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
胶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干燥胶块。多为补养药。如驴皮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
-
胶木属
中文名胶木属拼音名jiaomushu拉丁名Palaquium中国植物志60(1):52描述PalaquiumBlanco胶木属,山榄科,约115种以上,分布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只有台湾胶木P.formosanumHayata1种,产台湾。叶革质,有托叶;花具柄,簇生;花冠管约与裂片等长,裂片6,披针形;雄蕊12,2列,无退化雄蕊;属下物种胶木属、台湾胶木
-
阳离子淀粉CCS-01
阳离子淀粉CCS-01系季铵型造纸用取代度阳离子淀粉。性状:白色粉末。用途:主要用来提高填料及细小纤维的留着,是优良的助留、助滤剂及中性胶的配用助剂。制备或来源:由玉米淀粉、阳离子剂、催化剂等反应制得。结构式中R,R',R"是指不同或相同的烷基。备注:水分≤14%。pH值(3%水溶液)7.0。加热溶解。
-
龟胶
拼音名:GuīJiāo别名:龟板胶、龟甲胶、金龟胶、水龟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金龟Geoclemysreevesii(Gray);生境分布:四川。性味:甘、微咸,平。功能主治:养阴补肾,潜阳止血。主治年老衰弱,肾虚腰痛及男女贫血等症。3钱,作丸剂。注意:阳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花皮胶藤属
中文名花皮胶藤属拼音名huapijiaotengshu拉丁名Ecdysanthera中国植物志63:233描述EcdysantheraHook.etArn.花皮胶藤属,夹竹桃科,15种,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E.roseaHook.etArn.和E.utilisHayataetKawakami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其乳液内提出的胶可为橡胶的代用品,尤以后者为佳。萼裂片里面有腺体;
-
加味四圣膏
处方:紫河车8两,龟版胶8两,麋角胶8两,茯苓8两,天麦冬共16两,生熟地共16两,地骨皮8两。制法:先熬2地、2冬、茯苓、地骨3次,河车焙干研末,将3次药汁再熬,入2种胶、河车末收膏。功能主治:峻补精血。主消耗性慢性疾病及贫血患者(如肺结核等)。摘录:《医学碎金录》
-
小地黄煎丸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方名:小地黄煎丸组成:生地黄10斤(洗漉出1宿后,捣绞取汁),鹿角胶1斤,紫苏子(炒)3升,酥1斤半,生姜半斤(取汁),蜜2升,酒4升。制备方法:上药先以文火煎地黄汁1-2沸,即以酒研紫苏子滤取汁投之,又煎20沸,下胶,候胶消尽,下酥、蜜、姜汁等,同煎稠如糖,收于净瓷器中。
-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ocellatusAolmes.,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毒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并有抗胃蛋白酶或抗溃疡病作用。角叉菜胶可作轻缓泻剂,同时用于骨科,能促进结缔组织增生。
-
地髓煎
处方:生地黄10斤(洗净,捣压取汁),鹿角胶1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2升,酒4升。制法:文武火煮地黄汁数沸,即以酒研紫苏子4两,取汁入煎10-20沸,下胶,胶化,下生姜汁、蜜再煎,候稠,瓦器盛之。功能主治:大补益。主血枯便燥结。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千金》
-
胶酒
处方:好胶2两(炙令得所),酒1升半,白盐1钱匕。功能主治:妇人难产,经6-7日,母困甚。用法用量:上以微火同酒炼胶令化,后打鸡子1枚相和,服1盏;未产再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王岳产书》
-
细胞质丝
细胞质丝是指在细胞质内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丝状结构的总称。(2)细丝,是指构成脊椎动物肌肉收缩丝、并伴有调节蛋白质肌钙蛋白的天于此的有构成桥粒的微丝(tonofilament),神经胶细胞(neuroglialcell)中的胶丝(glialfilame-nt),存在于神经轴突内的神经丝等,关于其功能尚不十分清楚;
-
王子汤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孺方》:组成:赤石脂9铢,黄连6铢,甘草6铢(炙),干姜各6铢,黄芩2铢,胶指大,黄蜡弹大。主治:小儿吐下不止。用法用量:水3升,煮1升,纳蜡、胶烊,为3服。意裁。
-
树胶
树胶是植物体的裂口或破伤处所分泌出的一种保护性的稠厚液体,在空气中逐渐干燥,形成无定形、质脆、透明或半透明的固体,遇水能膨胀或胶溶成粘稠状的胶体溶液,在乙醇或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均不溶解,如在其水溶液中加入乙醇即可产生白色无定形沉淀。树胶在医药工业中常用作乳化剂、混是剂,常用的有阿拉伯胶、西黄茂胶等。
-
当归贴
