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寒气腹痛
《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小肠”、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均可引起腹痛。《症因脉治》卷四:“寒气腹痛之证,面黄唇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腹中绵绵作痛,…”其腹痛,另有喜热按、喜热饮食、脉多沉迟等特点。宜温中散寒,用桂枝芍药汤、建中汤、理中汤,兼有肢厥、下利清谷者,宜四逆汤加减。
-
虚冷腹痛
虚冷腹痛病证名。体虚受寒所致的腹痛。《千金要方·心脏》:“虚冷腹痛,不下饮食,食复不消,胪胀,当归汤方。”如身体素弱,而复冷痛者,以人参养胃汤加肉桂、木香、吴茱萸,或理中汤加良姜、吴茱萸等。参见腹痛、寒气腹痛条。
-
寒冷腹痛
见《圣济总录·心腹门》。《金匮翼·寒冷腹痛》:“腹痛属寒冷者,多是口食寒物,鼻吸冷气,脉涩气阻,则为疼痛。其症四肢逆冷、唇口变青,其脉沉或紧,经云:寒气客于脉中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宜大建中汤、附子理中丸等方。参见腹痛、寒气腹痛条。
-
感寒腹痛
感寒腹痛病证名。感受寒邪而致的腹痛。《类证治裁·腹痛》:“感寒腹痛者,气滞阳衰,喜热手按,脉沉迟。治在温中,香砂理中汤去白术。”寒气重者,宜用附子理中丸加味。参见寒气腹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