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麻痹后遗症
本病早期有发热,咳嗽,呕吐,腹泻,头痛,肢体疼痛,肢体瘫痪呈弛缓性,以下肢多见,或表现单瘫、半身瘫痪,亦有腹肌、肋间肌、膈肌瘫痪者,病情比较严重。治则祛邪通络,濡养筋脉处方下肢麻痹——腰夹脊髀关伏兔足三里。详述随证配穴腕下垂—外关,足下垂—解溪,足内翻—悬钟,足外翻—三阴交。
-
小儿半身不遂
小儿半身不遂为病证名,指小儿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或完全丧失。针灸治疗:上肢,取肩髃、曲池、列缺、少商、合谷、手三里;本病进入麻痹期,瘫痪可发于身体各部,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见,治宜疏风通络,调和气血,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下肢瘫痪取足三里、解溪、环跳、风市、阳陵泉;腹肌瘫痪取中脘、梁门、气海;
-
醋谷胺
醋谷胺药品说明书:药品名称:醋谷胺英文名称:Aceglutamide别名:乙酰谷胺;乙酰谷酰胺;醋谷胺的药理作用:醋谷胺为谷氨酰胺的乙酰化合物,有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维持神经应激能力及降低血氨的作用。用于肝昏迷,脑外伤性昏迷;在肾小管细胞内分解出氨而变为乙酰谷氨酸。醋谷胺的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
蛇鲻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化学成份:1.多齿蛇鲻,肉含肌动球蛋白(acrtomyosin),肌浆蛋白(myogen),可凝固肌浆蛋白,二甲基胺(dimethylamine),甲醛(formaldehyde),溶血卵磷脂酶(lysolecithinase),并含肽类,脂类,多糖,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色氨酸(tryptophan),苏氨酸(threonine),赖氨酸(lysine)。主小儿麻痹后遗症;
-
腓骨长肌运动点
腓骨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下缘。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足内翻,一般直刺0.5~1.0寸。
-
尺侧伸腕肌运动点
尺侧伸腕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伸侧正中线尺侧缘,鹰嘴突下约3.7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针1.0~1.5寸。
-
屈𧿹长肌运动点
屈𧿹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远端,外踝后上方约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桡侧伸腕短肌运动点
桡侧伸腕短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伸侧桡侧线,腕横纹上3.7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腓肠肌运动点
腓肠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腘窝横纹下3寸,屈侧正中线内侧约一横指为1穴;腘窝横纹下3寸,屈侧正中线外侧约一横指处为1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
-
股二头肌运动点
股二头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屈侧,有两穴:一穴位于屈侧正中线,臀下皱襞下约3横指处;另一穴位于大腿屈侧近腓侧缘,腘窝横纹上4.3寸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膝过伸——股前型)。一般直刺1~
-
股直肌运动点
股直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伸侧,腹股沟中点与髌骨上缘连线之中点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膝过伸混合型,髋关节松弛——内旋型)。一般直刺1.5~2.0寸。
-
屈拇短肌运动点
屈拇短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手掌部,鱼际上缘。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屈趾长肌运动点
屈趾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远端,内踝后上方约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胫骨前肌运动点
胫骨前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伸侧,有2穴:髌骨下缘下约3寸胫骨外侧缘为1穴;胫骨前嵴中点外侧1横指半处为1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单纯足下垂、单纯足跟不落地)。一般直刺1.0~
-
桡侧伸腕长肌运动点
桡侧伸腕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伸侧桡侧线的桡侧,肘横纹平线下约2.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0~1.5寸。
-
桡侧屈腕肌运动点
桡侧屈腕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的桡侧,肘横纹下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腓肠
概述:腓肠: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指腓肠肌。即胫骨后面的一块肌肉,在小腿后面形成隆起部。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正中线向外平开1.5寸,腘窝横纹下3.5寸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等。一般直刺0.5~
-
股内肌运动点
股内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伸肌,髌骨内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下1/4点。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髋关节松弛——外旋型,膝过伸——股后型,膝关节挛缩)。一般直刺1.5~
-
尺侧屈腕肌运动点
尺侧屈腕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尺侧线,肘横纹下约3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针0.3~0.5寸。
-
乙酰谷胺
醋谷胺药品说明书:药品名称:醋谷胺英文名称:Aceglutamide别名:乙酰谷胺;乙酰谷酰胺;醋谷胺的药理作用:醋谷胺为谷氨酰胺的乙酰化合物,有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维持神经应激能力及降低血氨的作用。用于肝昏迷,脑外伤性昏迷;在肾小管细胞内分解出氨而变为乙酰谷氨酸。醋谷胺的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时可能引起血压下降。
-
股外肌运动点
股外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伸侧,髂前上棘和髌骨上缘中点连线下1/3点,外开1.5寸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膝关节过度伸展,膝关节挛缩)。一般直刺1.5~
-
关
3.枢纽机关;承扶亦作扶承。该神经在臀区和股后区的体表投影在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稍外侧,和股骨内、外侧髁之间连线中点,以上三点的连线上。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股二头肌长头及半腱肌。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为坐骨神经;主治病症:承扶穴主治腰腿部疾患。
-
屈拇长肌运动点
屈拇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近桡侧线,腕横纹上约3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针0.5~1.0寸。
-
屈指浅肌运动点
