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腐烂
腐烂是指某些鲜活药物,因受温度和空气影响,引起闷热,继而因受细菌的侵蚀而发生败坏现象。药物一经腐烂,不能再入药。
-
打印病
打印病病原此病是由点状产气单孢菌点状亚种引起的。0.7微米,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无芽胞。打印病流行情况近年来,此病已发展成为主要鱼病之一,主要危害鲢、鳙鱼、团头鲂、细鳞斜颌鲴等,在各个发育生长阶段中都可发病,尤其对鲢、鳙、团头鲂的亲鱼危害最大,发病严重的鱼池,其发病率可高达80%以上。
-
失荣·气血两虚证
定义:失荣·气血两虚证(cervicalmalignancywithcachexiawithpatternofqi-blooddeficiency)是指气血两虚,以颈部肿块溃破以后,长期渗流脓血,不能愈合,疮面苍白水肿,肉芽高低不平,胬肉翻花,伴低热,乏力,消瘦等,舌质淡,舌苔白或无苔,脉沉细为常见症的失荣证候。形体失养,故形体消瘦;又名失营。
-
樱桃果汁
樱桃果实软而多汁,易损伤腐烂,且收获期短,但必须在成熟期采收。此法使孟马兰生产果汁为62~所得到的果汁也要用果胶酶制剂进行处理,并按以上冷压榨果汁的方法过滤。用热压榨法生产的樱桃果汁有较好的风味,困此可采用冷压榨果汁与热压榨果汁以1:1或2:1的比例相混合,其产品将更富有色艳味美。
-
月白珍珠散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之月白珍珠散:月白珍珠散为方剂名,《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即《外科正宗》卷三方记载的珍珠散的别名。腐烂疼痛者,甘草煎汤洗净,猪髓调搽,汤泼火烧痛甚用玉红膏调搽。功能主治:《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之月白珍珠散功能止痛生肌。烫伤用麻油调敷。
-
结毒灵药
《医宗金鉴》卷七十三:结毒灵药:处方:水银30克朱砂硫黄雄黄各9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入罐内,密闭封口,火炼(按红升丹炼法),次日取出灵药约45克左右。用法用量:治寻常腐烂之症,灵药5钱,轻粉5钱,和匀碾细,小罐盛贮,纱封罐口,临用甘草汤洗净患上,将罐倒悬,纱眼内筛药患上,用后单油膏药盖之,1日1换,自效。
-
杏蜜饯
杏蜜饯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去核、去皮→修整→糖渍→浓缩→装罐→封口→杀菌、冷却杏蜜饯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选用肉质细密、纤维少、核小、已成熟的果实,未成熟果实适当催熟。12%碱液加热至95℃处理,时间为30~3.果实带皮或去皮,纵切为两半,无核,果块大小比较一致,不腐烂,皮肉脱离者不超过20%,无糖的结晶。
-
水稻烂秧
水稻烂秧在全国各稻区均有发生。侵染性烂秧由绵腐病菌侵染所致幼芽受害部分,初呈乳白色胶状物,后变成放射状白色物,最后呈黄色绵毛状物,俗称“水杨梅”;生理性烂秧主要有秧田操作质量差,催芽、播种及水浆管理不当,或不利环境及土壤中未腐熟有机物多而产生的还原性有毒物质所致。
-
结毒紫金丹
处方:龟版(放炭火上炙焦,用新安酒浆,浓笔蘸浆涂上,反复炙涂三次,以焦黄为末)60克石决明(用九孔大者,煅红,童便内渍之,为末)朱砂(明亮者,为末)各6克制法:共再碾极细,烂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日久腐烂臭败,不堪闻者;筋骨疼痛者酒下,腐烂者土茯苓汤下。
-
搽牙散
