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寯琪
沈寯琪(1894-1969),男,汉族,天津市人,生理学家。1922年在美国西留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生理科任讲师、教授。抗战期间去西南大后方从事教学和医疗工作。1947年9月至1948年8月出任国立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兼任北京医学院院务委员、全国生理科学会理事等职。
-
周逸平
周逸平为现代生理学家。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生于江苏溧阳市。1953年上海医学院生理生化师资班毕业,1955年安徽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60~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
曲正
曲正(1903-1971),男,汉族,山东省黄县人,微生物学家,医学教育家。新中国建立后,他到北京医学院主持工作,时值学校在城郊建设新宿舍、学习苏联经验、向科学进军等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的时期,他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带领师生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学校扩大规模,推动学校科研的进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作出了贡献。
-
王玥琦
王玥琦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毕业学校: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学历:博士出生年月:1958年4月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从事中药学和营养学的研究工作。
-
金哲
金哲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毕业学校:1976年毕业于青海医学院医疗专业学历:大学出生年月:1954年1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主任医师行政职务:妇科教研室主任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主要研究领域:自1998年开始中医药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研究工作
-
陈信义
陈信义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毕业学校: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学历:大学出生年月:1954年7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主任医师行政职务:内科主任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肿瘤、血液病中西医结合的临床防治
-
《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妇科著作。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以中医的基本理论,对妇科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197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总论部分简要记述了妇女生理特点、病因病机和诊治概要;各论部分在现代医学病名分类的基础上记述妇科常见病的分型治疗。1973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伤寒论释义
《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本书以提要、释义为主,结合词解,选注诠释《伤寒论》。卷首概论部分能融会经义,使读者对六经辨证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南京中医学院编著。《伤寒论教学参考资料》是以《伤寒论释义》为蓝本,在仲景原文后用提示和讨论的形式加以阐析,并附表格,主要用于教学参考。
-
中国伤科学
《中国伤科学》伤科著作。本书原为中医学院试用教材之一,后经修订印行。书中首述伤科总论,其次介绍各种类型的骨折、脱臼、伤筋、创伤和内伤等病,比较系统规范,可供临床参考。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张前
张前毕业学校:1995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学历:硕士出生年月:1961年5月专业技术职务:讲师行政职务: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副主任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
孙国杰
孙国杰为现代针灸学家。湖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针灸研究所名誉所长。现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针灸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当代中国针灸》、《针灸学(英文版)》、《针灸学》(国家规划教材、全国普通高校中医药类规划教材)、《针灸学学习指导》等。
-
《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眼科著作。广东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将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除总论眼病诊疗外,对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瞳神、眼科外伤及其他各种眼病分别作了系统介绍,内容简明扼要,既有传统的中医眼科理论,又切合临床实用,还有现代科研资料。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牛欣
牛欣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毕业学校:1991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历:博士出生年月:1956年6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总支书记工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中医脉象的现代研究、有效方药的治疗及其机理研究、低频电磁复合振动对性腺功能的影
-
《中医外科学》
《中医外科学》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本书是1964年中医学院试用教材(即统编二版教材)的重印本改名者。书中用中医的理论比较系统地归纳了中医外科学(包括皮肤科和肛肠科之疾病在内)的基本内容。197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针灸讲义
概述:《针灸讲义》为书名:1.华北国医学院编;1934年由华北国医学院发行。曹汉三·《针灸讲义》:《针灸讲义》由曹汉三编。1958年由陕西省中医研究所发行。
-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诊断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八纲”在临证中的重要性,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中国针灸史
概述:中国针灸史:1.教学录像片;中国中医研究院、《健康报》社、安徽中医学院编制。内容包括针灸的起源、形成、发展,以及对外交流。内容翔实、画面生动,史料可靠。书名·中国针灸史:《中国针灸史》为书名,郭世余著。
-
汤头歌诀白话解
《汤头歌诀白话解》为医方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将通行的《汤头歌诀》一书,进行了简要的白话解释和个别内容的增删修订,文字浅显简要,便于初学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针灸入门
《针灸入门》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针灸的基础知识及学习方法,可供初学针灸者参考。
-
针灸学中级讲义