《千金翼》二十三:当归贴:处方:当归(1作当陆)2两,黄芩2两,黄连2两,大黄2两,莽草2两,白芷2两,白敛2两,白及2两。功能主治:疮痈诸肿。摘录:《千金翼》二十三《外台》卷二十四引《古今录验》:组成:当归1分,蛴螬1分,丹参1分,附子1分(炮),蜡蜜1分,栀子10个,桂心1分,胶1分。主治:诸痈疮发背有脓血。
-
御寒暖胃膏
《理瀹》:方名:御寒暖胃膏组成:生姜汁、牛胶、乳香、没药、花椒、黄丹。主治:胃伤,不思饮食,胸腹胀痛,呕哕恶心,噫气吞痠,面黄肌瘦,怠惰嗜卧,并治腰背冷痛。加减:脾胃不和,加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制备方法:生姜汁熬,入牛胶化开,以乳、没、黄丹收膏。
-
桂心三物汤
处方:桂心2两,胶饴半斤,生姜2两。功能主治:心中痞,诸逆悬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3升,去滓纳饴,分3次服。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桂心通心气,散血结;生姜去秽气、通神明;胶饴和脾气,缓急痛。凡心痛之属虚冷者宜之。
-
硫化双氯酚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具有广谱抗真菌和抗细菌作用。外用可治疗各种皮肤癣症和阴道酶菌感染。用量用法:口服:1g/次,6次/日。乳剂、散剂、胶冻剂及阴道栓剂均供局部应用。规格:片剂:0.5g;
-
米糖膏
方出《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名见《仙拈集》卷四:组成:米糖(即胶饴)。主治:烂腿疮久不愈。用法用量:以碗盛,于饭锅内蒸化,先用花椒、荆芥、防风等药煎汤洗疮净,乃将胶饴薄摊疮上,外以软竹箬盖定,用绢缚之。
-
益肾固精丸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益肾固精丸组成:大熟地8两,山萸肉4两,淮山药4两,牡丹皮4两,云茯苓4两,龙骨3钱(生研,水飞),莲须1两,芡实2两(炒),线胶4两。功效:补肾固精。主治:遗精。制备方法:用牡蛎熟粉炒线胶成珠后,去牡蛎、磨粉,再同以上各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
折断面
折断面(fracturesurface)是指药材自然折断或用刀横切而成的断面。药物鉴定时观察药材折断面所具有的特征,如自然折断面,破碎面,横断面等。折断面的平坦、粗糙、颗粒性、纤维性、胶丝以及层层剥离等情况。此法用于皮类,长条状的根及根茎类、藤、枝类药材的鉴别。如甘草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定粉);
-
建中加附子当归汤
处方:桂枝1两,当归3钱,芍药2两,甘草半两,胶饴半升,生姜1两半,附子3钱(炮),大枣6个。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吐泻转筋,四肢厥冷,脉微缓者。用法用量:每服1两,水3盏,煮至1盏半,去滓,下胶饴两匙,煎化服。摘录:《此事难知》
-
牛蹄
牛蹄的食用建议小牛脚通常是整只或剁半出售,用来熬成浓稠的高汤、清炖肉汤或肉胶,也可以扒烤后搭配调味酱趁热吃,或加入肉冻和煨菜里以增加额外的粘稠度,并且可以淋肉胶冷食,或去骨塞馅料油炸。"附方治水浮气肿,腹肚胀满,小便涩少:水牛蹄一只,汤洗去毛,如食法,隔夜煮令烂熟,取汁作羹,蹄切,空心饱食。
-
奶油结力蛋黄少司
奶油结力蛋黄少司的味道::乳脂味奶油结力蛋黄少司的特色:色淡黄、光亮,乳香浓郁,鲜咸清纯。奶油结力蛋黄少司的制作:主料:奶油少司500克,胶冻汁500克(见本鲜味型),柠檬汁25克,鸡蛋黄25克。(此少司用于冷菜中,浇挂在原料上)
-
西瓜冻
西瓜冻原料配方西瓜肉500克明胶15克白糖250克奶粉25克清水250毫升香兰素适量西瓜冻制作方法1.西瓜肉应取自九成熟的红瓤西瓜。去除瓜子,一半切成小片,一半用纱布包起来挤汁。4.取另一份胶液与西瓜汁、奶粉混和(如液色太淡,可加入适量的红色食用色素),分别注入已盛载一半冻结明胶瓜肉液的模杯内,再放入冰箱冰冻。
-
胆矾锭子
处方:白矾2钱,雄黄1钱,蟾酥1钱,胆矾1钱,乳香1钱。制法:上为细末,用水化皮胶为锭子。功能主治:蝎螫疼痛。用法用量:擦患处。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
二胶散
处方:桃胶、李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淋,小肠憋膨不通。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葱白汤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六
-
粉胶散
处方:干小粉(炒焦存性)。功能主治:冻瘃疮。用法用量:熔牛胶调,摊纸上贴之;好米醋调尤妙。摘录:《普济方》卷三○○引《海上方》
-
黄耆糯米汤
别名:黄耆汤处方:糯米5升,黄耆6两。功能主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用法用量:黄耆汤(《竹林女科》卷二)。摘录: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二,名见《女科指掌》卷三
-
集灵胶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玄参、桔梗、甘草。功能主治:虚劳内热骨蒸。用法用量:白蜜5斤收胶。摘录:《理虚元鉴》卷下
-
家秘坎离丸
处方:补阴丸加鹿角胶3两,补阳丸加玄武胶3两。功能主治:阴阳两虚。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姜葱膏
