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肺化痰
宣肺化痰为治法。指用具有宣肺化痰作用的方药,治疗痰浊阻肺证的治法。由于风寒束表,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针灸常选肺俞、风门、风池、合谷、丰隆、天突等穴。
-
地骷髅
别名:地枯萝、枯萝卜、空莱菔。3厘米的支根或支根痕;(《医宗汇编》)②治黄疸变为臌胀气喘,翻胃,胸膈饱闷,中脘疼痛,并小儿疳疾结热,噤口痢疾,结胸伤寒,伤力黄肿,并脱力黄各症:人中白(以露天不见粪者方佳,火煅醋淬七次)一两,神曲、白卜子、地骷髅各五钱,砂仁二钱(以上俱炒),陈香橼一个。
-
化痰
指一种治法。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症见咳嗽不利、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舌红苔黄等。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治宜平肝息风祛痰。
-
苦甘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uganChongji标准编号:WS3-B-1952-95处方:麻黄6g薄荷5g蝉蜕5g金银花15g黄芩12g苦杏仁9g桔梗6g浙贝母6g甘草5g制法:以上九味,薄荷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保存;95℃)的清膏。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咳痰、气喘等症。
-
麻黄止嗽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ahuangZhisouWan标准编号:WS3-B-2784-97处方:橘红60g麻黄1100g桔梗140g川贝母30g五味子(醋蒸)30g茯苓20g细辛20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2.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
芒果止咳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MangguoZhikePian标准编号:WS3-B-0920-91处方:芒果叶干浸膏300g合成鱼腥草素10g扑尔敏0.7g制法:以上三味,芒果叶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取稀释液0?(3)取本品2片,除去糖衣,研细,加氯仿4ml,搅拌约10分钟,滤过,取滤液数滴置点滴板上,吹干,滴加碘化铋钾试液1~功能与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
二十五味肺病散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热消炎,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邪病引起的咳嗽不止,呼吸急促,肺热,发烧,鼻塞,胸胁疼痛,咯血,倦怠等。用法与用量:一次1g,一日2~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
鸡鸣保肺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鸡鸣保肺丸:处方:阿胶4两,知母4两,款冬4两,五味4两,兜铃3两,甘草3两,陈皮3两,紫菀3两,麻黄3两,半夏3两,杏仁3两,葶苈3两,茯苓1两,覆花1两,桔梗5两。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宁嗽定喘。用药禁忌:忌生冷果瓜、烟、酒、肉、腥等。
-
橘贝半夏曲
处方:化橘红川贝母半夏杏仁霜远志桔梗甘草天花粉木香肉桂枇把叶款冬花紫菀前胡黑苏子麻黄制法:制成颗粒剂。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咯吐不爽,气急胸闷者。用法用量:每服3克,日服二次,吞服或冲服。摘录:《上海市药品标准》
-
理肺丸
处方:前胡4两,苏叶4两,半夏4两,桔梗3两,枳壳3两,陈皮3两,党参2两,茯苓2两,葛根1两半,黄芩2两,木香8钱,甘草8钱。功能主治:解表宁嗽,宣肺化痰。主感冒咳嗽,痰饮喘嗽,交冬即发,倚息难卧。用法用量:每服2钱,生姜汤为引。注意:忌食油腻。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
清喘汤
处方: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主痰饮喘咳。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苏礼方
-
大种半边莲
性味:辛,平,有小毒。《中华本草》·大种半边莲:拼音名:DàZhǒnɡBànBiānLián别名:大半边莲、野靛、穿耳草、偏杆草、江南大将军、白苋菜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可达17cm,宽达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不规则的重锯齿或波状而具细齿。
-
参苏宣肺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suXuanfeiWan标准编号:WS3-B-1372-93处方:人参15g紫苏叶120g陈皮72g法半夏48g茯苓48g甘草24g葛根72g木香24g枳壳(麸炒)48g前胡72g桔梗72g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用于肺经痰湿,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周身不适,咳嗽痰多,胸膈满闷,气逆恶心。
-
苦甘颗粒
苦甘颗粒的主要成份:麻黄、薄荷、蝉蜕、金银花、黄芩、苦杏仁、桔梗、浙贝母、甘草等。苦甘颗粒的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热感冒及风温肺热引起的恶风、发热、头痛、咽痛、咳嗽、咯痰、气喘。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上述症候者。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儿感清口服液