《景岳全书》卷六十三:搽牙散:处方:铜绿、雄黄、五倍子、枯矾、胡黄连、北细辛、乌梅(火煅存性)各等分。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牙龈腐烂。烂至喉中者,以小竹筒吹入。注意:忌油腻、鸡、鱼等发气热物。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良朋汇集》卷三:方名:搽牙散组成:牙皂7钱,煅五味3钱,细辛3钱。制备方法:共为细末。
-
茶紫纹羽病
茶紫纹羽病分布及为害症状分布于全国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前期种过红薯、马铃薯和果树且曾发生此病的土地,要用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667平方米用2.5千克加细土进行拌土消毒,或用福尔马林30倍稀释液浇灌土壤,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或多茵灵1000倍稀释液浇灌根颈部。
-
中白散
处方:人中白(煅)30克儿茶15克青黛9克薄荷15克黄柏9克冰片1.5克制法:先将人中白等五味研为细粉,再将冰片置乳钵内细研,陆续掺入人中白等细粉中,配研均匀,过罗,装瓶,每瓶重9克。主治:胃火上灼,口糜舌烂,腐败生臭,疼痛流涎。主治:长幼走马牙疳,并咽喉疼痛,腐烂红赤,舌肿龈臭,牙床溃腐等。
-
枣信丹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方名:枣信丹别名:加味信枣丹、信枣丹组成:信石(煅)5分,黄柏(末)5钱,芦荟1钱,红枣肉5钱。主治:牙疳腐烂,色紫牙摇,腮硬、腮穿。用法用量:先用米泔水漱净疳毒,后涂此药于坚硬或腐烂处,用药多少视患处大小而决定。制备方法:混合碾细,成净粉80~用药禁忌:切勿咽下。
-
滋阴清肺汤
《喉科家训》卷四:方名:滋阴清肺汤组成:鲜生地、鲜金钗、京元参、剖麦冬、霜桑叶、川尖贝、湖丹皮、生甘草、枇杷叶、甜梨汁。主治:疫疠喉症,转机之后,肺胃余热未清,肾阴不足,舌绛而干,喉虽清爽,燥痒无津,脉仍数者。白喉四天,咽喉左右两关烂腐,蒂丁亦去其半,身热不壮,舌质淡红,中后薄黄,脉象濡数。
-
紫灵药
《外科大成》卷四:方名:紫灵药别名:紫灵丹组成:水银1两,朱砂3钱,雄黄3钱,硫黄3钱。主治:杨梅结毒,及咽喉、唇、鼻腐烂,臭秽日甚者。用法用量:咽烂者用灵药1钱,人中白2分,研匀吹用。制备方法:上药入罐内,升打如常火候。腐烂诸症,灵药5钱,轻粉5钱,和匀掺用。
-
腐鳍病
腐鳍病病原腐鳍病是由一种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鱼病。腐鳍病病症患腐鳍病的泥鳅,背鳍及其附近肌肉腐烂,甚至背鳍可以全部烂掉,肌肉外露骨,鱼体两侧从头部至尾部均浮肿,有红斑。(2)选择病原菌敏感的药物对病鱼洗浴,用青霉素100微克/毫升、赤霉素12.5微克/毫升等药物浸洗病鱼。
-
葡萄汁
葡萄汁生产工艺葡萄--挑选清洗—破碎--除梗--加热—压榨--杀菌—冷却—酶处理--过滤--调配--过滤--灌装--杀菌--冷却--成品葡萄汁操作要点1.挑选、清洗:果汁加工用葡萄要求八成熟左右。8.灌装、密封:包装容器(铁罐或玻璃瓶)应用净化水清洗,灌装时饮料温度应控制在60℃左右,以保证罐内有一定的真空度,并及时密封。
-
葡萄汁饮料
葡萄汁饮料生产工艺葡萄→挑选→清洗→破碎→除梗→加热→压榨→杀菌→冷却→酶处理→过滤→调配→过滤→灌装→杀菌→冷却→成品葡萄汁饮料操作要点1.挑选、清洗:果汁加工用葡萄要求八成熟左右。6.化糖:将净化水定量加入化糖罐中加热至90-100℃,加入称好的白砂糖和柠檬酸,化糖温度在80-90℃,糖化后过滤备用。
-
植物细菌病
