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草亭目科全书
《一草亭目科全书》为眼科专书。明·邓苑撰。撰年未详。书中将目瘴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首为议论叙述生理病理;并附小儿眼病治法。叙述简要,方剂切于实用。1949年后有排印本(与《异授眼科》合刊)。
-
邓博望
邓博望即邓苑。邓苑为明代医家。字博望,江西清江县人。长于眼科。邓氏专心搜罗古籍经典,旁及《素问》等医经。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是明代眼科名著之一。其中记载许多眼科常用方剂,包括不少外用药,并对药物的筛选、真伪辨别等有所记述。
-
黑睛病
由于其他各 病变均可蔓延黑睛,而黑睛病变常涉及瞳神,故于辨证时应分清主次,论治时才能澄源堵流,从而防止黑睛病的发展和传变。黑睛疾病的治疗:治疗黑腈疾病的主要法则是祛除邪气,消退翳障,控制发展,防止传变,促使早期愈合,缩小和减薄宿翳,诸如祛风清热、泻火解毒、清肝泻火、退翳明目等为最常用的治法。
-
旋螺翳
旋螺翳病名。出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旋螺突起。详见该条。
-
异授眼科
《异授眼科》为清代眼科著作。一卷。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首载眼病证治、歌赋及眼科验方的配制,其次用问答体裁叙述了眼科72症的治法。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合刊)。现存明抄本及多种清刻本。
-
瞳仁焦小
瞳仁焦小病证名。系指瞳神缩小的病证。见《一草亭目科全书》。详见瞳神缩小证条。
-
时发时散翳
时发时散翳病证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即聚开障。详该条。
-
胬肉板睛
胬肉板睛病名。见《一草亭目科全书》。也即胬肉攀睛。详见该条。
-
黑珠
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黑睛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 、乌睛、神珠、青睛,西医称为角膜。(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
-
黑睛
又名黑眼(《黄帝内经灵枢·大惑》)、黑珠(见明·邓苑《一草亭目科全书》)、黑仁(见《银海精微》)、乌珠(见《证治准绳·杂病》)、乌 (见《银海精微》)、乌睛(见《银海精微》)、神珠(清·黄庭镜《目经大成》:)、青睛(清·黄庭镜《目经大成》),西医称为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
-
钉头翳
又名钉翳根深、钉头翳、钉翳障。又名蟹睛疼痛外障、蟹目、蝇头蟹眼、蟹睛横出、离睛、损翳、蟹珠、蟹睛翳、黑珠翳。证见黑睛破损,黄仁从破口突出如珠,形似蟹眼,周围绕以白翳,眼痛剧烈,羞明泪出,愈后黑睛遗留瘢痕,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参见钉翳及旋螺突起条)。治疗初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或石决明散加减;
-
邓苑
邓苑为明代医家。字博望,江西清江县人。长于眼科。邓氏专心搜罗古籍经典,旁及《素问》等医经。著有《一草亭目科全书》,是明代眼科名著之一。其中记载许多眼科常用方剂,包括不少外用药,并对药物的筛选、真伪辨别等有所记述。
-
白珠
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眼、白仁、白珠、白 、眼白。是指眼球外壁占外层5/6的白色不透明的,质地致密而坚韧的巩膜和其表面疏松透明的球结膜,具有保护眼球的作用。白睛前端与黑睛紧连,共组成眼珠外层。《证治准绳·杂病》:“白 变赤,火乘肺也。肺主气,故曰气 …”
-
文永周
文永周为清代眼科医家。四川万县人。因目病弃儒习医,攻读《审视瑶函》与《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等。认为目疾莫不由脏腑而达诸外,可由四诊而明其证因,由此遵方修合、加减用药,既疗内病,变愈目疾。是一部流行较广的眼科著作。另有《眼科七十二症问答病因丸散》一书。
-
淡竹壳
《*辞典》:淡竹壳: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D nZh K 别名:淡竹箨(《纲目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之箨。功能主治:《纲目拾遗》:能去目翳,功同熊胆。附方:治翳:淡竹壳不拘多少,以布拭去毛,烧灰存牲,每药一钱,加麝香三、五厘,同擂细末,点在翳上。(《一草亭目科全书》此君丹)摘录:《*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