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虚静
虚静心无旁念。《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
虚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王冰注:“外湿既浸,中热相感,如持虚器,受此邪毒,故曰受如持虚。”《素问·水热穴论》:“故取俞以泻阴邪,取合以虚阳邪。”虚证:虚(deficiency)为病证类型八纲之一,即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见“虚静”、“虚无”。
-
道
《素问·玉版论要》:“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灵枢·四时气》:“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素问·玉机真脏论》:“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素问·汤液醪醴论》:“针石之,道也。”
-
持脉
持脉诊断学术语。即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详切脉条。
-
心斋
概述:心斋:1.明代医生、僧人;2.道家养生术语与功法名。金溪(今属江西)人,驻龙兴寺。精外科,宿瘤如杯或毒痈满背者,多能疗治。门人周、李二僧皆得其传,有医名。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方法为:静坐自守,收心除欲,使精神保持虚静空明的状态。儒家也有类似提法与静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