儿感清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儿感清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宣肺化痰。用于小儿外感风寒、肺胃蕴热证,症见: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咽喉肿痛,口渴。3岁:每次10毫升,一日2次;7.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黄龙咳喘胶囊
黄龙咳喘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黄龙咳喘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补肾,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肾气虚、痰热郁肺之咳喘,以及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禁忌:孕妇禁服。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化痰消瘀
化痰消瘀为治法。指用具有祛除痰浊、活血化瘀作用的方药治疗痰瘀互结证的治法。现代中医药研究心血管、脑血管及肿瘤等慢性病,认为病机较多与痰及血瘀相关,治疗以化痰和活血散瘀的方法获效。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功能理气,宽胸,止痛。
-
水白菜
桔梗科植物山梗菜的根或全草·水白菜:水白菜为中药名,出自《草药手册》,为《救荒本草》记载的山梗菜之别名。性味:辛,平,有小毒。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利尿消肿,清热解毒。水鳖科植物水车前的全草·水白菜:水白菜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龙舌草之别名。②治痈疽肿毒,汤火伤。
-
地枯萝
概述:地枯萝为中药名,出自《现代实用中药》,即《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地骷髅的别名。别名:地枯萝、枯萝卜、空莱菔。来源:十字花科植物莱菔RaphanussativusL.结果后的干枯老根。性味:甘、辛,平。功能主治:功在宣肺化痰,消食,利水。主治咳嗽痰多,食积气滞,脘腹胀痛,痞块,泻痢,水肿,臌胀,小便不利。
-
喉瘖·血瘀痰凝证
胸闷是气滞之证,舌质暗滞,脉涩,是血瘀之证。单方验方:丹青三甲散(干祖望《名医名方录》)处方:三棱10克,莪术10克,穿山甲10克,地鳖虫10克,蝉蜕6克,鳖甲10克(先煎),昆布12克,海藻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落得打10克。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喉瘖即失音。
-
小儿吼病
小儿吼病为病名,即小儿哮喘。其病机与肺、脾、肾有关,薛铠《保婴撮要》认为:“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使肺失宣降所致。由于肺气根于肾,如哮喘延久,肾气虚衰,并可出现肾不纳气或上实下虚的情况,故有“急则治肺,缓则治肾”的治则。
-
中毒性肺炎
中毒性肺炎西医病名。属中医温病范畴。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凶猛,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由热邪侵袭,气分热炽,灼肺伤津,进而热入营血,扰及心神所致。气分热炽者,治宜平喘解毒,宣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银花、竺黄、竹沥;合并中毒性脑病,宜加有羚角钩藤汤或神犀丹。
-
金郁泄之
金郁泄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是指肺气不利;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须用宣通水道法。如风寒袭肺,肺失肃降,鼻塞喉痒,咳嗽痰多,须用宣肺化痰法。王冰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
-
裂序楼梯草
拼音名:LièXùLóuTī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裂序楼梯草的全草。叶片斜狭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7-13cm,宽3-4.7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在狭侧楔形,在宽侧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牙齿或浅牙齿,钟乳体明显;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130m的林中或阴湿处。夏、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宣肺化痰;
-
感冒解痛散
(2)取本品10g,加氯仿20ml,氨试液0.5ml,加热回流1小时(或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散寒,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寒咳嗽,鼻流清涕,声重,恶寒无汗,头痛身困。3.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
咳嗽枇杷糖浆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esouPipaTangjiang标准编号:WS3-B-1783-94处方:枇杷叶100g桔梗30g麻黄30g百部30g甘草30g车前子150g苦杏仁30g薄荷脑0.135g制法:以上十八味,除薄荷脑外,其余枇杷叶等七味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小时(苦杏仁在第二次煮沸时加入),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注意:肺虚久咳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