《针灸学中级讲义》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1961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分三篇:上篇为经络和腧穴、中篇为刺灸法、下篇为治疗。
-
针灸点穴手册
《针灸点穴手册》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1964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点穴前的准备、注意事项、点穴方法等。
-
实用针灸取穴手册
《实用针灸取穴手册》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编。1984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在1961年出版的《针灸点穴手册》基础上,结合教学和医疗经验,充实补充而成。
-
孟昭威
孟昭威为现代生理学家。北京市人。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对经络、气功、老年保健都有深入研究。首次提出经络为“第三平衡系统”,颇为学术界所重视。曾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安徽中医学院教授等职。
-
郭诚杰
郭诚杰为现代针灸学家。陕西富平县人。著有《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现代经络文献研究综述》《针灸医籍选》等。曾任陕西中医学院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常委,陕西省针灸学会理事长等职。
-
常用穴位解剖学基础
《常用穴位解剖学基础》为书名。严振国主编。1990年由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出版。
-
椎杼
椎杼为经外奇穴名。出《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位于背部,第一胸椎棘突,左右旁开0.7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哮喘、肺结核。一般针0.3~0.5寸。
-
温灸学讲义
《温灸学讲义》为书名。张俊义编。1930~1935年宁波东方医学书局出版。书以日本东京东洋温灸医学院院长坂本贡氏《温灸学讲义录》等为蓝本,旁参各家著述编成。内容包括解剖生理、诊察、病理大意、孔穴学、治疗学等。
-
力劈华山
力劈华山为一种推拿练功的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交叉于胸前,缓缓向两侧分开,肘部微屈,四指并拢,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
-
平手托塔
平手托塔为练功方法之一种。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少林内功》。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两手仰掌向前推出,犹似托物在手,待推足后再缓缓收回至腰间。
-
许半龙
许半龙即许观曾。许观曾(1898~1939)为民国时期医家。字半龙。江苏吴江人。曾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著有《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中医诊断学大纲》、《外科学大纲》、《药敛启秘》等。
-
许勉斋
许勉斋(1900-1982年)现代医家。字勤勋,浙江余姚人。尝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后曾执教于浙江医学院。学识渊博,其所著有《勉斋医话》(一作《勉斋话医》,对肾炎颇有独到之研究。另有《病理学》抄本行世,尚有《景岳新方摘要歌诀》、《金匮方诀类编》等。
-
刘泗桥
刘泗桥近代医家(?-1930年)。浙江镇海人。幼聪颖,后攻研医学,学成于沪上悬壶,技艺精娴。后任教于国医学院,并参与编辑《皇汉医学》,于近代医学发展有所贡献。
-
赤脉侵睛
赤脉侵睛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赤脉传睛。心火上炎或三焦积热者,宜清心泻火,可用泻心汤加减;肾阴亏损所致者,宜养阴清热,可用补心汤加减。参见赤脉传睛条。
-
灵枢经语释
《灵枢经语释》医经著作。山东中医学院编。本书是《灵枢》语释本的一种。按原书编次,每篇均首先概括大意,然后引录原文加以语释,并做必要的词解。1962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刘正宇
刘正宇近代医家(1879-1946年)。字伯松,号野樵,陕西镇安人。幼聪颖,曾从军参加武昌起义,后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授。所著有《四因病理学》、《六经指南》、《奇经直指》等。
-
针灸学概要
《针灸学概要》为书名。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编。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
《现代经络研究文献综述》为书名。陕西中医学院编。198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以1934~1978年国内有关经络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同时增入1979年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的有关资料集合而成。
-
《中药炮制学》
《中药炮制学》药学著作。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胆道排石汤Ⅳ号
拼音名:dandaopaishitang4hao处方:枳壳3钱,木香4钱,黄芩3钱,虎杖5钱。功能主治:胆系感染、胆石症湿热型。摘录:《新急腹症学》引遵义医学院方
-
经络挂图
《经络挂图》为图谱名。北京中医学院汇编。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蒲湘澄
蒲湘澄为现代针灸家。四川射洪人。擅方药,尤精针灸。治病讲究辨证论治,针药并举。曾任成都中医学院针灸系主任。著有《中医实验谈》一书。
-
简明针灸学
《简明针灸学》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科教研组编。1959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针灸发展概况、经络、腧穴、刺灸法和治疗等。书末附“中医常用术语简释”等。
-
风摆荷叶
风摆荷叶为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伸掌,掌心朝上,左右手交叉于胸前,然后用力前推,再缓缓分向左右成侧平举状,再收回交叉于胸前。
-
双龙搅水
双龙搅水为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一手撑腰一手伸直握拳,两人脉门相对,用力大幅度转动肩关节。
-
双虎夺食
双虎夺食为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人对练,同取弓步,两手相握后,互相争拉。
-
许观曾
许观曾(1898~1939)为民国时期医家。字半龙。江苏吴江人。曾在上海中国医学院任教,著有《内经研究之历程考略》、《中医诊断学大纲》、《外科学大纲》、《药敛启秘》等。
-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药学著作。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编。本书对明·龚廷贤所撰《药性歌诀四百味》(又名《药性歌》)的原文(四言歌诀)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并删去了不切实用的内容,增入了语译注解,同时对不常见的难字,加注汉语拼音,便于读者学习。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经络学说简编
《经络学说简编》为书名。北京中医学院编。196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发展概况,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主病等。
-
子宫下坠病的针灸疗法
《子宫下坠病的针灸疗法》为书名。南京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实验医院著。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书是作者针灸治疗7000余例子宫下坠病的经验介绍,可供临床参考。
-
农村卫生员针灸课本
《农村卫生员针灸课本》为书名。北京中医学院编。196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