病原细菌都为杆菌,主要有5个属: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杆菌属(Xanthomonas)、欧氏杆菌属(Erwinia)、野杆菌属(Arobacterium)和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在木质部寄生的细菌使植株表现黄化、萎缩,如葡萄皮尔氏病、杏叶焦病、苜蓿矮化病、甘蔗矮化病和桃幼果病等。
-
细菌性烂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是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鱼病,菌体细长,粗细基本一致,两端钝圆。在显微镜下观察,草鱼鳃瓣感染了粘细菌以后,引起的组织病变不是发炎和充血,而是病变区域的细胞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腐烂、溃烂和“侵蚀性”出血。慢性型以增生为主,急性型由于病程短,炎性水肿迅速转入坏死,增生不严重或几乎不出现。
-
再攻饮
《喉科种福》卷三:组成:大黄1两,芒消5钱,防风1钱,赤芍药8分,荆芥8分,当归5分,川芎8分,西滑石1钱,苍术3钱,薄荷8分,连翘2钱,制乳香2钱,石膏2钱,桔梗1钱,枳实1钱,制没药2钱,厚朴1钱,黄芩1钱,栀仁1钱,天丁1钱。用法用量:先服劫营饮,继用熏药,后服夹攻饮,如此再熏,改投本方,下解其毒。
-
先天青龙散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组成:灯草炭5钱,粉儿茶5钱,梅片1钱,紫雪丹1钱,薄荷5钱,蒲黄5钱,风化消5钱,硼砂2钱,青黛3钱,人中白3钱。主治:咽喉初起,肿红焮痛,并不腐烂。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
-
玉钥匙散
《良方集腋》卷上:组成:僵蚕1钱5分(炒,研极细),冰片6分,牙消3钱,硼砂3钱。主治:咽喉肿痛。加减:如咽喉腐烂者,加西黄、廉珠、劈砂各3分,研细并入。制备方法:用新顷银罐,先硼后消,屑屑间炼,如昇枯矾之状,松脆为贵,置冷地出净火气,研细末,再加僵蚕、冰片,以极细无声为度。用药禁忌:宜置瓷瓶勿令泄气。
-
十宝化毒散
《丁甘仁家传珍方选》:组成:蚌壳粉1钱,琥珀屑5分,雄精5分,飞朱砂3分,月华丹5分,人中黄1钱,人中白1钱,海浮散5分,西黄2分,珠粉1分,冰片1分。主治:下疳腐烂。用法用量:干掺或麻油调搽。制备方法:研和。
-
万应琥珀膏
《急救经验良方》:方名:万应琥珀膏组成:全当归5钱,大黄4钱,上血竭4钱,川黄连4钱,小生地8钱,黄芩4钱,真琥珀4钱(另研极细末),生甘草4钱,大风子肉4钱,黄柏4钱,枯矾4钱。主治:一切癣、疥、结核,疮疖初起已破,刀伤出血及腐烂者。金刃伤则不必加三仙丹。
-
通隘不二散
《外科大成》卷四:方名:通隘不二散组成:硫黄1钱,靛花1分。主治:杨梅结毒发于咽,腐烂疼痛,汤水难入者。用法用量:用凉水1酒钟调服。外吹紫粉人中白散,或用红粉涂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铁槌丸
《霉疠新书》:方名:铁槌丸组成:丁子、大黄、巴豆霜各等分。主治:霉疮下疳,玉茎腐烂,筋骨疼痛。用法用量:先服飞龙丸3日,再服此丸,每服12丸,间3日旦暮以白汤送下;若病重者,渐加至20丸,间4-5日用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麻子大。
-
清上止消丹
《辨证录》卷六:方名:清上止消丹组成:麦冬2两,天冬1两,人参3钱,生地5钱,茯苓5钱,金银花1两。主治:消渴之病,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1斗,是谓肺消。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渴尽减,20剂痊愈。
-
