女子胞、胞脏、血脏。是妇女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属奇恒之府。位于带脉之下,小腹之中,前有膀胱,后有直肠,下口连接阴道,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
-
年老血崩
年老血崩为病证名。多因肾气、天癸已将衰竭,身体虚弱,如因肝脾损伤,血失藏摄,或房室不慎而动命门之火,气郁而动肝火,迫血妄行,冲任胞宫失于约制,而发为血崩。治宜先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汉三七、桑叶),后补益肝肾健脾,方用安老汤,或用白术、熟地、山药、麦门冬、五味子以补精血。
-
年未老经水断
年未老经水断为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卷上调经篇。指年未届绝经期而月经断绝。肾虚者,症见面色晦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宜补肾益精,养阴调经,方用左归饮、当归地黄饮、六味地黄丸等;血亏者,症见面色萎黄,皮肤不润,饮食日少,精神虚惫等,治宜补血养阴,扶脾宁心,方用益经汤、十全大补汤、归脾丸等。
-
精气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
-
精
精指水谷之精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素问·汤液醪醴论》:“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日月五星:指日月五星。
-
经水断绝
又名经断、经绝。①指妇女到五十岁左右,由于肾气已衰,天癸已竭,冲任胞脉均虚,以致月经断绝,是生理现象,并非疾病。《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参见经闭条。
-
筋骨解堕
筋骨解堕筋骨软弱无力。“解堕”同“懈惰”。《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
解堕
解(xiè,音懈)堕同“懈惰”。倦怠无力。《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素问·痹论》:“脾痹者,四支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
坏
坏①衰老。《素问·上古天真论》:“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②败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③毁坏。《素问·生气通天论》:“溃溃乎若坏都。”
-
癸
癸①天癸的简称。详该条。②天干之一。
-
地道不通
地道不通指女子月经绝止,不复下行。《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王冰注:“经水绝止,是为地道不通。”
-
冲为血海
“血海”是指十二经脉之海。《黄帝内经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其脉起子胞中,与妇女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
-
胞宫
《中医药学名词》(2004):胞宫(uterus、womb)又称“子宫”,“女子胞”。亦名子脏、子处、胞脏、血脏。奇恒之腑之一。在脏腑与天癸、冲、任、督、带共同作用之下,完成其生理功能。位于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上连两歧,下连阴道,为妇女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见《妇人大全良方》卷十四。
-
断泉神秘丸
处方:牡蛎1两,山桅1两,黄连1两,陈棕4钱(煅灰存性),槐花4钱,侧柏叶8钱,人参8钱,黄耆8钱,苍耳草(煅灰)3钱。制法:上为末,捣小蓟汁、藕汁,以2汁为丸。功能主治:远年近日血崩,或妇人天癸当住,行之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空心盐汤送下。
-
芩心丸
处方:黄芩心60克(枝条者,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治老年妇女血热妄行,经水不断,或经断复行者。主治:妇人49岁以后,天癸当住,每月却行或过多不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