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虚嗽
虚嗽病证名。咳嗽之属气虚、血虚者。见《冯氏锦囊》卷十二。气虚者,日间嗽,多吐痰白沫,或恶心,用六君子汤加款冬花、五味子。血虚者,夜嗽多渴,痰不易出,或发热,用六味汤加麦门冬、五味子。参气虚咳嗽、血虚咳嗽、日间嗽、夜嗽、咳嗽条。
-
玄霜膏
《医便》卷三:组成:乌梅(煎浓汁)4两,姜汁1两,萝卜汁4两,梨汁4两,柿霜4两,款冬花2两,紫菀2两(俱为末,已上药制下听用)。主治:吐血虚嗽。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薄荷汤漱口。主治:汤火疮。功效:滋润肺脏,清利气道。主治:虚劳肺痿,咳嗽便秘,吐血咯痰,肺热哮喘,咽干舌裂,喉头炎症,口粘膜炎。
-
清金利肺汤
《简明医彀》卷四:方名:清金利肺汤组成:陈皮1钱,茯苓1钱,贝母1钱,枯芩1钱,天冬1钱,麦冬1钱,桔梗1钱,枳壳1钱,杏仁1钱,桑皮1钱,甘草3分。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加减:气急,加苏子、罗卜子、葶苈、瓜蒌、竹沥、枇杷叶;久嗽,加5味子、冬花、百部、百合、兜铃;痰嗽,加旋复、半夏。
-
定肺止嗽饮
处方:天冬2钱,桔梗4分,紫苏4分,知母1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孕妇咳嗽,属风属寒者。用法用量:热嗽,加黄芩8分;虚嗽,加紫菀1钱,冬花6分;发喘,夜多嗽,加麻黄8分;虚损咳嗽,加瓜蒌1钱,竹沥、姜汁;心胸不舒,加贝母1钱,百合1钱。
-
鹦鹉
《*辞典》:鹦鹉:出处:《纲目》拼音名:YīnɡWǔ别名:鹦鹘(汪颖《食物本草》),干皋、鹦哥(《纲目》)。自下嘴基部有一对宽阔黑带,斜伸至颈侧;自背和肩以至尾上覆羽均草绿色,但无光辉,上背部并沾有黄色;雌鸟的头部较蓝,喉和胸较橙红,而无灰蓝色泽。上嘴为黑色。生境分布: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
短气嗽
短气嗽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十四:“肺主气,候皮毛,气虚为微寒客皮毛,入伤于肺则不足,成咳嗽。夫气得温则宣和,得寒则否涩,虚则气不足而为寒所迫,并聚上肺间,不得宣发,故令咳而短气也。”吴澄谓:“短气嗽。气亏于下,元海无根,上浮胸臆,呼不能开,咽不能降,气短喘咳,不相接续者,大虚之证,贞元饮。”
-
宁肺止嗽散
《胎产心法》卷上:别名:宁肺止嗽饮组成:麦冬2钱(去心),知母1钱,桔梗5分,紫苏5分,杏仁10粒(去皮尖),桑白皮6分,甘草4分。主治:孕妇风寒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火嗽,加黄芩8分;虚嗽,加紫菀1钱,款冬花6分;寒甚,加麻黄;虚损,加瓜蒌1钱,竹沥、姜汁;方中麦冬,《胎产新书》作 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