照药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照药组成:水银1钱,黄丹1钱(炒),血竭5钱(为末),广锡1钱,京香3分(无麝香者)。主治:远年日久二切杨梅天泡疮毒,甚至腐烂肌肉,流脓出汁,臭不可闻,痛不可忍,先服茯苓汤,再用此方。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艾茸铺纸上,入药在中,卷条放碗内,入香油1碗,将药条作灯草照之。
-
新定加减锡类散
《疡科纲要》:方名:新定加减锡类散组成:漂净人中白2两,西牛黄5钱,老月石2两,鸡爪川连1两,明雄黄1两5钱,真川贝8钱,广郁金8钱,金余灰(即人指甲,洗净,炒松,弗焦,研细)6钱,上梅片4钱。主治:咽喉腐烂,及口疳、牙疳、舌疮。制备方法:各为极细末,和匀。
-
新定胆制咽喉药
《疡科纲要》:方名:新定胆制咽喉药组成:真小川连1两,条子芩5钱,真川柏5钱,白僵蚕(炙燥)3钱,漂人中白2两,老月石1两,薄荷叶2钱。主治:风火喉证及口疳舌疮。用法用量:红肿腐烂者皆效;若但红肿而未腐者,此药1两,可配枯矾2钱吹之。
-
瑶池露
《喉科紫珍集》卷下:方名:瑶池露组成:白芷、山奈、藿香、防风、细辛、荆芥、甘草、银花、黄柏、地骨皮、苦参各等分。主治:喉疳。咽中腐烂,臭秽难闻。用法用量:煎汤,温温噙漱。
-
腐霉属
腐霉属是包括寄生于淡水藻类和在潮湿的菜园、温室土壤中腐生的种类,常引起作物根腐以及幼苗的猝倒病等。菌丝大量繁殖呈棉絮状,分枝,无隔多核。瓜果腐霉侵染瓜类、豆类以及棉麻等约100种栽培植物,引起各种腐烂病及猝倒病。
-
水稻云形病
水稻云形病诊断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受害后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后迅速向下部扩展,病斑呈灰褐色和暗褐色相交的波浪状云纹,病健交界处明显,高湿时叶片病部呈水渍状腐烂,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产生许多褐色小点(子囊壳)。
-
水稻赤枯病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锈稻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坐棵
水稻赤枯病俗称锈稻、坐棵等,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初期叶片略呈暗绿色或深绿色,叶尖端或叶脉附近产生赤褐色的小斑,进一步发展成大小不等的铁锈状斑点,一般老叶先发生,根系发黄,赤褐色,甚至变黑腐烂,白根极少。②未腐熟的有机肥和绿肥施用过量,易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稻根窒息中毒,影响对钾等元素的吸收;
-
猕猴桃酱
猕猴桃酱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清洗→去皮→糖水配制→煮酱→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擦罐、入库猕猴桃酱制作方法1.原料选择:挑选充分后熟(约8~9成熟)的果实为原料,剔除腐烂、发酵、生霉或表面有严重病斑等不合格果实。酱体呈胶粘状,带种子,保持部分果块,置于水平面上允许徐徐流散,不得分泌汁液,无糖的结晶。
-
山楂冻
山楂冻加工技术1、原料准备:选择新鲜不过熟的山楂,削去腐烂及生虫的部分。果实去柄及果蒂部分后,清洗干净。3、压滤取汁:将软化后的果实及汁液用家中挤馅的布袋挤压取汁。8、产品特点:冻体呈红色透明,宛如红色玻璃,且细腻,有弹性,有光泽,口味甜酸。不添加果胶等任何食品添加剂,色、味俱佳,营养价值高。
-
低糖山楂脯