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用法用量: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姜饴煎
处方:干姜3两(炮裂,为细末),胶饴1斤。制法:上拌匀,以瓷器盛置,饭上蒸令极熟。功能主治:冷嗽。用法用量:每服1枣大,含化咽津,日3夜2。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
鹿角胶方
处方:鹿角胶1两(炙黄,为末),生地黄汁1升2合。功能主治:吐血不止。用法用量:同于铜器中盛,蒸之令胶消。分温2服。摘录:《圣惠》卷三十七
-
叉枝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叉枝藻:来源:藻类红藻门叉枝藻GymnoganyrusflablliformisHar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为琼胶的辅助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冬青皮
《*辞典》:冬青皮:出处:《日华子本草》拼音名:DōnɡQīnɡP 别名:冬青木皮(《纲目》)来源:为冬青科植物冬青的树皮。化学成份:树皮含鞣质、挥发油。性味: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功能主治:《日华子本草》:去血,补益肌肤。捣烂,再加井水少许擂汁,放置半小时,上面即凝起-层胶状物,取此胶外搽。
-
江篱
来源:藻类红藻门江篱Gracilariaconfervoides(L.)Grev.,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琼胶的主要原料,并用作缓泻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帘子藤
拼音名:Li nZiT nɡ别名:花拐藤、腰骨藤、长角胶藤来源:夹竹桃科帘子藤Pottsialaxiflora(Blume)O.Ktunze,以根、茎、乳汁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功能主治:主治腰骨酸痛,贫血。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沙枣胶
《*辞典》:沙枣胶: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拼音名:ShāZǎoJiāo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茎枝胶汁的干燥品。功能主治:治骨折。沙枣胶23克,茜草10克,曼陀罗子15克,硫酸镁30克,明矾10克。共为细末,每10克加蛋清一个,调敷患部。
-
小松藻
来源:藻类红藻门小松藻GigartinaintermediaSur.,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有抗溃疡作用,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并有抗血脂作用。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鱼胶
拼音名:Y Jiāo别名:鳔胶、鱼白胶来源:以鲟形目石首鱼、鲟鱼为主,以鳔煮沸加工所得的胶质入药。生境分布:南方地区。功能主治:内服为止血剂,并供绊疮膏制造之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四物鹿胶汤
《不知医必要》卷四:组成:当归1钱5分,鹿胶1钱5分,杜仲(盐水炒)1钱,补骨脂1钱(盐水炒),白芍1钱(酒炒),川芎1钱,丝饼1钱,川续断1钱,熟地2钱。功效:温补。主治:屡患堕胎。
-
牛皮膏
《虺后方》:组成:皮胶不拘多少。主治:鹤膝风,并湿气。用法用量:用生姜与葱白取自然汁,溶胶,摊于布上。以热贴患处,棉花包暖。
-
玄武天地煎
《症因脉治》卷二:组成:天地煎加玄武胶。主治:肝肾气虚劳伤。
-
人参阿胶饮
《普济方》卷一八八:组成:糯米2合,阿胶1片(小者2片),生姜少许,人参末半钱。主治:吐血。用法用量:用糯米洗净煮粥,入阿胶、生姜同煎,候微温胶化,入人参末搅和,不拘时服。
-
驴皮胶酒
《圣济总录》卷八:方名:驴皮胶酒组成:驴皮胶(炙燥)2斤,清酒1斗。主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用法用量:上以酒煮胶令化,取6升,分12服,空心细细服之。
-
麦冬升麻汤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麦冬升麻汤组成:麦冬4两,升麻2钱。主治:难产。血虚胶滞,胎中无血,儿不易转身。用法用量:水煎服。
-
三味黄连汤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婴孺方》:方名:三味黄连汤组成:黄连2分,黄柏5寸,阿胶指大。主治:小儿热痢。用法用量:水3升,煎1升,下胶化尽,温服1鸡子大,1日3次。
-
增损建中汤
《观聚方要补》卷六引叶氏方:方名:增损建中汤组成:黄耆建中汤去胶、饴、姜、枣,加五味子、五加皮、干葛、乌梅。主治:口燥咽干,舌上麻木,不知甜苦,不喜饮食。
-
麋角粥
《遵生八笺》卷十一:方名:麋角粥组成:麋角霜(煮过胶的)。主治:下元虚弱。用法用量:每粥1盏,入末1钱、盐少许,食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肝穿包
肝穿包弯盘1,无齿镊2,2ml、20ml注射器各1,6号针头1,15号肝穿针1,胶管(7~10cm)1,玻璃接头(内塞棉花)1,大头针2,方纱4,纱球3,孔巾1,大棉球2,治疗巾1,衬垫1,包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