屈指浅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近桡侧线,腕横纹上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屈指深肌运动点
屈指深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屈侧正中线之尺侧,肘横纹下约6寸。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般直刺0.3~0.5寸。
-
比目鱼肌运动点
比目鱼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小腿后正中线下1/3,跟腱移行部的两侧。左右计4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单纯仰趾足)。一般针1.0~1.5寸。
-
胫骨后肌运动点
胫骨后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屈侧正中线下1/4点的内侧。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三角肌运动点(中)
三角肌运动点(中)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肩外侧,上臂外侧中线上,肩峰下方约五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及上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1~1.5寸。
-
耻骨肌运动点
耻骨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胫侧,腹股沟内1/3折点下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2寸。
-
内承扶
内承扶为经外奇穴名。即阴亢穴。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臀下皱襞中点,向内侧平开1.5寸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瘫痪。
-
大收肌运动点
大收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胫侧,腹股沟内1/4点直下约3.7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髋关节松弛一外旋型)。一般针直刺1~2寸。
-
长收肌运动点
长收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内侧,腹股沟内1/4点下方约3寸处。缝匠肌的内方。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髋关节松弛——外旋型)。直刺1~2寸。
-
旋前圆肌运动点
旋前圆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近端屈侧,肘横纹下约1.5寸,前臂屈侧正中线尺侧2横指宽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股薄肌运动点
股薄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胫侧,缝匠肌中点内侧1.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5~2.0寸。
-
三角肌运动点(后)
三角肌运动点(后)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肩后部,鹰嘴和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与肩峰的连线上,上臂的上1/8与下7/8的交界处。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及下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
-
伸拇长肌运动点
伸拇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伸侧正中线的桡侧,腕横纹上1.5寸。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伸指总肌运动点
伸指总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前臂伸侧正中线的桡侧,肘横纹下2寸、下3寸、下4寸各1穴。左右计6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伸趾长肌运动点
伸趾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腓侧,有两穴:腓骨小头高点下约1.5寸(或2横指)稍内为1穴;腓骨小头至外踝高点连线上1/3点为1穴。一般直刺1.0~
-
伸趾短肌运动点
伸趾短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足背部,内外踝高点连线中点下1.5寸(或2横指),左右两侧各1穴。左右计4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伸踇长肌运动点
伸踇长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小腿远端伸侧正中线,踝横纹上方约3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足跟不落地合并足外翻)。一般直刺0.5~1.0寸。
-
肘后肌运动点
肘后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上臂伸侧正中线,鹰嘴突上约3寸(或4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针0.3~0.5寸。
-
半腱肌运动点
半腱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屈侧近胫侧缘,上1/4与下3/4交点,为1穴;大腿屈侧近胫侧缘中点稍上方,为1穴。左右计4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2寸。
-
拇收肌运动点
拇收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手掌部,鱼际中点是穴,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3~0.5寸。
-
拇指对掌肌运动点
拇指对掌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手掌部,鱼际近腕关节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2~0.3寸。
-
半膜肌运动点
半膜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大腿屈侧胫侧缘中点。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1~2寸。
-
三角肌运动点(前)
三角肌运动点(前)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肩前部,肩锁关节下约三横指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肩及上臂肌麻痹型)。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二头肌运动点
肱二头肌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上臂屈侧,从肱二头肌肌腹隆起内缘之中点斜向外下方取3点,每点约相距1寸。左右计6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头肌(内侧头)运动点
肱三头肌(内侧头)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上臂伸侧尺侧线,肘横纹平线上3寸;或上臂中、下1/3交点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头肌(长头)运动点
肱三头肌(长头)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上臂伸侧尺侧线,腋后皱襞下3寸,或上臂中、上1/3交点近腋后缘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
-
肱三头肌(外侧头)运动点
肱三头肌(外侧头)运动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小儿麻痹后遗症穴位刺激结扎疗法》。位于上臂伸侧桡侧线,腋后皱襞下3寸或上臂中、上1/3交点处。左右计2穴。主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一般直刺0.5~1.0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