低糖山楂脯加工技术1、选果——去除有病虫害、腐烂、不完整的果实。3、洗涤——用自来水漂洗。5、渗糖——选用市售白砂糖,糖液初始浓度约60%,浸渍25-30小时。糖液中需加其重量1%的柠檬酸,以提高果脯中Vc的含量;6、干燥——烘烤。7、包装——用苯甲酸钠(0.025%-0.05%)与山梨酸钾(0.025%-0.05%)作防腐剂。
-
大一枝蒿
概述:大一枝蒿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新修本草》记载的角蒿之别名。别名:羊角草、羊角蒿、大一枝蒿来源及产地: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lleasinensisLam.的全草。性味:辛、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风祛湿。1.治口疮,齿龈腐烂,耳疮,烧灰研末撒;蛇咬伤,捣烂敷。2.治肝硬化。3.治风湿痹痛。
-
牙𢶍
或称牙(虫)(《咽喉经验秘传》)、或称牙(舌)(《病源辞典》)。系因胃火上冲所致之牙龈肿痛,状似大豆,或内或外,发无定处。治宜清胃泻火、消肿。《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牙槽风初起先齿痛不已,后牙根肉浮肿,紫黑色,或出血,久则腐烂而臭。”多由阳明痰毒邪火上熏所致。可选用五味消毒饮、清胃散等加减。
-
压迫性溃疡
压迫性溃疡(oppressiveulcer)又称“缺血性溃疡”,是指压迫所致的溃疡,呈浅盘状,初期皮肤暗紫,逐渐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的表现。
-
缺血性溃疡
缺血性溃疡又称压迫性溃疡(oppressiveulcer),是指压迫所致的溃疡,呈浅盘状,初期皮肤暗紫,逐渐变黑并坏死,滋水、液化、腐烂,脓液有臭味,可深及筋膜、肌肉、骨膜的表现。
-
鱼口
《外科正宗》卷三,“夫鱼便者,左为鱼口,右为便毒。近之生小腹之下,阴毛之傍,结肿名曰横痃。”证见:初起结肿,不红微热,行走稍便,无寒热交作者为轻。已成红赤肿痛,发热焮痛,举动艰辛,至夜尤甚者易。初起结肿坚硬如石,牵强刺痛,起坐不便,寒热者重。已溃腐烂,肿痛不减,脓水清稀,孔深口大不敛者险。
-
落颈喉风
落颈喉风病名。《喉科心法》:“不分左右,其肿痛腐烂,皆是在颈内,喉中并不现形,最为恶候。”其病因有二:一是正虚邪盛,蒙蔽脉络,不及透至部位而发。二是各种喉证不及清透,或误表而致毒气散漫至下陷颈项而成。治宜结合全身情况,可选服紫地汤。已成脓者,应刺破肿处排脓。
-
痨证白喉
系指由阴虚而虚火上灼咽喉,致咽喉疼痛,腐烂色白的病证。《喉症指南》:“痨证白喉,脉沉细而数,按之无力,由阴虚火燥所致,非时疫白喉证也。其证咽喉痛极,而水米难下…”治宜养阴清肺,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本病易同时疫白喉混淆,应加以注意。
-
溃槽
溃槽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系指患走马牙疳的病人发生的齿槽腐烂破溃的证候。参见走马牙疳条。
-
坏疽漏
坏疽漏病名。肛门周围之特异性感染引致多处漏管者。见《临床实用痔漏学》,又名恶漏。证见肛门周围及臀部两侧皮肤肥厚,肌肉黑硬,有结块形如鸡蛋大小,痛痒,常有多数漏管,或不互通,或各相串连。甚者可致该部位之软组织腐烂坏死。治宜清热解毒,化瘀活血之剂。亦可选配枯痔锭、脱管锭治疗。
-
肺消
①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病证。《素问·气厥论》:“心移寒于肺,肺消。②因心火刑肺,肺燥津耗所致消渴病。《辨证录·消渴门》:“消渴之病,有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舌腐烂,咽喉肿痛,得水则解,每日饮水约得一斗,人以为上消之病也,谁知是肺消之症乎。”治宜清心润肺,用清上止消丹、二冬苓车汤。