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暖肝煎
概述:暖肝煎为方名,出《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诸药相伍,温补肝肾以治其本,行气祛寒以治其标,使下元得温,寒凝得散,气机通畅,则睾丸、少腹疼痛诸症自解。当归挥发油、水提物、阿魏酸均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及胆酸的排泄量;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对肝损伤有防治作用,生姜丙酮提取物有利胆作用;
-
虚疝
虚疝病名。《景岳全书·杂证谟》:“疝久者必多虚证,或以元气本虚而偶患者亦有虚证,或不耐劳苦而微劳即发者亦有虚证。”凡治虚疝,当辨阴阳。阴虚者,轻则暖肝煎、八味地黄丸,甚则理阴煎、补阴益气煎。阳虚者,宜温胃饮、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若阳虚至甚,用桂附椒姜,或六味回阳饮。参见疝气条。
-
乳缩症
乳缩症病名。见晟叔来《增订达生篇》。指乳头收缩内陷之症。多因乳头属肝,肝经受寒,气敛不舒,故至乳头收缩肉里。治宜温经暖肝。方用暖肝煎。
-
理气法
概述:理气法为治法。肝郁气滞者,方如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暖肝煎等;常用药如厚朴、陈皮、木香、元胡、郁金、柴胡、川楝子、青皮、香附、薤白、乌药等。胃气上逆者,宜降逆和胃止呕,方如旋复代赭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等;肺气上逆或肾不纳气者,宜降气平喘,方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等。
-
阴胜而痛内障
概述:阴胜而痛内障为病证名。指眼珠从午后至午夜作痛的证候。《眼科纂要》卷五:“午后痛(自午)至亥(交子)始能停,此须补火回阳,后服柳红丸。”一般而言,日间目痛属阳,而夜间目痛属阴。今午后至午夜目痛,当属阴病。阴盛而目痛。治疗:治宜补气温阳,方用肾气丸、暖肝煎等加减。
-
狼疝
狼疝病名。指少腹疼痛且伴见大便艰难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内有:“小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狼疝也。”该病多因寒凝肝脉而致。治宜暖肝散寒,服暖肝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