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乘
1.尤乘为清初医家,字生洲。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撰有《食治秘方》(1665)、《勿药须知》(1667)、《喉科秘书》(1667),辑有《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并增辑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1667),另订有贾所学之《药品辨义》等书。江苏无锡人,著有《尤氏喉科秘书》。
-
士材三书
《士材三书》为书名。明代李中梓(士材)撰。本丛书计有《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三种。后附尤乘的《寿世青编》。《病机沙篆》对50多种常见内科杂病之病因脉证诊断和治疗加以论述。尤乘乃李士材学生,深得李氏精髓,知此三书可代表李氏之学术思想,故予以汇刻。卷五、六有针灸疗法。
-
尤生洲
尤生洲即尤乘。尤乘为清初医家,字生洲。吴门(今江苏吴县)人。撰有《食治秘方》(1665)、《勿药须知》(1667)、《喉科秘书》(1667),辑有《脏腑性鉴》、《经络全书》,并增辑李中梓之《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病机沙篆》、《寿世青编》(1667),另订有贾所学之《药品辨义》等书。
-
经络枢要
明·徐师曾撰。内容包括原病、阴阳、脏腑、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三部等,并引载各家经络之文,加以发挥。此书收载于尤乘重辑的《经络全书》之后编。本书是将明·沈子禄(承之)所著的《经脉分野》加以删订,并增入《经络枢要》而成。清·尤乘又补订,于康熙戊辰年(1688年)刊行。
-
经络全书
本书是将明·沈子禄(承之)所著的《经脉分野》加以删订,并增入《经络枢要》而成。后编名“枢要”,又分原病、阴阳、藏府、营卫、经络、常经(即十二经)、奇经、人迎气口、三部、诊脉、清浊、虚实、客感、传变等14篇。
-
藏府性鉴
《藏府性鉴》为书名。清·尤乘补辑。本书以《人镜经·附录》为蓝本,经贾诠附入《灵》《素》要义后改名《藏府性鉴》,复经尤乘补辑而成。书述藏府见证、诊法、治法、针灸穴法等。
-
诊家正眼
卷一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主论述脉学基本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还征引王叔和、李东垣、朱震亨、滑寿、戴共父、李时珍等诸家脉诊学说,予以分析阐论,作者本人则另加注按,颇有发挥;
-
脏腑性鉴
《脏腑性鉴》脏腑学说著作。清·尤乘撰。为丛书《博物知本》中的一种。全书以《人镜经》内容为主线,兼辑《内经》及历代诸家对脏腑功能的论述。卷首为脏腑总论及阴阳五行论;卷上、下依据脏腑的性质特点分论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表现、诊断大法、治疗原则及针灸穴位等,间附辑者的心得、按语。
-
寿世青编
《寿世青编》为书名。由清代尤乘撰。全书两卷,上卷载有疗心法言,养肝、养脾、养肺、养肾说,斋说,食忌说,睡诀,孙真人卫生歌,孙真人养生铭,四时摄生篇,十二时无病法,静功六字却病法等。下卷载有服药须知,煎药有法,服药忌食,饮食禁忌节要,却病十要,病有七失不可治,老人病不同治法,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等。
-
寿世编
概述:《寿世编》:1.方书;2.《寿世青编》。未具撰人,顾奉璋序称:“青浦诸君子所辑”。首辑亟斋居士《达生篇》、毓兰居士《保婴篇》。以下分小儿、妇女、身体、头面等42门,每门详列病症,博收各科验方。清·尤乘辑。刊于1667年。本书重点辑录前人养生保健内容,末附《病后调理服食法》1卷。现存十多种清刻本并石印本。
-
博物知本
《博物知本》医学丛书。清·尤乘辑。刊于1691年。系《脏腑性鉴》、《经络全书》、《药品辨义》三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现存康熙初刻本。
-
经脉分野
书按不同部位分述经络的循行。本书后由徐师曾增补为《经络全书》。其内容为《类经图翼》所汲取。成书于万历四年(1576年)。本书是将明·沈子禄(承之)所著的《经脉分野》加以删订,并增入《经络枢要》而成。清·尤乘又补订,于康熙戊辰年(1688年)刊行。
-
本草通玄
《本草通玄》为药物学著作。明·李中梓撰。约刊于明末。1667年又经尤乘增订,收入《士材三书》中。李氏将药物分为草、谷、木、菜、果、寓木、苞木、虫、鳞、介、禽、兽、人及金石等14部,共收药物341种。末附用药机要及引经报使、针灸要穴图等。现存几种清刻本及《土材三书》本。
-
干洗脸
干洗脸为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出自清·尤乘《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理瀹骈文》:“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
尤氏喉科秘书
《尤氏喉科秘书》为喉科著作。清·尤乘撰。刊于1667年。内容有:喉症总论、咽喉门(7病)、口牙舌颈面腮门(19病)、喉症治法及制药、用药法、喉症验方等。文字简明,切于实用。解放后出版排印本(与《咽喉脉证通论》合刊》)。
-
病机沙篆
《病机沙篆》内科著作。明·李中梓撰,清·尤乘增辑。刊于1667年。全书分列中风、虚劳、噎膈等十二种内科病证。各证摘录历代医书相关内容的精辟论述,分析病机、病因、症状,然后确定治法,列出处方。现存康熙刻本,又本书收入《士林三书》中。
-
动功
概述:动功:1.气功功法;采取与意念、呼吸相结合的肢体动作或自我按摩以锻炼内脏、凝静心神、活跃气血的一种动中静的功法。泛指借助于四肢和躯体的有节律动作或击打特定穴位和部位而实现气功态的练功方法。清·尤乘《寿世青编》卷上有“十二段动功”节。常见的动功如八段锦、十六段锦、易筋经,大雁功、鹤翔庄等。
-
徐师曾
徐师曾为明代医家。吴江(今属江苏)人。曾将沈子禄的《经脉分野》、《经络枢要》两书合编为《经络全书》。字伯鲁,号鲁菴。幼先习儒,长而博学,兼通医卜、阴阳等。将其友沈承之(子禄)所著关于经络之书稿续编成《经络全书》两卷。初仅有传抄本行世,后由尤乘等增订刊行(1688年)(因历经传写,误题为“师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